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与科学家——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 2024-05-14 09:58:56 突如其来的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还在威胁着我们——无人不恐惧、不害怕,无一不是受害者;奋战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的医务工作者,无不令人敬仰。“新冠肺炎疫情”,是天灾?是人祸?抑或是天灾加人祸?——无人不在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文 | 陈代杰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科研和教学一线的“老兵”,总想利用自己的学术专长,在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做些什么。“宅”在家里备课《通识核心课程:细菌与人》的第10天,终于想起了要好好写一写有关“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与科学家”的著作。因为造成瘟疫的“元凶”就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和病毒;因为只有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才有能力去发现、征服“瘟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可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征服这种灾难,甚或对征服当今面临的灾难还有太多的未知;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征服“瘟疫”的历史长河中,去发现或重温那些为之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及重大的科学事件,从而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本书以大量的科学文献为基础,以重大的科学事件和科学家为载体,以普及科学知识和树立科学精神为目的,将散落在近200年的200多篇科学文献中犹如“珍珠般”的历史资料,“串联成”大家喜欢的“项链”形式呈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五章撰写。第一章 让人不寒而栗的传染病——从“死亡者之舞”到“新冠肺炎疫情”,回放了历史上有比较详细文献记录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流行的场景,以及科学家在近100多年研究中与鼠疫作战的漫漫历程,同时,也记录了发展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从而让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抗疫之路漫漫修远兮,科学研究上下而求索的艰巨性。第二章 现代流行病学是如何诞生的——1854年伦敦霍乱爆发与现代流行病学之父斯诺,展示了在历史上追踪霍乱疫情传播途径的过程中,科学家在驳斥传统“瘴气理论”和追寻科学证据时体现的“科学精神”和“勇士精神”,以及对推动传染病防治进程的历史性贡献。第三章 传染病控制是如何起步的——产科医生塞梅尔维斯与外科医生李斯特,告诉读者在人类尚未了解细菌为“何物”的年代,“感染控制”的先驱是如何开启现代外科和感染控制的科学大门。第四章 传染病是如何得到控制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造“魔弹”的科学家群像,再现了这些科学家的风采及这些具有里程碑式的“魔弹”,持续惠及人类生命健康的意义。第五章 发明防治传染病“魔弹”背后的革命性科学——科学巨匠巴斯德与撰写“细菌学圣经”的科赫,以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从巴斯德建立“微小生命体理论”,提出“细菌致病理论”,到“科赫法则”建立与“细菌致病理论”的完善为主线,讲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与“伪科学”、“反常规科学”与“革命性科学”的博弈;讲述了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竞争,甚或是相互的“诋毁”;更讲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在本书的完成过程中,我的学生和同事,他们具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素质和能力,从而能够按照出版社的要求顺利出版;我的出版社编辑老师,从读到我的写作提纲开始一直鼓励着我,并不断地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使我如此“信心满满”地坚持近3个月每天八小时以上的劳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另外,尽管我在撰写本书时始终贯穿着自己的“初心”: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和正确地对相关重大科学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以使本书成为一本具有“权威性”的科普作品,但是,囿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难免出现“挂一漏万”,甚或“原则性”错误的地方,敬请读者不吝指正。节选自《传染病: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相关图书《传染病: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陈代杰 殷瑜 著定价:59.80元(点击封面即可购买)作者简介:陈代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从事抗生素开发和细菌耐药性研究38年,曾分别于2005、2007和2019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在我国产业界和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现任学术职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生素杂志副主任编委、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常务副主任编委,及上海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曾获得上海市科技精英奖、谈家帧生命科学奖产业化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央企业优秀归国人员等荣誉。