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校园欺凌的解决策略——从施欺者的应对出发
施欺学生是校园欺凌的四层构造之一(一般认为欺凌的构成因素有受欺者、施欺者、观众(在现场)及旁观者(不在现场)[1]),也是彻底解决欺凌问题的关键。正确应对施欺学生对我国目前校园欺凌的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施欺者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受害者”
从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机制分析,欺凌被视为是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日本有学者尝试从紧张理论与统制理论来解释施欺者的动机[2]。紧张理论将欺凌行为解释为,个体希望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信任以实现自我满足感,但如果这种心理受到阻碍,会产生不安与紧张,因此会极易表现出攻击行为,以求消除欲求不满的状态。统制理论则是指,人类本来拥有的情绪能量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控制而表现出有问题的行为。通常,控制情绪能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由社会制定一套由法律、规则等构成的统制装置;其次是在潜在社会道德规范下形成的个人内心统制装置。统制理论下欺凌行为可以解释为由于某种原因,社会统制装置、个人内心统制装置遭到弱化而引起的行为反应。
施欺者焦虑不安,通过施欺行为求得安全感和存在感。在此过程中,教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对道德教育重视不够,会导致某些学生道德体系不健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转而求助于集体或他人。当一集体(个人)实施欺凌,为得到集体(个人)的认同,这些学生极易加入欺凌的队伍。在已发生的欺凌事件中,被欺者转为施欺者的案例并不少见。家庭教育缺失也是少年儿童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对未成年女生犯罪的某调查中发现,50%的施暴女生生活在离异家庭,30%的施暴女生常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几乎所有的施暴者都曾遭受过家庭暴力。[3]家庭作为个体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个体的第一教师,个体若得不到其亲情的抚慰、心灵的沟通,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容易养成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个性。另外,家庭内的过分宠溺及骄纵,使个体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外过分地追求自我满足感,也是欺凌发生的原因之一。
(二)不正确对待施欺学生的结果
校园欺凌发生后,很多人由于急于对施欺者施加惩罚,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并得到响应,在不经意间会侵犯施欺者的权利。2011年发生在日本滋贺县大津市的欺凌事件中,有人将施欺者的姓名、头像甚至家庭关系通过公共媒体公布于大众视野之下。[4]施欺者实施欺凌行为的性质的确恶劣,但不否认其还具有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施欺学生施加欺凌的部分原因是存在心理问题,如若对其进行打压、侮辱甚至“反欺凌”,不仅不会遏制其暴力行为,甚至会激起其打击报复的心理。解决欺凌事件的目的之一本就是制止欺凌行为,防止欺凌再发生。因此,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时,应正确且理性地对待施欺学生。
二、日本应对施欺学生的策略
根据欺凌行为造成的伤害程度可以将欺凌界定为重大欺凌事件和非重大欺凌事件(一般欺凌事件)两种。日本《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简称《推进法》)中对重大欺凌事件的表现和应对有详细的规定。[5]对于非重大欺凌事件的处理则分成两阶段——“初期处理”阶段(事实调查、制止施欺行为、帮助学生恢复健康心理等)和“继续支援与防止再发”阶段(为防止欺凌事件再发生)。
(一)初期处理阶段——事实调查
1.调查者保持中立
事实调查阶段,调查实施主体的选择决定调查的质量。《推进法》对调查主体的选择有如下规定:调查机构的组织成员如果是该欺凌事件的有关者,或者与该事件被调查者有直接人际关系或有特别的利害关系,则要在排除该成员的情况下进行调查,[6]以确保该调查的公平性与中立性。对学校调查也有要求,教师(调查者)在调查时要保证不带有主观情绪。调查欺凌问题时,要着重于欺凌行为本身,区别清楚调查者主观的理解与客观的事实。例如千叶县要求在调查施欺者时应注意的第一点就是“(调查者)不能片面断定为该事件是欺凌事件”[7],如果教师太过于强调“欺凌”这个词的话,听取事实时可能会受到自己的主观想法的影响,不相信施欺者的说辞,因此开始调查时教师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以自己的主观与感情对学生加以说教和斥责,要保持客观与中立。
2.尊重施欺学生
尊重施欺学生首先要求尊重施欺学生的心理需求。校园欺凌发生后施欺者可能会有不安、矛盾、自卑或欲求不满的心理,因此调查过程中最好了解其内心想法。通过咨询与劝告了解施欺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分析他们的心理,并帮助其排解不安、矛盾等。另外听取学生的说辞时,不能否定其人格,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通过向施欺学生说明欺凌是不正确的,引导儿童自我反省。和歌山县教育委员会要求,在对施欺学生进行指导时,首先让施欺学生回想“自己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等,在听儿童言辞的基础上,向其说明“不管原因是什么,欺凌是绝对不允许的行为”,让其思考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方法(向受欺儿童道歉等)。若儿童不能理解,要与其多次谈话,耐心地指导,直至他能够理解。这样既保证了施欺学生的人权,通过教师的引导,又达到了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效果。[8]奈良县也有类似的做法,让施欺学生明确意识到欺凌行为是“与生命有关的重大的事情”,是社会规范外的行为。[9]在处理欺凌事件时,要将其人格与欺凌事实区别开来,即尊重儿童的人格。更要深入施欺学生内心进行指导,让其感受被欺学生的痛苦,同时注意指导时不能过于着急,以免学生留下不满与怨恨,甚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
3.注意与儿童的谈话方法
