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我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

大多数人的经验是,学习《黄帝内经》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入门,很多人看了前面两三篇就再看不下去了,很多讲解《黄帝内经》的教授也是前六篇讲得最好,最顺畅,一过了六七篇以后再讲也很困难了。

其实打击人们学习《黄帝内经》热情的主要原因是经文难懂,经常会感到经文当中前面谈的原因与后面的结果不连贯,介绍的理论很多前后矛盾,例如,前一篇文章介绍“肝为阳中之少阳”,后一篇却又成“肝为阴中之少阳”;前一篇“肺为太阴”,后一篇“肺为少阴”。前面是“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单就本身词义理解起来都很困难,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好不容易有点体会了,后面的经文却又是“补必用方,写必用员”类似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读了很长时间不知所云,这也是人们很容易放弃学习《黄帝内经》的主要原因。

目前关于《黄帝内经》的书除了白话文以外,还有就是以《黄帝内经》来命名,实际讲的内容和经文没有太大关系,或者不是与经文直接关联的,这些书还都属于辅助学习书籍,学习《黄帝内经》还要看原文,只有认真完整地分析经文对中医理论的认识才会从根本上有长进。下面结合自己学习《黄帝内经》的经验介绍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

我们学习《黄帝内经》目的是为了找到中医的源头,中医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基本理论从何而来。找到了中医源头就要以此为根据进一步分析中医对人体生理结构的认识,现在大学中医教材中对人体生理结构的认识掺杂着很多西医解剖学的观点,例如,膀胱中的尿液从何而来?很多中医书单纯地认为来自于肾脏,这是西医解剖学知识。中医认为膀胱中的津液来自小肠,水饮经过气化后剩余的部分从小肠进入下焦,渗入膀胱。显然中西医的观点相差甚远,那这是不是属于中医的错误呢?中医的问题不能用西医的方法来解决,中医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肾藏精,其性属地之阴,藏而不泄,如果尿液从肾中来,肾的性质同与六腑了,已经不再是中医中所讲的五脏的肾。

另外,正是因为小肠参与了津液的代谢,所以小肠与膀胱才同属于太阳经,膀胱与肾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这样心、肾、小肠、膀胱就成为一个系统,就是太阳少阴系统。这样的内容都是来自于《黄帝内经》,了解了人体的生理结构,才能懂得病理变化,因此学习《黄帝内经》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应用于临床。有的人认为只有《伤寒论》才是中医临床的鼻祖,我想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如果不知道小肠、膀胱的关系,治疗下焦湿热的问题就不会得心应手,也不会有覆杯而愈的效果。

除了对生理结构的认识,还有就是食疗、针灸方面,现在人们非常注重养生,每天吃什么,或者哪些食物对病人有好处等,《黄帝内经》当中提出了所有的关于饮食原则的问题,非常具体详细。另外,针灸治疗的所有原则和方法都是来自《黄帝内经》,今天临床上针灸疗效不高,我认为还是因为对经文的了解不够深刻有关。

总之,学习《黄帝内经》不但使我们能够真正了解中医这个体系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我们中医人不要将中医神秘化,要尽可能地使中医形成富有逻辑的、可重复的、更为客观的临床医学。目的明确是学习《黄帝内经》的动力,才不会轻易放弃,要深刻认识到理解《黄帝内经》是我们中医人的必由之路。

二、学习《黄帝内经》要先从文字、数字入手

作为现代人学习中医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对文字和数字的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简化字,更适合于对现代事物的表述,其实最好的表述现代科学的文字是英文,比如在美国就会发现,人们非常爱读书,从儿童到青少年、成年甚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非常爱看书,开始的时候我很欣赏美国人爱看书的习惯,以后逐渐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美国人爱学习,而是看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消遣,就像我们喜爱看电视一样。我们中国人看书是很辛苦的,一边看书还要认真思考,全神贯注,尤其是看经典著作,所以我们看书基本上就是学习,很大一部分美国人看书是在消遣,这里与文字的结构有关,我有一个中国台湾的朋友,他是做电脑软件的工程师,据说准备开发一个软件,要将汉语与英文相沟通以适合儿童学习科普知识。

