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河间保卫战”,打得最早,守得最晚

两宋“5大保卫战”系列,河间保卫战

河间,现在属河北省沧州市,在以前,这里曾经作为过诸侯王的封国,也被撤成过郡、县。在我的印象中,有一位名将就是这里的人,他就是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张郃

在五代以前,由于有“燕云十六州”的保护,河间还算中原王朝的一个“内陆”城镇,可是当契丹人占据“燕云十六州”后,河间一下子就成了边防城镇,它和辽国的南京(今北京)距离不过100多公里,这让北宋的河间府突然压力陡增。

自辽、宋“澶渊之盟”以来,两国休兵达100多年,河间也算过了些太平日子。但到了女真崛起,这一平衡被打破,打破这一平衡的,并不是辽国,而是北宋。

没有陆上边界的宋、金两国,悄悄的在渤海上达成了著名的“海上之盟”,北宋主动挑起了对辽的战争。

而此时的辽,已被金国打残,辽帝逃亡,只剩下秦晋国王耶律淳(后称帝,建“北辽”)困守南京孤城。按约定,燕京(辽南京)应该由北宋去攻取,于是童贯率领二十万宋军去燕京痛打落水狗。

结果,落水狗没打成,童贯反被残辽打得满地找牙,最后还得依靠金国的支持才攻下燕京。为此,北宋支付了巨额的劳军费和赎金,才仅仅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中的6个州,这其中还不包括长城的几个重要关口。

不久,北宋又因为收纳金国的叛将(张觉事件),被金国找到了借口,同时金太祖阿骨打死,其弟金太宗吴乞买一向敌视北宋,宋金战争由此爆发。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燕京,接下来遭殃的,就是北宋的河北4镇:河间、中山、真定,和太原。

“太原保卫战”前面我已经说了,英勇,加悲壮,今天我来说一说河间保卫战吧。

河北东路(太行山以东)是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主攻的这一路,这一路除了宗望外,最能打的就只有“四太子”宗弼(兀术),压力相对于被名将云集的宗翰(粘罕)路攻击的太原要小得多。即便如此,河北东路的宋军也够呛。

时任河间府的知府名叫陈遘(音构),他是一名坚决的抗战派人士,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都会选择和金人死战到底,他就是那种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大无畏英雄。

得知金军大举进攻的消息,陈遘早就组织全城军民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在他的积极领导下,河间府硬生生的扛住了金兵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不光是河间,中山和真定,金军一个都没打下来。

最后打得宗望都没脾气了,直接撇下这三镇,奔着北宋都城汴梁就去了。而在这三镇的背后,是一片旷野,金兵可以任意驰骋,只需十日,便可以打到汴梁城下。

恐慌的北宋朝廷立马向金国议和,签署了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的协议,并即刻颁发诏书。金军第一次南下结束。

可是,收到诏书的三镇将士义愤填膺,全部抗旨不遵,继续抵抗金军。金军老羞成怒,在回军途中再次猛攻三镇,结果仍然徒劳无功,金军被迫北返修整。

此时,北宋对河间府做了调整,将陈遘调去守中山府,另提拔一名知府守河间。这名知府虽不知名,但他后来的所作所为不愧为民族英雄。

不久,金兵就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南侵,太原和真定终于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失守,只有河间和中山依然在惊涛骇浪中风雨飘摇。

可是,汴梁城却没有撑过去,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陷落了,北宋朝廷被一锅端,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耻”

在金军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北返的途中,他们还试图用皇帝的命令让河间和中山的军民开城投降。可是,没一个人听他们的命令,两镇人民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最终,河间在一片悲泣声中还是陷落了,从靖康元年9月到建炎元年11月,他们整整支撑了14个月!比朝廷坚持的时间还长,连皇帝都投降了,他们都还没投降!

让我们为英雄们,唱赞歌吧!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号“賨人客”,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