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寻找效率之光

全文字数 2020    阅读时间约 7分钟

相较于航空发达地区,东北地区的总体航班量并不十分突出。

但该区域内的主干道——A588航路——上的航班量增长速度却十分突出,一直位于全国单航段航班架次的前列。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暑运期间,A588的ISKEM—NODAL航段小时高峰近80架次,排名全国前三位。

“空中航线网就像一个互联互通的管道网络。我们可以把航班想象成在管道中流动的水流,要是某一个连接处或是某段管道上出现阻塞,就算整体水流量不大,也同样会造成积水,影响整体的流动。”东北空管局空管部部长郭明伟说,所以虽然东北地区的整体航班量不大,但个别航段或者航路点的流量过大,也容易引起整个航线网络的积滞,并产生波及效应。

要想做好整个区域内的航班正常工作,必须从细微处入手,寻找效率之光。

来去分开 进出分离

民航局下发的《关于把控运行总量调整航班结构 提升航班正点率的若干政策措施》,对大流量航段和航路点进行了把控。按照《措施》,2017年冬春航季,每日早上7时—23时,涉及周口(郑州区域)、合肥骆岗(合肥区域)这2个高密度航路交叉汇聚点,以及A461河口—OBLIK航段、R343合肥骆岗—MADUK航段,A593大王庄—泊头(BTO)等3个高密度飞行航段的新增航班,原则上不予批准,以后航季视情调整。

此举充分说明,保持空中主干道的顺畅,对于提升运行效率的重要意义。

正基于此,东北空管局将目光聚焦在了区域内流量过大的A588航路。

东北空管局积极协调军航,依托新技术,推行符合间隔规定的测向偏置飞行,实现“单线变双线,来去分开”。在大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东北空管局在高峰时段增开08号高扇扇区,有效降低了工作负荷,缓解空中航线网络的积滞。

与此同时,东北空管局还着力解决进离场航线单一等问题。去年9月,进离场分离及PBN运行在沈阳进近区域同时“上线”,调整取消了3条走廊,在东西南3个方向新增设了7条单向航线,进离场航班分流为互不干扰的平行航线,实现了“单行道”飞行,有效提升了空域通行能力。

经评估,该方案实施后,进离场航班的空中“会车”频次减少30%~40%,空域容量将提升10%以上,航班正常率提升约5%。

集中力量打造空中交通保障枢纽

空中交通流是否有序顺畅,与流量是否均衡关系密切。为此,除按照总体把控的思路外,东北空管局侧重加强区域内四地主要机场的联动,科学制定流量管理措施,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容流平衡的航班放行机制和严格细致的流控发布制度;通过提升首发航班放行正常率、统筹平衡四地放行率等办法,使进出东北区域的航班形成相对均衡稳定的“流动”。

区内联动的根基离不开2015年10月沈阳区管中心的启用。

作为民航空管系统七大区域管制中心之一,沈阳区管中心实现了东北地区大空域远距离空管指挥,对提升空管服务品质、提高航班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运行一年多以后,2016年12月,沈阳区管中心正式接管哈尔滨高空管制权,每日接管原哈尔滨区域9800米(含)以上高空航班130余架次,小时高峰达20架次。接管后,沈阳区域管制范围内的进、出国境点由原来的3个增至6个。

此举有效加快了东北地区高空空域资源整合进程,实现了航路区域化集中管理和空中指挥的系统化、网络化。

据悉,今年内,东北空管局还将进一步完善PBN技术在区域内的应用,积极推进哈尔滨和长春进离场航线分离,协调申请将大连管制区纳入全国高空管制区“8+N”规划布局,优化CDM系统功能和运行程序,从而形成覆盖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内连北京、上海区管,外接俄罗斯、朝鲜、韩国的空中交通保障枢纽。

将海量信息转化为决策支持的探索

2017年12月27日,由东北空管局自主研发的管制综合管理系统顺利通过验收。

这个系统可以说打通了东北空管局内部各类信息的“任督二脉”。系统下列14个子项,几乎涵盖了管制工作运行与管理所需的全部信息,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支撑和集成作用。

“谁的英语资质逾期了不能指挥国际航班、谁刚休假回来状态上要有个过渡暂时不给排太多时间、值班年头多的和刚刚放单的应该怎么搭配,这些都通过系统分析数据,直接给出一套最优化的排班模式。”在谈到这套系统为工作带来的便利时,一名带班主任肯定到“这系统,比我们想的周全!”而以前,他在排班时,手边得放一张表,上面记着班组成员的各类资质信息。

一名普通管制员介绍说:“值班时,通航有什么活动、军航有什么限制,系统上显示的一目了然。比如遇到恶劣天气航班需要返航备降时,周围还有哪些机场能接收备降航班,还能接受几架,都写的清清楚楚,协调量减少了,我们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指挥上。”

除了此类直观信息的显示,管制综合管理系统升级后,还引接了雷达自动化系统数据,能够精确计算并显示沈阳区域各部门、各扇区实时航班数量,并将实时扇区流量、流量控制情况、设备情况、特殊情况等信息提供给监控模块,管理层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及时掌控现场运行态势。

多个业务环节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被消除,平台的大数据决策分析体系可智能分析各类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深度挖掘,助力管制员科学调配,帮助管理者科学决策。可以说,它不仅是一个信息集成交互平台,更是将海量信息转化为决策支持的一次智慧探索。

这套系统在实现运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等方面成绩斐然,2017年春运期间,沈阳地区平均航班放行正常率为80.59%,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

“下一步,系统还将不断升级,接入CDM系统,在跨区流量控制上做出更大的贡献”说起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项目研发人宋兵神采飞扬。

在东北空管局,类似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还有很多,在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一个由大数据平台支持的运行管理格局已初步形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