陈代杰教授在教书育人和著书立说方面的成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已经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0人,出版专著4本,译著3本。特别是他热爱科普事业,在科普作品的写作方面笔耕不辍,曾于2014年出版《生物产业》;2015年出版《细菌是可圈可点简史—与人类的永恒博弈》中文版,2018年出版该作品的英文版出版,并即将出版该作品的阿拉伯语版,该书曾获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奖,及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九三学社中央和九三上海市委“科普讲坛”专家、上海市中小学“科普校园行”科学家巡讲活动报告团专家、上海科协大讲坛“名家科普讲坛”特聘专家,以及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普专家等,相关内容自2002年以来在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学校、街道、社区和企业进行了40多次演讲;听众达2万余人;受众对象有青少年学生、军人、在职职工、社区居民等,年龄最大的超过80岁。多次在传统媒体进行科普讲座,据电台和电视台不完全统计,收听和收视预计超过1亿人次。他在一席网的演讲上线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有超过60万的观众观看了演讲;果壳网即时收看观众超过168万人。为我国的科普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编辑:徐昱轶审阅:李 旭 赞 (0) 相关推荐 共同守护!秋冬季疫情防控提示请查收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等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传播流行,加之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增强广大师生传染病防范意识,提高传染病防控水平,现 ... 疫情期间,NASA开设宇航员训练网课,不得不说,美国的科普真厉害 疫情期间,世界各国都呼吁大家留在家里.为了能够减少闭门不出的无聊和痛苦,人们纷纷放出大招.NASA也不例外,甚至开设了宇航员训练网课,你想学一学吗-- 谁不曾梦想过星辰和大海?尤其是现在,美国的疫情正 ... 应急科普,能否从容以对?——追问2020 作者 | 胡珉琦 编者按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新冠疫情来袭,科技界义无反顾抗击病毒负重前行:"十四五"规划建议发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重大 ... 如果科学家也发动态,他们会写些什么?这本科普书好玩励志又实在 如果科学家们也发朋友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也许,爱迪生会说"你是我的灯泡",库仑会笑称"物体要克服最大摩擦力后才会开始移动,起床去读书也是,下定决心少吃一点也是" ... 陈根:疫情怎么改变了科学研究? 文/陈根 2020注定会因新冠疫情而被载入史册.疫情的大流行成为影响全球经济走势.国际政治等最重要的变量,让社会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不同的问题在各个领域不断地涌现出来,从教育到医疗,乃至社会意识形态均 ... 《黄帝内经》说“恐则气下”,如何战胜恐惧?“思胜恐”的理解 <黄帝内经>说"恐则气下",如何战胜恐惧?"思胜恐"的理解 <素问.举痛论>: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858:重点大学毕业做全职太太,父母的遗憾社会的痛如何科学看待。/儿童恐惧症 临床诊断 症状标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情绪,出现回避和退缩行为.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 ... 不背降落伞跳下去更安全:搞笑实验背后的科学道理 Research published in a major medical journal concludes that a parachute is no more effective than a ... 5岁幼童遭狗撵,主人蛮横:娃不跑狗不追,杠精背后有无科学道理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是人类给狗的评价,人类对狗的热爱可谓历史悠久,即便到现在,高楼耸立,人的居住面积都不足,然而却依然有人在蜗居的房间内也要养一条爱犬,然而关于养狗遛狗这件事情,在大城市矛盾日益突 ... 链密钥技术:互联网计算机背后的科学突破 互联网计算机将公共互联网升级为防篡改的计算平台,使开发人员.组织和企业家可以构建和部署安全且自治的软件程序.DFINITY基金会多年的专门研究和开发使这一雄心勃勃的愿景成为可能,将新颖的密码学和计算机 ... 战胜恐惧需要勇气,继续看反弹 战胜恐惧需要勇气,继续看反弹 谢青正 ‖ 战胜恐惧 作文字字皆生活 生活处处有作文 招生启事 中小学作文训练及小学数学.英语,中学数理化冬季招生已经开始,点击可查看详情. 战胜恐惧 汕头市金晖小学6年级 谢青正 那是记忆中第一次去医院,妈妈说带我去检查 ... 土卫六有厚厚的大气层,也有液态海洋,可是却让科学家感到恐惧 当人类在科技的帮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那就是地外生命存在吗?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如此浩瀚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这一颗生命星球,外星生命的存在是大概率事件. ... 【拂晓新闻】数字赋能,打造小学科学教育“新生态”——合肥师范附小创新开展小学科学数字科学家“新生态”... 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也在因势而变,因时而动,传统教育方式中的部分形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面对着一群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成长于数字化环境中的孩子)的教育对象,数字科学家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