当下中国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读书的方法。

什么样的读书法才是最得当的呢?

被誉为「当下中国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的陈嘉映教授,在给《南方周末》开列自己的年度书单时,曾将自己的读书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啃书」,啃的是专业书,追求一段时间内解决一两个思考重点;

第二类叫「坐读」,阅读时不求甚解,有一二新知心得就好;

最后一类为「卧读」,是在睡前、排队等脑子实在转不动的场景下,闲而又闲的阅读。

制图:知鸦APP

这三类读书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书籍和阅读目的,各有各的妙处。

后两类虽是闲读,但读的却非闲书,而是读起来很轻松,读完却能收获满满的好书。

譬如陈嘉映教授提到的《金雀花王朝》,这本书被称为现实版《冰与火之歌》,作者丹·琼斯用绘声绘色的笔法,讲述金雀花王朝如何缔造了英格兰的历史。

《金雀花王朝》

作者:[英]丹·琼斯

像陈嘉映这样的学术大家,自然不只读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广泛地涉猎文史、社科甚至是科学领域的书籍,才能让他对人类、社会与哲学产生更深的认知和思考。

读书之于陈嘉映,究竟都有哪些意义?

根据陈老师在知鸦所做的学术自述,我们或许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培育心智;

读书使人谦虚。

制图:知鸦APP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被誉为「当下中国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

01

读书改变命运

说到读书改变命运,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陈嘉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60年代,陈嘉映来到内蒙古突泉县永安公社插队,插队生活虽然忙碌,且缺少可选的书籍,却也让他免于生活压力,能够专心阅读。

陈嘉映开始阅读哲学,始于一次边磋苞米边与哥哥陈嘉曜的对话(陈嘉映老师的学术自述视频,可以在知鸦APP中观看)。

自此,陈嘉映开始从书中寻找各种问题的答案,且不断发出新的追问。黑格尔的《小逻辑》是他阅读的第一本「纯哲学」著作,此后他便在哲学领域越读越深、越读越广。

更幸运的是,他还有哥哥嘉曜作为读书的启蒙导师和好伙伴:

两人共用一个书桌,相对而坐,研读每至深夜。读到好处,忍不住要惊动对方,念出几句精彩的,或者发挥一段自己的心得。

插队青年千千万,但很少有人能像他们这样,在地头、在油灯下抓紧一切时间阅读、讨论、思辨,并且乐在其中。

在恢复高考后,陈嘉映依靠自学的德语获得了笔试第一的好成绩,虽然面试时张口结舌,还是被老师以他「在农村吭吭哧哧自学」怪不容易的理由录进了北大西语系。

入学后不久,研究生报考也恢复了,于是陈嘉映凭借在插队时打下的西哲基础和语言优势,又进入了北大哲学系,并在哲学的道路上前行至今。

其实,年少时陈嘉映的兴趣广泛,完全没想到会把哲学当作今后几乎唯一的学业。

然而偶然萌生的兴趣,以及随后刻苦的啃书,使他得以抓住意想不到的机会,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02

读书培育心智

尽管阅读改变了陈嘉映的命运,但回想起来,他还是认为:「二十郎当岁花了那么多时间读大部头的哲学,是我学习生涯的一个大错。」

一是因为当时用中文来理解西方哲学概念,难免出现很多望文生义的问题;二是由于年少时的阅历经验,还不足以理解很多经典著作的深刻含义。

这种啃书的阅读方式,固然使人领悟许多哲理,却也难免丧失了一些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阅读趣味。

作为过来人,陈嘉映认为青年人读哲学可以采取闲读的方式,「更多当作精神陶养,大可不必深究义理。」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书熏陶了陈嘉映的精神、培育了他的心智呢?

歌德的《浮士德》可谓其中的重头戏。

陈嘉映称这本书是他「灵魂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通过阅读《浮士德》,「你会对整个近代西方的精神有一个相当集中的感受」。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

Anton Kaulbach 绘

提起《浮士德》这样的巨著,虽然比大部分哲学书籍故事性强些,但恐怕很少有人能等闲视之。

我们往往立下啃书的FLAG,却又将其视作任务和挑战,总想着用整块的时间去研读、深读,结果因为压力太大,反而一个字也读不进去,只得把书束之高阁。

其实,阅读的快乐可以很纯粹,翻开《浮士德》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精神的快乐来自另一方面,

这就是逐册逐页地攻读简篇!

