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本病的病原为布氏杆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本菌含有20余种蛋白原和脂多糖,其中脂多糖(内毒素)在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传染源以生、羊,猪为主,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液、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羔体内,布氏杆菌病可由直接接触受染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杆菌的奶制品(如黄油和奶酪)而引起。罕有人与人间传播者。本病以农村较多,是肉制品加工者、兽医、农民和牧民的职业病。
布氏杆菌经皮肤或黏液侵入人体后,可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后侵入血循环。由于细菌和内毒素同时侵入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急性症状,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后,易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处形成新的感染灶,并可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导致复发。
病理变化很广泛,所有器官和组织均可被侵犯,其中以网状内皮系统最常见。主要病变为炎症反应、细胞增生、形成结节或肉芽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