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缪勒,25-骑士
(图片与音频均来自网络)
演奏者:佐藤卓史
广告词:
他长相英武,散发着英雄的气度;他行侠仗义,仗剑天涯;他战胜邪恶的敌人,纵马千里保护了美丽的贵族夫人;他是侠义的化身,忠诚的象征,是改正社会不良风气的先锋,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他就是……
(出场音乐响起,定音鼓滚奏,灯光!)
呃……那个等一下,关羽老师,刚才说的不是您,请您先回后台稍等哈!
重来,他就是……骑士!(音乐再度响起)
中世纪的骑士故事往往有着最浪漫的遐想,基本就是开挂式的人生,满足了男人的一切YY:
吴彦祖的相貌、彭于晏的身材、李小龙的身手,打坏人、杀巨龙、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不过堂·吉诃德也因此走向了人生的颠疯……
快过年了,这是年前的最后一篇,本宝宝有点high,水话比较多,不过快过年了,水为财嘛,所以别介意哈!
言归正传,正因为骑士文化的流行与童话式的故事,所以很多为儿童创作的音乐里都有骑士的身影:比如舒曼、布格缪勒、柴可夫斯基,还有后来的卡巴列夫斯基,都写过关于骑士的钢琴曲。
《骑士》是布格缪勒这套练习曲集里的最后一首,从技术训练上看,作品包括了跳音演奏(单音、双音)、装饰音、手的“落提”、和弦、三连音连奏、音阶、半音阶等等技术,也是25首里技巧最难的一首,可以说是前面24首练习曲各类技巧的一个总结。
不过虽然技巧比较难,但乐曲有着鲜明的音乐形象,内容上比较容易把握,至少不抽象。所以文章会讲得详细些,开始吧:
作品用较为复杂的复三部曲式写作,C大调。A段(1-16小节)是一首自豪、精神抖擞、昂首挺胸的进行曲,marziale是“威武地、如军队”的意思。基本上标题为“骑士”的音乐,都是这种类型。
请注意乐谱描红的两个地方,从sol到mi,一共6度(6个音:sol-la-si-do-re-mi),这就是所谓的德奥6度了。通常这个音程在德奥作曲家的作品里,很多时候都是象征着上扬、光明的含义。比如贝多芬的《欢乐颂》、舒曼的《梦幻曲》都如此。
旋律处于高音区,力度p,而且布格缪勒明确标示演奏要跳音,显得洒脱、年轻、帅气。所以千万别弹得太重,免得给人太过姜文或者刘青云的大叔感觉。
这里跳音和倚音都要尽量演奏得短促一些,因为这是19世纪浪漫主义的风格,不能像弹《巴赫初级钢琴曲集》那样,弹得太长太粘糊,占太多时值。
第9小节开始转到中音区,力度f,双手相隔8度,三连音从低向高走,变成带些威严、勇武的强奏,调性也经由G大调转到c小调,再回到本调C大调。在连贯的三连音进行后,记得马上转为p的跳奏,形成对比。
我总觉得这个上行的三连音(乐谱圈红的地方),像是描绘骑士翻身上马的动作,一己之见。
中部(17-24小节)是对比性的,转至F大调,旋律变得抒情而温柔,正是象征着骑士生活里的那些小浪漫小情怀,和某位萝莉或是人妻的柔情蜜语;而左手的保留指和do的同音反复,像不像骑士们泡妞聊骚时在拨动的吉他琴弦?哈哈!
这里右手是优美的连奏技术训练,有着非常悦耳的旋律,所以注意触键要有歌唱、有起伏感,速度鲜明而流畅。
第33小节开始是Coda(尾声)。第40、41小节是双手的交谈对答,音阶性的跑动:随着右手上行而渐强、左手上行渐弱。这里要弹得层次分明清晰,把双手的交谈、对比表现出来。
第42小节开始渐强的下行音阶,到第44小节为爆发点,力度为ff:
乐曲在这种火爆、坚定、有力的强奏中作出了辉煌的结束!
话未讲完,关羽老师因为久未出场很不满意在发火。哎呀关二哥您别打人呀……
话说这是今年的最后一篇文章了,各位年后再见啊!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大吉大利,过年行好运多收红包啊!不过拆红包时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