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惠:我的劳模情结
【总第086001期】
我的劳模情结
作者:张恩惠
小时候,到同学或邻居家里串门,每当看到墙上张贴或悬挂着劳模和先进之类的奖状和荣誉时,都令我羡慕不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劳模,就等同于思想品德最高尚的人!
曾听父亲亲口对我说过,我的大姐在到了该找对象的年龄时,所在车间的一位支部书记找到她,表示组织的关心给她介绍了一个对象,虽说对男方的长相并不满意,但考虑对方是一个市级劳动模范,父母和大姐也就同意与男方“处处”看了。当然,这位后来成为我的大姐夫的男人,也的确没有让我们失望,之后他又当上了省级劳模,再后来,还走上了工厂中层领导的岗位。应该说,那是一个格外尊重和崇尚劳模的时代,像苏广铭、孙茂松这些劳模的名字,那时在全市可以说家喻户晓。
我参加工作后到哈轴,曾在心中暗暗发誓要争当一名劳模。后来经过努力,多次被评为工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团干部,还当了一次哈尔滨市优秀团干部。尽管没当上劳模,但在企业工作的四十年间,因为爱好文学和写作,我创作了不少以赞颂劳模为主题的诗歌和歌词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创作也是自己有感而发、动情之作。在构思和创作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在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劳模们那质朴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在时时感染和激励着我。
记得,在我刚刚从下乡的五常县沙河子公社回城进哈轴不久,当时我们哈轴的工具分厂有一个工人叫王继文,被授予黑龙江省特级劳模称号,并当选为全国第六届人大代表,他的事迹在工厂乃至省市媒体大力宣传,他的大照片被挂在哈尔滨秋林公司的橱窗内,多少次我走到橱窗前眼看着照片,都心潮起伏、激荡不已,崇拜和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为此,我创作一首歌词《有一个人》:“伟大的精神出自平凡,有一个人就在我们身边,他是轴承工人的骄傲,他是我们学习的模范。时间最公平不倚不偏,有一个人却走在时间的前面,他在机床前追赶日月,他不断向新的高峰登攀……。”这首作品发表在《轴承工人报》上,还被一位业余作曲家谱上曲子,在企业文艺汇演中演唱。
1989年,我的工友、也是上山下乡时一起奋斗的战友丁福海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在工厂内外广泛宣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市总工会还发出了在全市职工中开展向丁福海学习的决定,当时全市还以宣传他的事迹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个题为“工人的方位与价值”的大讨论。因为在这之前的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我们的舆论导向好像出了点偏差,在我们的媒体上,整天加大力度宣传的大都是企业家、老总等一些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作为生产一线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人和劳模,似乎被忽略和边缘化了。在参与“工人的方位与价值”大讨论的那段日子里,我的灵感和激情被点燃了,连续创作了一组诗歌作品。其中《你把信念系紧在飞转的卡盘上》和《擦拭》两首发表在《哈尔滨日报》文艺副刊上。另外还创作了一首长诗《登攀——写给全国劳模丁福海》,发表在《轴承工人报》上,占了整整一个版面。其中有这样的诗句:“你是车工/整天与车刀打交道,/我突然发现,/你就像一把车刀——/质朴,没有华丽的外表;/执着,从不退缩动摇;/进取,开辟一条闪光的路;/奉献,价值在献身中升高。”
也许与自己经常写“劳模”作品并“崭露头角”不无关系,1991年,工厂党委宣传部领导在“物色”一位厂电视台编辑人选时,将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而且,还说服和促使时任厂长改变了必须是大学生才能调电视台工作的初衷,把我一个当时只有中专学历的分厂财务人员调到厂电视台任编辑,也由此使我踏入企业政工人员的行列,与企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以前写劳模主要是出于业余爱好和有感而发、自己只是一个参与者的话,那么,调到宣传部工作之后,宣传劳模、弘扬劳模精神,真的是责无旁贷,是本职工作任务和使命。所以,在我从事企业宣传工作这二十多年里,我撰写了大量宣传企业劳模事迹的文章和电视片解说词。他们当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关有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付光,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吴铁岩、马敏,哈尔滨市劳动模范黄玉胜、陈英琦等一批又一批的企业楷模,其中有多篇通讯、特写等文章被收入各级劳模事迹汇编书籍中,有多部电视片在省市参赛并获奖。
与此同时,在我笔耕不辍的业余诗歌和歌词创作当中,写工厂、写劳模的作品始终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诗歌《我的车间》、《劳动竞赛》、《劳模颂》、《纺织女》、《脚步匆匆》、《锻造工之歌》等,有的在文艺期刊发表,有的还在全国总工会等单位举办的作品征集中获奖。
多年来,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我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所从事的企业宣传工作方面做出了一点成绩,先后被组织任命为公司电视台采编室主任、公司企业文化科科长、公司党委副处级组织员等职务,并连续多次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哈尔滨市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被市文联授予“企业文艺创作积极分子”称号。2004年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虽然自己没有当上劳模,却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劳模情结。我打心眼里敬佩劳模、尊重劳模:他们平凡而伟大、朴素而高尚的人格风范,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在他们身上有我汲取不尽的精神力量,我也会向他们那样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就像自己在一首诗中所表达的那样:“也许做不了一根栋梁,做一片绿叶,也要奉献出自己的清爽;也许登不到高高的山顶,在攀登的路上,也要留下脚印一行行。”而且,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迁,也无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如何呈现多元化,劳模,在我的心目中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张恩惠,曾供职于某大型国有企业从事宣传、组织工作,现已退休。坚持业余写作多年,至今已发表诗歌、歌词、散文、童谣等作品数百篇。歌词作品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歌词”。已出版歌词集《对自己微笑》、《张恩惠儿歌童谣集》。曾被哈尔滨市文联授予企业文艺创作积极分子和黑龙江《提前读写报》评为优秀作者。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明桦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赏,是一种情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