于是寒冷的冬天也美好堪羡,

幸福的生机把四肢百骸温暖,

啊!要是你翻读贵重的羊皮宝卷,

那末,整个天宇都下降到你的身边。

如此有画面感的描写,简单自然的阅读快乐,在我们这个以视觉为主导、图像和视频成为「财富密码」的时代,却成了件稀罕事。

图像时代,表情符号被大量用于沟通和表达中

图片来源:pexels

我们阅读更多是为了吸收信息,而非与作者交流、培育自己的心智。

陈嘉映认为,文字时代正在落幕,而他们的时代是「最后一个共同文本的时代,最后一个主要由文字阅读培育精神的时代」。

共同文本,是指他们能阅读到的书籍有限,因此存在很多可以一起讨论的著作。

后半句虽未免有些悲观,也令人不禁反思:

在当今社会,我们还能通过读书来培育精神和心智吗?

你我都无法轻易回答能或不能,但当你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去阅读时,无论啃书还是闲读,都会更有目标感。

哪怕读的是闲书,都会对精神世界有所启迪,让你通过阅读成为更好的自己。

03

读书使人谦虚

在一次为首师大图书馆进行的题为「漫谈读书」的演讲中,陈嘉映谈到,读书未必能让人变得高尚,却能让人变得谦虚。

谦虚这一品德,在我们这个强调表现欲的时代,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但当你徜徉于书籍的海洋中,隔空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古希腊先哲们对话时,你自然会为人类「最伟大的心灵和智性」所折服;

《苏格拉底之死》

Jacques-Louis David 绘

当你迷失于琐碎的日常生活时,翻开一本好书,你自然会超脱出两点一线、朝九晚六的现状,享受暂时脱离现实的快乐;

当你自得于成绩时,多读读书,你自然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与更多可以进步的空间;

当你执着于痛苦时,多读读书,你自然会从他人类似的经历与描述中获得抚慰和力量。

书籍会带你去到你究其一生都无法到达的时间与空间,体会千变万化的多样生活,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意识到人类的伟大。

当然,这种谦虚并不意味着述而不作或是悲观主义,而是在更清醒地认识世界与自我之后,再去追求更高层次的表达与思考。

以陈嘉映本人的例子来说,经历了多年阅读和思考的沉淀,他在独自旅行的路上,不动声色地悟出了心中的「万法如如」:

船过安庆后,出舱闲逛。船大,且超载,乘客达2000人,甲板过道上横躺竖卧。独自寻一处清静,接续昨夜古拜经台上的思绪。悟得一切皆空抑或悟得万法如如,我总以为还是后一种悟性要来得更透彻些,所以难怪五祖宏忍虽然把衣钵传给了慧能,仍然说他『亦未见性』。我说『透彻』,是因其悟得真切。了悟一切皆空的人,未始没有,但我们凡人,谁真能悟到一切皆空?更须一问的是,谁始终悟到一切皆空?若始终悟到,那还是悟吗?我们尚在贪生之时,干吗多讲求死之念?饿了要吃困了要睡,这是万法如如。但饿了仍不受嗟来之食,这也是万法如如。

——陈嘉映《旅行人信札》

制图:知鸦APP

这种对人生真谛的体悟,让同为哲学学者的邓晓芒教授羡慕不已。

同样是旅行,我们可能只是吃吃喝喝、看看风景、拍拍照片,而陈嘉映却能悟出人生真谛,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但其实,这并不意味着像陈嘉映这般的哲学家,天生就比旁人思维更活跃,思考更深刻。

哲学家的人生,处处是思考。

陈嘉映的思考和体悟立足于真实的生活与体验,也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

而我们虽然未必能悟出「万法如如」,但只要你愿意持续阅读、思考、追问,也必定会获得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

在陈嘉映的生活中,读书是一种无时无刻的活动。无论啃书、坐读还是卧读,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啃书」「坐读」「卧读」

你最喜欢哪种阅读方式呢?

如果阅读陈嘉映老师的书

你又会选择哪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