与学生的谈话也是一门艺术。对施欺学生进行事实调查时,要注意谈话的目的不是“说服”教育,而是先确定欺凌事件的事实,再针对事实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在谈话的方式上要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让施欺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想法,通过激发情感,启发认识让学生面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我分析,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从而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更清晰地了解欺凌事实从而有效且有针对性地解决欺凌问题。千叶县教育委员会在应对欺凌的指导文件中例举了如下的谈话过程:[10]
表1. 千叶县教师对施欺学生调查顺序
1.与施欺学生约定会听取他的原因, 询问欺凌事实是否存在 |
“你想说的话我一定会听的,所以发生了什么告诉我好吗” |
2.向其询问是否有其他相关学生 |
“是谁让你这样做的”“还有其他有关的人吗” |
3.询问欺凌的内容 |
“做了什么事情”(点头表示同感,施欺学生容易将内容缩小,因此避免说教与斥责,只需要冷静地确认事实。避免使用“欺凌”、“欺负”之类的词) |
4.询问周围的情况及样态 |
“周围的人是怎样做的”“还有其他知道这件事的人吗” |
5.确认地点 |
“在哪儿发生的呢” |
6.确认时间或时间段 |
“什么时候的事情”“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
7.重复学生的话,一一确认事实 |
“在**时间,**地点,对**同学,做了**,对吗” |
8.确认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如果有再按照1~7的顺序询问 |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还有没有说的吗” |
9.询问欺凌的理由及说辞 |
“是什么原因,你做了这样的事呢”“能告诉我你当时的心情吗” |
10.让他思考受欺学生的心情,让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欺凌 |
“你觉得**同学是怎样的心情”“如果你是**同学,你怎么办”(重复学生说的话,让他对当时的场景进行思考。向其解释欺凌,问他今后想怎样改正。耐心地指导,直到他是真心的承认欺凌) |
11.让他了解到欺凌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
“不管理由是什么,都不能伤害别人”“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不允许欺凌发生” |
12.让他思考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
“你觉得那个时候怎样做就好了”“今后你准备怎样做呢” |
13.询问他还有没有没说的事情,会不会不安。向他传达老师不论什么时候都会跟他谈心的。 |
“最后,还有担心的事情吗”“不管什么时候老师都会和你谈心的哦”“对于今天的事情,今后我们再一起谈谈吧” |
资料来源:千葉県教育委員会.いじめへの対応[EB∕OL].https://www.pref.chiba.lg.jp/kyouiku/shid
ou/.seitoshidou/ijimemondai/documents/ijime_05.pdf.
正确的谈话方式可以在保证学生情绪稳定的前提下,既能获得欺凌的事实资料,又能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会无所顾忌的吐露真心,因此关键是要与其建立信任关系,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同时,也要确保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询,问询地点的选择也应能使学生放下戒备心理。
(二)初期处理阶段——与施欺学生家长合力
欺凌事件发生后,施欺学生家长如何应对学生也是事件顺利解决的关键一环。有的家长会感到愤怒与羞愧,呵斥打骂孩子,学校方面应积极地帮助家长冷静情绪,引导其用科学的方法教导学生。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实施欺凌行为,不配合学校的工作,学校要把事实耐心地告知家长,寻求与家长的合作,必要时可以借助警方力量。和歌山县中小学非常注重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在平时就与所有家长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密切沟通。[11]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会充分考虑施欺学生家长的心情(生气、难为情、自责、对今后的不安),因为强行追问会引起家长防卫与攻击,因此要认可学生的优点,安抚家长的情绪。也要准确传达事实关系,注意与欺凌事件没有直接关系的话不说。另外,向家长表示学校的政策,例如向受欺学生道歉和今后的处理方法等。为使施欺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我反省,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教师与家长也会共同指导并帮助学生。
(三)后续指导及防止再发阶段——密切“跟踪”,保持联系
施欺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省自身,向受欺学生道歉后,不代表欺凌事件解决工作全部完成。在这一阶段,施欺学生心理并不稳定,人际关系没有稳固建立,教师应积极进行后续指导与帮助。比如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引导其建立自信;通过让其担任一定角色,在班级中发挥作用,获得自我肯定感;经常观察学生日常行为,也可以通过让他提交生活日记等方式,了解其日常表现与心情。另外也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反欺凌活动”,在日常的学习与活动中创建所有学生都能放松,都能活跃的场景,通过类似于社交能力训练、压力管理教育、生活技能训练及经验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学生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结语
综上可见,日本对施欺学生的处理遵循“深入内心,建立联系”的原则。“深入内心”即在进行事实调查时,与施欺学生谈话应深入分析其内心,只有了解欺凌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彻底解决该次欺凌事件。与学生交流时要尊重其人格,不能先入为主对其行为定性;注重交流方法,循序渐进;与学生拉近距离,以便后期追踪与辅导。“建立联系”包括两方面,既要与学生建立密切的联系,又要与其家长进行长期沟通。尽量避免带给施欺学生“被监视”的感觉,不要给学生压力,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另外要注重对施欺学生家长的指导,帮助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管教孩子。欺凌事件解决后,平时与家长密切联系,沟通在校及在家时学生的状态及表现,全面把握学生情况,以防止欺凌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