而《黄帝内经》的学习就更需要文字方面的知识,第一要看原文,而且最好是繁体字。第二,所有繁体字要尽可能查《说文解字》或者《康熙字典》,要找到文字的原意。有些字看似很简单,很明了,但是不查字典还是有更深刻的内容理解不了,例如,“五”这个字,不查字典谁都明白“五”的意思,查了字典才发现我们其实还真不完全明白其本意,五者,《说文解字》:“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二,天天地也。从字典的解释来看,“五”是天地阴阳相交的意思,上下两个“一”是指天地,中间的部分是指相交,五行就是由天地之气相交生成的五种物质。

再比如“水”字,日常天天都要用到的东西,我们是否知道它的本意呢?水者,《说文解字》:“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水是水准的意思,水中有微阳气,所以八卦中表示水的坎卦,是由在外的两个阴爻和中间一个阳爻组成的,这也是“阳之根”,同时还有水主收藏阳气的意思。简单的汉字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也说明《黄帝内经》、《易经》、汉字是相通的。我们在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不要怕麻烦,也不要嫌简单,要尽可能多地查到字的原意。

另外一个就是数字,这是属于中国古代的术数学,这部分内容在书中有很详细的介绍,我们不但要懂得数字的含义,还要学会应用分析经文中与数字相关的内容,例如,五脏六腑,五腧穴与十二经脉等这些数字中都包含着很强的逻辑关系。中医方剂中有一个方子叫“六一散”,是由6份的滑石粉和1份的甘草粉组成的,为什么药物要用这样的比例呢?相传“六一散”药方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所创,主要通过利尿以达到清暑湿的功效,方剂的功用与水相关,河图的术数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一”是水的生数,“六”是水的成数,两者都与水湿相关。如果明白数字的含义在对方剂的理解上就会深刻得许多。

三、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相关知识

经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黄帝内经》是春秋时代的著作,中国文化是由于文字的传承才能延续至今,但毕竟时间久远,如果对古代文化和古代科学知识不了解,就很难真正掌握《黄帝内经》的实质。而我们需要掌握古代多方面的知识,以阴阳为例,阴阳的原始本意就是太阳的光照在事物体表的反射区,例如,山之南,水之北为阳,这是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这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人体六经在体表位置的确定就是太阳光在人体体表的反射区,这部分的内容在本书中已经有很详细的论述。还有五行星运行的特点,以及五行星与二十八星宿的关系,五行星与十二次的关系,都预示着五脏六腑的关系,五腧穴与十二经脉的关系等。这些内容都能在古代天文知识中找到根源。

除此以外,古代文化知识还包括《周易》、古代地理、古代历法、古代人文、古代音律等方面,主要内容在本书的“第二关”内容中都有介绍。

总之,古代文化知识好像是《黄帝内经》的基本语言,要想学好这部经典首先就是要懂得它的语言。

四、用阴阳五行彼此之间相互对比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用阴阳五行的思想分析问题,在这方面内容运用得最好的一本书就是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了,这本书就教会了我用阴阳五行的观点思考问题。阴阳是体用、升降、寒热等,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峙的一对关系,例如,“营卫”的问题,卫气行于脉外,位于体表,保护肌表;营行脉中,但因为与卫气是阴阳关系,“营”也应该位于体表,与卫气同行,所以“营”有军营的意思,因为是军营所以才与卫的保卫功能相匹配。我在判断“营”的功能特点时,是通过“卫”的反面得出来的。“营”与“血”同行脉中,是表里关系,“营”行经脉,“血”行五脏;有了“营血”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判断“卫气”的关系,“卫”与“气”也是表里关系,卫在表,气在脏腑属里。另外“血”属神,“气”属精等关系。这就是用阴阳的观点分析问题。

