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传统白曲概述(四)
(二)源流沿革
白曲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具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尚无确凿可证的历史文献记载。
在白族地区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从天上落下三个本子,一个是大本曲,一个是白曲,一个是吹吹腔。大本曲落在大理,白曲落在剑川,吹吹腔落在洱源凤羽,所以这些地方就分别盛行大本曲、白曲和吹吹腔。虽然这只是传说,不足为证,但它所讲的与现在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大理、剑川、洱源凤羽 ,正是曲艺大本曲、民歌白曲和戏曲吹吹腔的主要流行地。同时也说明,这些白族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白族群众非常珍爱的本民族民间音乐品种。
“ 七七七五 ” 这种诗体格式的最早(公 元 925 年)记载,见 唐 《五代会要》所 记 的 南 诏 (时南诏已亡,乃郑氏时代)上大唐皇帝舅书一封(时唐巳亡十几年 ,郑氏不知为后唐庄宗,所以称舅)附有转韵诗一章三韵共十联,有类击筑词。 (参 见 徐嘉 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由此可知, “ 七七七五”式的白族民歌体距今已一千多年。
明 代 的 “ 七七七五 ” 式的古白文(借用汉语记录白语)碑 ,现存的还不少,如立于明景泰六年( 1455) 的 “ 赵公碑 ” ,明成化十七年( 1481) 的 “ 杨寿碑 ”( 阴 文 有 《山花一韵》)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立于明景泰元年( 1450 ) 的杨黼“ 白语诗碑 ” (《词寄山花 · 咏苍洱境》),俗 称 “ 山花碑 ” ,均 用 “ 七七七五”的句式写成,共二十段。因此,人 们 又 把 “ 七七七五 ” 的句式称为 “ 山花体”。从现存明初山花体白文碑的句式和韵式来看,与现在流行的白曲完全一样。可见,白曲在明代于民间已普遍流行。清代剑川白族诗人赵怀礼在其 “ 朝山曲 ” 中写道:“ 三营浪子土三弦,靡曼山歌断复连,菩萨低头弥勒笑,无遮大会奈何天”。它真实地记录了几百年前的白曲演唱盛况。
由 最 早 (唐代)的 “ 七七七五 ” 式的诗和民歌,发展到白曲长歌,必然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但从现今仍流传在剑川的一些传统唱本来看,它所反映的大都是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如白曲里最长(约三千行)的 唱 本 《黄氏女对金刚经》,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的产生很可能就在佛教盛行的时期。而大理地区的佛教传闻于汉晋,兴于唐,昌于元,盛于明,直至清代而未衰。所 以 《黄氏女对金刚经》的创作年代估计就在明代前后。由此亦可推断,至少在明代,白曲就已盛行了。
本文节选自: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白文部分为了更适合演唱有改动。原著原文也附在上面,方便大家学习。
版权/作者版权所有,转发仅用于学习,并注明"来源:白语茶座"。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