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壁增厚并腔内气体,教科书般的特征,你考虑啥?
⊙作者 / 杨金锋 钮颍 徐翠萍
⊙单位 / 颍上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患者男,29 岁,确诊 1 型糖尿病 12 年,自述一直药物治疗,但近期血糖持续升高伴随口干、恶心、呕吐,空腹血糖 24.6mmol/L,以「1 型糖尿酮症酸中毒」收入院。患者同时自述近期明显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偶有尿失禁。
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双肾形态、大小、回声正常,双侧集合系统对称性分离约 12 mm(图 1);双侧输尿管上段内径略宽,均约 6 mm。
图 1 双肾集合系统轻度分离
膀胱充盈状态:壁明显增厚,层次不清晰,回声减低。动态扫查显示膀胱内壁毛糙、不光整,小房、小梁样结构增生,膀胱内壁为弥漫性环状气体回声围绕,前壁显示清晰,后壁因气体反射无法显示,转换体位及探头加压可见气体流动征象(图 2 和视频 1)。
图 2 膀胱充盈时,膀胱壁增厚,回声偏低,内壁不光整,可见气体强回声环绕和气体多重反射影,膀胱腔内回声增强,显示不清晰。BL:膀胱
视频 1 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壁下显示强气体反射,环绕膀胱内壁
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约 78 ml,膀胱前壁显示更清晰,壁间显示散在气体反射,腔内及后壁因气体反射无法显示,仅显示为团状较强气体反射(图 3 和视频 2)。
图 2 排尿后,膀胱壁增厚更明显,内气体积聚,前壁后方因气体反射显示不清,可见细小气体颗粒进入肌层,散在分布
视频 2 排尿后膀胱内暗区消失,膀胱壁增厚,腔内消失残余气体反射
结合患者临床病史,超声考虑为神经源性膀胱合并气肿性膀胱炎。
后经尿细菌耐药培养证实为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复查超声发现膀胱壁仍增厚毛糙,但膀胱内气体消失(图 4 和视频 3)。
图 4 抗生素治疗 5 天后,膀胱内气体消失,膀胱壁增厚毛糙。BL:膀胱
视频 3 治疗后,膀胱内气体反射消失
病例讨论
气肿性膀胱炎(Emphysematous cystitis)是指膀胱壁内或腔内有气体存在的一种膀胱炎症,其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产气杆菌,通过酵解葡萄糖或尿中正常或不正常的蛋白质而产生气体。所产生的气体附着于炎性增厚毛糙的膀胱壁粘膜下,量大时可溢至膀胱内和(或)膀胱外周的浆膜下。排尿时可有部分气体随尿液排出。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其他病损引起的膀胱排尿动力缺乏,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声像图表现为膀胱过度充盈,壁增厚毛糙,小梁小房形成,不能自主排尿,排尿后膀胱体积变化不明显。
鉴别诊断
膀胱内出现气体,除了气肿性膀胱炎外,医源性检查、肠道-膀胱瘘以及外伤、放射治疗、异物或脓肿形成也可导致膀胱积气。
膀胱壁增厚除了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外,外伤性腰骶部神经受损及长期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也均可导致,鉴别需结合病史。
总结
本病例患者系因长期 1 型糖尿病,加之最近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尿路感染,出现气肿性膀胱炎。另外,长期高血糖导致支配膀胱的周围神经受损,膀胱尿液潴留,也增加泌尿系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 崔二峰, 唐永强, 李瑞, 等. 气肿性膀胱炎的CT表现[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11):1561-1563.
[2] 何冬梅, 王全胜, 叶民, 等. 气肿性膀胱炎一例[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8):669-670.
[3] Liu PH, Hii CH. Emphysematous Cystitis: A Diagnostic Pitfal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17, 11(3):208.
[4] 吴阶平. 泌尿外科[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