这个方法也适用于五行,例如,“汗为心之液”除了有汗血同源的原因外,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曰:“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出也。”肝开窍于目,其津液出于目则为泣;肺开窍于鼻,其津液出于鼻则为涕;脾开窍于口,其津液出于口则为涎;肾开窍于耳,但其津液不是来自于耳,而是因为肾主水,当肾阴虚有热时,则唾液过盛;心开窍于舌,但其津液不是来自于舌,而是因为心主火,五脏之太阳,当心阳虚有寒时则表现汗出。五脏的阴阳虚表现出的寒热症状,阳虚有寒则水湿停留,阴虚有热则发热无汗。汗为心之液的意思是当心阳虚时表现为汗出,五脏中阳虚有寒而汗出时是指心阳虚。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通过将心与肾相对比得出的结论,心之有汗应该对应肾之唾液,如果心有汗是阳虚造成,那么肾有唾液应该是因阴虚而成;唾液不是来自于肾之耳窍,汗液也不是来自心之舌窍。像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把五行拿出来一起对比,五行的特点是生长化收藏,生长为阳,收藏为阴,化为中,在分析任何一个和五行有关联的问题,都要把五行的所有内容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五、中医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的结合体

中医不是古代圣人臆造的,也不是外星人创造的,中医是来自外在的客观现实,例如,人体生理结构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之上的,“解剖”一词就来自《黄帝内经》,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才,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解剖对古人来说是可行的,而且古人通过解剖将人体结构测量得很仔细,包括胃肠的大小、长短等。中医理论一定是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这种存在人们可以通过视觉看到,也可以是通过感觉感受到的,在此基础上再经过逻辑推理判断,从而制定出的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十二经脉的走向,人们觉得十二经脉的发现太神奇了,它既不是循环系统,也不同于淋巴系统,更不是神经系统,那么古人是怎么发现经脉系统的呢?于是人们想到了经络敏感人,因为有的时候经络敏感人可以感受到经脉的存在,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古人对经脉的确定也是客观的,是以太阳光照到人体体表的反射区为根据确定的,关于这部分内容书中都有很详细的介绍。再比如,营与血同行脉中,肝藏血,脾藏营,血色紫红与心肝有关,营色淡黄源于中焦土,这是由于古人看到了血与营(血清)分离的一种现象得出的这样的结论。

当然,人体的生理现象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很多内容凭肉眼是看不到的,例如,水谷入于胃以后是如何消化吸收的?是从哪条途径由脾上输于肺的呢?有一些现代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饮食入胃以后是在胃中消化,营养在小肠中吸收,进入小肠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脉的。这个过程凭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古人看到的是水谷的初始阶段,入于胃,经过解剖看到了小肠、大肠、膀胱等腑脏的内容物,最后结果是营养进入人体,而糟粕通过直肠排出体外,糟粕的其他部分还包括呼气与尿液等。这就有了开始与结果,过程看不到,古人还要根据自然界中的相同变化找出其共同的规律然后应用到人体。古人发现,自然界物质的变化可从有形到无形,以水为例,寒则成冰,热则成蒸汽,蒸汽遇寒后又变成水,古人将这个过程称之为“气化”,把它应用于人体,所有肉眼看不到的变化都与“气化”相关,“气化”虽然看不到,但有时是可以感受的,这就是所谓的“气”,例如天之气,“寒热温凉”,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可以通过人体感受器官感受到,这就是“神”的部分。这里我只是举一个例子,具体内容本书中都尽可能地做了详细的分析。

总之,中医是建立在客观发现和主观感受的基础上的,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学习《黄帝内经》时,尽可能地找到其相应的客观现象,包括人体的和自然界的,例如,我在书中经常以做饭为例说明君火与相火的关系。再比如,把黄河比喻为糖尿病人,血中的糖好像是泥沙,土的五味为甘,血脉好比黄河,造成泥沙沉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上流经过黄土高原时的水土流失,因此,彻底治理黄河应该是培养黄土高原的植被,这是治理黄河的根,而不是深挖淤泥、引水工程,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根据这个自然现象来思考糖尿病的治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说不要一味地滋阴健脾,也要考虑以木为本的问题。有了这样一个原则再去思考《黄帝内经》的理论就更为准确了。

