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主写作,合作欣赏”的写作教学实践,是编者二十多年的坚持。本学期,编者从高三下来,执教高一新教材。新教材新高考,又是改革的际遇,我又旧瓶装新酒。学了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主题写景抒情说理文章,,特意推出常德市一中520班几篇学生习作,献给战斗在新教材一线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们。
游黄石记
公元二零一八年八月,翻山越岭,披星戴月。至黄石,月明星稀,夜深露白,寄园中一客舍,观今夜之月白。次日晨,自客舍出至热泉处。石口环绕,热气蒸腾,雾霭萦绕,日光散漫。望天地之苍茫,聆万籁之寂寥。忽山崩地裂天欲开,望千尺热汤地底出,闻万乘战车天边来。于是乎水光接天,万物渺茫不可见;丘峦崩摧,千尺雷震不可闻。久而方歇,而人犹矗立原地,不见其身动,而见其心悸。沿木道而行,望两侧之石地。石多乳白,有汤流于其上者,呈硫磺之色,深浅不一。石上无人涉足,或曰:“此石如蛋之薄壳,裹地内之火海。涉之则易陷,不复得返。”心神微怔,又见一泉自石口出,水势更盛,走视之。其间详略不便再述之。自此出,复行,至一彩湖如棱镜者,棱镜湖也。潭面无风,水波不兴,白雾蔽天,云霞雾蒸,飘飘乎如遗世仙境。雾中一小丘明灭可见,恐蓬莱也,故临近而登之。自上而望,四周之景历历可见。其云蒸雾萦如镶蓝天石遗于地者,棱镜湖也;其连绵不绝似墨冷巨龙翱于天者,野牛群也。环睹四周,唯有一鸟与我享其乐,其色墨,无杂色。对视良久,无·一丝畏色,而腾跃而上,不知其踪。三日,晨往一镇。越山岭,下见草原。嗅野芳之幽香,望万顷之涌浪;戏野蜂欲丛中,舞蝴蝶于群芳;拥绿波之柔嫩,折孤芳以自赏;欲乘风以追寻,恐天地之渺茫;复念万物之娇美,于是乎,整装复往。
至镇上,却见山间梅鹿群聚于此,约莫三十余头,行于各家庭园之间,或翘首昂视,或低首呦叫,或一蹄离地,怡然不动,或一跃数尺,俶而远逝。与游者咫尺之近而不躲闪,怡然自得。似己为主而众人为客矣。少焉,自镇出,行十余里,入一深山。树林荫翳,鸣声上下,闻层林之落木,触穿林之箭光;抚幽湿之苔石,听清潺之水响。树之高,如掣天一柱傲立云天之上;林之广,如覆地绿炩铺于穹顶之下。自深林归途中,沿河复行数里,忽微悸,蓦然回首,见对岸数十丈外信步于草木中者,熊也。见此景,双腿灌铅千斤重,不知所措。俄顷有几人至,惊惧稍减,故细量之。色黑,一大二小,盖是母携其子出游罢。两幼崽踏花扑蝶,憨态可掬,其母坐其旁,以背蹭树,飘飘然乎赖于日光之下。少焉,人聚而观之,而熊并驱远离,不复寻焉。黄石之熊狼牛鹿,已见其三,甚幸。最后一日,日上三竿,欲登一高峰。自底望,如巨兽之脊,势非极险,而连绵如龙然。顺阶行,见白斑缀于绿野之上,复行千阶,高千余尺。力不支,不复前行,歇与山腰也。自山视下,望山川之寥廓,林海之苍茫。山多草,少树,而山下则多林。极目远眺,见云中一红盘,待云散,忽放万丈金芒,染层林以赤芒,镀柔草以金光;穿极峰之迷雾,耀峭崖之雪霜。忽有头晕目眩之感,盖过高也。知不可久留,匆匆而回。除此外,程中五彩怪石,飞禽鸟兽,池中热泉,炫美钙池,不便一一记叙文中,只记之而去。
评语:
公元二0二0年十二月,偶得范生之文章,耳目一新,复读之,深意尽在其中矣。故仿之作此评。
文中修辞信手拈来,比喻、夸张之手法随处可见也。譬如“彩湖如棱镜中”、“冷墨巨龙之飞于天者,野牛群也”等等,诸如此类,无一不可见范生文学底蕴之深厚,盖吾辈所不能及也。文中一比喻深得所爱者,“箭光”也。初读时,吾只觉语意不通,而复读,渐觉其味,再读之,似得真意。箭者,锋利也。以箭喻光,突出光之穿透力强也。其侧面写出当日气温之高,天气之炎热,似有灼人皮肤之感。读至此,不禁拍手叫绝。
范生所写之字,其色墨,然墨字所描绘之画面者,五彩也。色彩之多变乃此文又一大妙处也。如“硫黄”、“乳白”、“绿波”、“绿衿”、“白斑”、“绿野”、“红盘”、“赤芒”、“金光”、“雪霜”、“墨”等。好似一幅山川画,美景皆以五彩点缀其中焉。
文章第二个段落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相属。令吾无端生出压迫紧张之感,盖作者水平之高超,引人入胜耳。
范生三写动物,无不表达出动物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然予描述之熊也,实令吾略觉讶然。吾乃一弱女子,熊者,骇人也。于是乎后文之描叙扣人心弦,所幸虚惊一场。然黑熊宝贝之憨态可掬,黑熊母亲之怡然自乐则令吾心生慕意。而今之尘俗乱世,实为时代之悲哀。
吾尝于日本奈良公园赏鹿,其鹿达千百只,随处可见,群聚游玩,好不快哉!与其相视,不躲不闪不停,仍与伙伴嬉戏,好似视吾为“野马”(山中雾气)也。其若与予之相属。
范生所作文章以记游黄石,文中佳句似妙手偶得,吾标记之句皆是。然文章有一点美中不足,即范生真需练字了,有些字比如“于”、“深”等,属实难认。想必范生加强练字后,语文状元不在话下。
小生不才,文笔差劲,仅能望范生之项背,还望海涵。
下面赠范生一首曹雪芹之诗,可能不大妥当,望吾与子所共适。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评者:常德市一中520班 孔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