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学术 | 1949年以来的中国集合住宅设计变迁(上)

本文节选自《时代建筑》2020年第6期

周燕珉 李佳婧 | 1949年以来的中国集合住宅设计变迁

本期微信节选自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介绍我国住房紧缺时期(1949年-1978年)和福利分房改革探索期(1979年-1997年)集合住宅设计变化历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摘要

集合住宅是城市人口的主要居住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余年来,我国集合住宅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发展历程,楼栋与户型设计也随之不断演进。本文以我国住宅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两个转折点——改革开放与住宅商品化为分水岭,分三个时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集合住宅的楼栋与户型设计变迁,并结合各时期的时代背景、住宅政策、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等分析集合住宅设计演进背后的内在机理。最后,本文基于对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居住生活方式发展方向的分析,对今后我国集合住宅设计趋势进行了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住宅建设经历了独特而快速的发展历程。与之相应,集合住宅的形态及套型设计也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集合住宅设计变化历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把握规律,深化对住宅设计发展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分析和预测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居住者的需求变化,从而展望未来集合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1
住房紧缺时期(1949年-1978年)
1949至1965年,新中国先后经历了建国后的三年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住宅建设以解决人民的基本居住需求为主。由于住宅建设属于非生产性建设,在国民经济中被列于次要地位,这一时期,政府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受前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该时期基本形成了我国的福利分房制度,即对住宅实行低租金和福利分配。由于住宅的紧缺,当时的居住目标是“一人一张床”,人均居住面积仅为4㎡ [1]
这一时期开始建设集合住宅,并提出以单元式为主要的建设形式。城市建设部引入前苏联的标准设计方法,通过不同标准单元的组合构成住宅楼栋,标准住宅单元多采取一个楼梯联通几套住宅的形式。由于住宅的长寿命特性、加上考虑到远期人民群众会出现较高水平的居住需求,当时的住宅建设借鉴了前苏联的人均9㎡的定额指标。然而由于住宅的紧缺,这一指标远超过了当时中国的实际居住水平,因此实际是采用了“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的方式,即按照远期标准设计,但暂时按照低标准分配使用。当时,一套住宅多是分配给几家合住(图1),一个家庭常常只能分配到一间居室。单间居室同时承担全家就寝、用餐、活动等多个功能,许多家庭的居住空间十分逼仄,多户共用厨房和卫生间也常引发邻里矛盾,成为当时十分突出的问题。
图1合住型住宅
1966至1976年的“文革”时期,住宅建设陷入停滞。这一时期生育率始终保持高位,使得居住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居住条件十分困难。“文革”前期,由于生产力滑坡、无暇顾及住宅建设,一些城市为救急建设了一批简易住宅,如集体宿舍形式的简易楼、筒子楼等(图2)。这类住宅质量差、墙体薄,也被视为临时性的建筑。这类住宅多采用走廊连接多户的形式,卫生间为公用,以节约造价。由于房间中没有设置厨房,住户只好在走廊上做饭。窄小的走廊中既要生火做饭,又要储藏白菜、煤球等物资,加之儿童常在其中追跑玩耍,很容易引发火灾等危险。
图2 1960年代的简易楼典型平面图
“文革”后期,针对家庭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1973年,国家建委颁发了《对修订职工住宅、宿舍建筑标准的几项意见》,提升了户均建筑面积指标与单方造价标准。例如,该意见规定平均每户居住面积18-21平方米,比1966年建工部提出的每户居住面积不大于18平方米有所改善。这一时期,开始争取为每个家庭提供独门独户的居住空间,即总面积小、但拥有独立厨房和厕所的套型。新建住宅单元多采取外廊形式,一般为一梯四户,每户有一至两个居室,并尽可能使居室有良好的朝向和通风(图3)。

图3 采用外廊的一梯四户住宅

这一时期,户型设计也进行了一定创新,连接各房间的过道扩展为小方厅,形成了“方厅式”住宅(图4)[2]。方厅的出现不仅使就餐空间与卧室空间相对独立,还可根据需要摆放床等家具,使家庭成员有机会分室居住。

图4 方厅式住宅

这一时期,我国采取福利分房制度,根据职位级别与工龄等分配不同面积标准的住宅。各地也根据住房分配制度,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图集,因此住宅形式、户型相对单一。同时,由于大多数住宅为砖混结构,采用预制楼板建设,导致住宅开间以“3模” (3M,即300mm)为主,大小只能为2.7米、3.0米、3.3米等几个固定尺寸,户型设计十分受限。

“文革”后期,高生育率、知青返城等因素导致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住房紧缺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这一时期中央开始重视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地少人多的情况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建设高层住宅,如北京的前三门住宅就是当时的代表作。受经济条件所限,这一时期的高层集合住宅也多采用连廊式,一部电梯尽可能服务多户,以提高电梯使用效率、节约造价。

总之,这一时期是我国城市住宅最为紧张的时期,住宅建设跟不上城市人口居住需求的增长,人均居住面积不增反降,也使得住房改革势在必行。

2
福利分房改革探索期(1979年-1997年)
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之后,国家开始重视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城市住宅的建设迅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提出住房改革的政策,住房制度开始从福利住房体系逐步转化为社会化住房保障体系,发挥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四方面积极性建设住宅。“一户一套房”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建设目标。住宅供应的社会化打破了以往标准化的福利分房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建设住房,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但住房仍是采取分配制,个人无法自主选择购买。同时,住宅设计领域也开始积极创新,大量住宅小区试点带动了住宅设计、建造水平的显著提高,住宅设计竞赛的开展也创造出了更多样的住宅形式。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单位自建房逐渐取代了国家统一建设,为了以有限的土地面积和建设资金解决职工就近居住的问题,节地、适应性强的塔式中、高层住宅成为首选。这一时期的塔式住宅平面中,交通核居中、套型成组布局、标准层为一梯8到10户,有Y形、十字形、风车形等多种形式(图5),住宅的空间利用效率、通风采光等也较之过去有所提升 [3]
- 横屏查看图片 体验更佳 -

图5 20世纪80年代北京典型塔式住宅平面

随着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各类家电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对户型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1983年,我国大城市电视普及率达到86.33% [4]。全家一起看电视成为重要的休闲活动,对起居厅的需求日益增长,催生出了起居、就餐空间与卧室区分开的“公私分离”住宅形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一形式逐渐演变为以起居厅为中心的“起居型”住宅,采用“大厅小卧”,做到了“居寝分离”(图6)。

图6 起居型住宅平面

此外,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得燃气灶等设备进入家庭、厨房逐渐加大,卫生间也逐渐形成了便器、浴缸或淋浴、面盆的三件套模式。住宅设计中开始考虑洗衣机、冰箱的位置,但总体而言还只是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为目标

预告:下期微信,我们将分享文章的下半部分,主要分析住房商品化时期的集合住宅设计变化历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展望未来集合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吕俊华, 彼得·罗, 张杰. 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 周燕珉. 住宅精细化设计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 赵乐, 郭晋生. 北京地区塔式高层住宅设计的回顾与展望[J]. 城市建筑, 2009, 1: 33-36.

[4] 孔昭定. 一九九〇年全国电视机需求预测[J]. 预测, 1985(06):48-54.

图片来源

图2、3改绘自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图5:赵乐,郭晋生.北京地区塔式高层住宅设计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建筑,2009, 1: 33-36.

其他图片均来自周燕珉教授工作室

微信编辑:梁效绯

想更加了解我们,请回复“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