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杰”——陆秀夫,惊世一跳,跳出南宋人的气节!

陆秀夫,“宋末三杰”之一,和文天祥同年,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人。

楚州地处淮南地区,这里是南宋抗元的前线,战乱不断,全民皆兵,所以,家仇国恨让陆秀夫从小就养成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不过在陆秀夫3岁的时候,他随父亲迁到了相对安全的江南镇江。

小时候的陆秀夫是一个学霸型的乖乖娃,非常出众,远近闻名。长大以后,陆秀夫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又相当低调、谨慎持重,从不显山露水,但做起事来干净利落。25岁考上进士,后被镇守淮南的宋末名将——李庭芝慕名招入麾下,从此开始了仕途。

直到南宋灭亡前,陆秀夫基本上就在李庭芝的麾下效力。蒙宋战争的后期阶段,蒙古军(后称元军)主攻的方向主要是长江上游的四川和中游的荆襄,所以李庭芝镇守的淮南战事不怎么吃紧,但淮南在李庭芝的治理下,防线得到了很大的巩固。直到南宋朝廷投降后,李庭芝依然坚守着这里。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扣留又逃出来后,还曾经号召李庭芝率淮南之众力图恢复宋室,做最后一搏,可是被李庭芝误会为宋恭帝(投降皇帝)派来劝降的说客,而拒之门外。

而陆秀夫则在元军进攻南宋都城——临安之前,就被征召入朝了。朝廷派了很多使者到元军中议和,都没有成功,又派陆秀夫前去,结果还没到,元军统帅伯颜又反悔了,南宋朝廷于是决定投降。

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逃出了临安城,逃往婺州、温州。于是陆秀夫转道南下温州与二王汇合,张世杰、文天祥、苏刘义(苏东坡八世孙)等人也相继赶到,他们在这里共同拥立益王赵罡为帝,是为宋端宗,南宋流亡ZF成立。

接下来就是艰苦的流亡之路,当年宋高宗赵构也是这样流亡的,不过他成了宋室的中兴之主,而为什么宋端宗的这个流亡ZF却无力回天呢?

原因其实也简单,当年宋室的根基还很深厚,人心所向,大家才能一致对外,但现在,宋室还剩了多少积蓄和资本?剩下的,可能就是陆秀夫这样的铮铮铁骨了。

大难临头各自飞,丞相陈宜中借口出使占城(今越南南部),寻求后路,而一去不返。实际上,占城和南宋之间还隔了个安南,安南早在蒙哥时代就被蒙古虐了一遍,向蒙古称臣,所以他们不会接纳南宋。但是占城弱小到连安南都打不过,它怎么能靠得住呢?事实是:陈宜中去了占城以后(走水路),就再也没有回来,蒙古南征占城的时候,陈宜中又逃到了暹罗(今泰国),后不知去向。

只有陆秀夫这样的人,才坚持到了最后!

此时宋军已兵败如山倒,节节败退,最终逃到了崖山这个地方。崖山,注定成为南宋的墓地,宋军中唯一能打的张世杰这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导致南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宋少帝(宋朝最后一任皇帝)本可在张世杰的保护下率军突围,可是兵荒马乱之中,陆秀夫害怕宋少帝被敌人劫去,做了俘虏,没有跟着张世杰突围,最后全部被元军包围。

在生离死别的最后一刻,陆秀夫为了保存大宋的名节,逼着自己的家小跳海自尽,最后背着宋少帝也纵身一跳...

也许,陆秀夫跟着张世杰突围,宋室还会残存一点儿血脉,保留一点儿希望,但那重要吗?不重要,一切都不如陆秀夫的这惊世一跳,跳出了南宋人的尊严!

注:以上内容都是站在当时人的立场来述说的,不代表今人的立场。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号“賨人客”,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