六、读书、思考、讲解、写文章四者结合起来

学习《黄帝内经》时不要只看书,有的人说把《黄帝内经》一书就放在床头,每天睡觉前看一段,或者能背诵出很多章节,有的人抄写全文,用很漂亮的楷书抄写等这些做法都很好,但不是单一的,读书不要太多,但主要的书一定要读,首先是《黄帝内经》,《难经》也是必需的,《四圣心源》以及黄元御的其他著作也不错,张介宾的《类经图翼》也有帮助。另外《周易》、《道德经》也应该看看,了解一下其基本内容。

毕竟,读书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关键的是读书的同时要思考,我们没有时间把每个人的思想都想清楚,注解《黄帝内经》的书很多,名家也不少,但我的看法还是以自己养成多思考的习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受别人的误导,当然我也希望大家能读一读拙作,不一定每一个字都有益于你,但一定有你需要的部分。同时,对经文的思考时需要安静好自己的心,而且要特别安排出时间,有时候即使是一段文字也要思考一两个月,我的一个美国学生喜欢跟我学习《黄帝内经》,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体会,他说他可以坐在那儿好几个小时想问题,是一种享受,这也是学习《黄帝内经》快要入门的表现。

另外,寻找一切机会多讲,把你的一些想法和认识讲给别人听,很多时候理论是讲清楚的,而不是想清楚的。记得开始对《黄帝内经》有一些体会时总有要讲出来的冲动,每次回国时,逮着一个朋友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听,都要讲给他,后来大家都限制我的说话时间。讲过课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问题讲着讲着就清楚了,在这方面我可能有一定的优势,我是在学校教书,每周讲《黄帝内经》6小时以上,另外还要教《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等其他课,每次上完课我就马上把上课时的思想火花记下来,或者贴到微博里,或者写成短文,总之讲课的收获有时比看书还要大,这也是领会《黄帝内经》的重要方法之一。

最后就是要写出来,书读了,思考了,也讲明白了,就要马上写下来,先是短文,积攒起来后就要写长篇的文章,甚至是书。写出来是将你所掌握的知识最后整理出来,在写的过程中你会找到思维中错误和不完整的地方并努力加以修正,这样逻辑性会更强。不写东西,你的知识总是散在的、不完整的,有时候甚至逻辑不通的。

总之,学习《黄帝内经》一开始好像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作为中医人,这个过程是必需的,当入门以后就会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每前进一步都会有成就感,它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当然学习中要注意安静自己的心,没有一两年的静心思考和攻读是很难有体会的。在此,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体会能给大家带来收获。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消化与排泄的小肠、大肠、膀胱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 ...

  • 尚先早课|肾合膀胱,心合小肠

    本句见于<灵枢·本输>:"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 合, ...

  • 【040】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黄帝内经>040 黄帝内经原文 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 ...

  • 脏腑辨证及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治基础与核心

    (一) 阴阳五行理论基,藏象气血三宝奇. 病因证候经络神,一纲四说精奥医. (二) 一分恶寒一分表,恶寒发热表里找. 明代医家薛立斋(薛己),恶寒发热全局讨. 一.藏象.气血.经络.病因辨证 中医用& ...

  • 朱燕中 | 为什么《黄帝内经》说命门者,目也

    <灵枢·根结第五>:"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一.名家注释 张介宾注: ...

  • 朱燕中 | 从《黄帝内经》解析三焦的功能和结构

    <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一.名 ...

  •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怎么看?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

  • 朱燕中 | 内经中九针的功能与制作方法

    [灵枢原文]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 ...

  • 朱燕中教授讲《黄帝内经》合集(收藏版)

    <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是任何个人所创立的方法都不能替代的,想要真正掌握针灸治疗方法的精髓实质,提高临床疗效,只有全身心投入<黄帝内经>研究,找到其固有规则,然后照此行事,这是唯 ...

  • 朱燕中 | 针灸之补泻具体方法

    朱燕中 | 针灸之补泻具体方法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四关与后世四关穴大有不同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2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