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 | 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前列腺肥大医案一则

崔某,男,75岁。2008年5月19日初诊。

主诉小便淋漓不尽1年余,精神欠佳、自汗4月余,未行正规诊治。伴见夜尿频多,每晚5~6次,畏寒,纳食尚可,大便偏稀,口不干,不喜饮。舌质暗红,舌苔白润,左脉细弦,右脉缓大。彩色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增生,大小4.4cm×3.4cm×3.2cm,残余尿量增多。西医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不接受手术治疗,改诊中医。证属脾虚气陷。治以补气升陷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炙黄芪15g,人参4g,炒白术9g,当归9g,陈皮6g,升麻3g,柴胡3g,茯苓15g,炒白芍12g,炙甘草3g。3剂水煎服。

2008年5月22日二诊:药后精神有所好转,夜尿明显减少,每晚2~3次。上方去白芍,加枸杞子15g,3剂水煎服。

2008年5月25日三诊:诸症渐退,自认为已经痊愈。精神好转,汗出减少,畏寒已不明显,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舌苔薄白,右脉转细弦。初诊方去茯苓、白芍,7剂水煎服。

患者带药返回老家。

按:本病西医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如辨病论治,必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之品,或加补肾之剂。舍病而辨证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全不考虑增生与肥大,也不考虑肾与肾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患者高年,夜尿频多,畏寒,大便偏稀,辨证时极易考虑到肾阳肾气不足,或者误辨为少阴病。但一般来说,肾阳肾气不足脉多见沉,少阴病脉多见微细,二者很少会见到右脉缓大。本案辨证时,主要着眼于右脉缓大,辨为脾虚气陷。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当然,老人肾阳肾气本也不足,但并非引起本病症之关键。

处方时,考虑到老人元气不足,因此用了温补元气的人参,而没有用党参代替;考虑到左脉细弦,因此首诊方加用了柔养肝木之白芍,二诊方改用了平补肝肾之枸杞子,但三诊时总感觉有画蛇添足之嫌,故去之;考虑到水停,故加用了利水之茯苓,但茯苓淡渗,不利于脾升,只可从权暂用,因此三诊方去掉了茯苓。补中益气汤原方加减法中有“如淋,加泽泻五分”一法。但本病并非淋病,故未加泽泻,而只加用了茯苓。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