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第121篇文章
1958 年10 月,上海市委要求计算机成为群众性科学技术应用的骨干力量,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推动了计算机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先后支援了清华大学和西安交大的计算机教学,1958 年11 月,高教部批准上海交大重建无线电系,下设计算机专业。
200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五十周年庆典
1952 年,院系调整,历史悠久的交通大学调出多位名师支援外校,空气动力学家、交大教务长和校教授会主席曹鹤荪教授接到哈军工调令北上,先后任哈军工教务处处长、教务部部长等职,1978 年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1955 年,国务院决定上海交通大学一分为二,西迁一部。从1956 年开始,交大的电机系、电力系的大部分和无线电、电讯学科等全部迁往西安。1956年夏,上海交通大学奉教育部之命调出15 名电机、电器专业三年级学生转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暑假后,交通大学另派五人参加中科院主办的第一届计算机训练班,这批学员学成后全部转到西安交大工作。
1956 年8 月6 日,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经济发展方针,并确定“发展中小型精密机械与仪器仪表是上海市三大建设重点之一”。当时,国内的无线电、电信、仪器和精密机械行业都很弱小,上海居全国领先地位。
1957 年4 月17 日高教部批准交通大学(西安)增设电子计算机专业。1958 年10 月27 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建立16 个重点科学研究所,并规定其中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交通大学主办。
上海紧跟北京、哈尔滨、西安成为计算机发展重镇。1958 年11 月,高教部批准上海交大重建无线电系,下设计算机、自动控制、无线电(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专业的前身)三个专业。胡也担任交通大学新建无线电系总支书记,张钟俊教授任系主任,张吉锋任计算机专业负责人。所需师资没有储备,只能自行培养,从西安交大的发电、电机和上海交大的船电、电力机车等专业高年级抽调部分学生任预备教师,并把他们派往西安交大、清华、哈工大、中科院计算所、成电进修。同时,从电气类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中抽两个班的学生为计算机和自控专业的第一届学生,班级代号为10161 班(计算机专业)、10261 班(自动控制专业),每班30 人左右,于1959 年9 月去西安交大无线电系借读。1960 年2 月去西安借读的师生全部回到上海继续教学和科研工作,并筹建实验室和研究室。
交通大学计算机教研室起初参照莫斯科动力学院等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教学,专业课程有:电子线路、模拟电路、脉冲技术、解算装置、计算机原理和程序设计等。师资仅有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的张吉锋等六人,被派往中科院计算所训练班学习,后学校又抽调五位青年教师到教研室。第一批计算机专业师资,有张吉锋、潘杰、董大象、沈志广、蒋影斐、张胜利、王国春、陈天杭、王品常、李怀斌、徐良贤、王蔼、廖萃淇、段振昶、卢坤寅、余庆祥等。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电讯专业毕业生要在计算机的相关工作岗位上培养。1955 年,交通大学电讯系55 级冼锦荣、周勤谋、钱基广等18 人被分配到北京738 厂。他们很快在电话交换机和计算机生产中成为主力,自然得益于交大的基础和专业教育。这些毕业学生传回来的消息,加快了交大发展计算机教学的力度。
1959 年12 月,上海有线电厂、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通力合作研制成功103 型电子管计算机,改进后,运算速度从每秒30 次提升到每秒1500—10000 次。
1966 年夏,李治柱、何厚存、张钟俊、王治洋(右起)合影
交通大学张吉锋教授(右)与国防科大陈火旺教授在厦门
上海交通大学发展计算机有曲折的经历,不仅有空间位置的调整,最早的一批培育的计算机人员,都转移到北京和西安,自己重新开始是两年之后了。另一方面,在专业方向设置上,从计算机又返回到“解算装置”为主,大约十年时间,1972年才恢复计算机专业。
1960 年,无线电系(四系)下设430 教研组(计算机专业)。1961 年上海交通大学划归国防科委领导,计算装置专业改为解算装置专业,主要方向为机电式指挥仪,1963 年专业改称指挥仪设计与制造。1964 年建立501 实验室,承担了441-B 机的研究和仿制任务、潜艇鱼雷射击指挥仪研制等。
解算装置是控制火炮射击的重要装备
“解算装置”是火炮指挥仪的核心部分,“二战”后仍是武器研发重点,也是中国国防工业高等院校的一个重点专业。中国的高等院校创办计算机专业时,哈工大和上海交大先后有一个不同的走向。1956 年2 月,哈工大创办计算机专业时,吴忠明等力排众议,不去参照苏联鲍曼工学院以指挥仪为主的机电式计算机专业,主张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兼顾,以数字计算机为主,得到高铁副校长肯定,载入了校史。但是,5年之后,上海这边却将专业安排为主要方向是“机电式指挥仪”,这当然是为了适应部队和生产企业的需要,学校总是是要根据人才需求来培养的。不过,上海交大同时又做了一件和哈尔滨相关的事,就是按照国防科委的安排,统一仿制哈军工的441-B晶体管计算机,而这三台441-B却又与海军相关,是为4497部队研制的,上马441-B,也就突破了原定的“解算装置”的专业方向。
无论专业设置有任何需求和理由,由于哈军工的晶体管计算机441—B的出现,海军所用的指挥仪,从1964年就从机电式开始向数字化转移,这个专业方向的变化,只从单独的学科,单一学校是难于深度解析的,只有从国内外的大范围,从学科的发展趋向,从多个院校、研究所、工厂、使用单位同步分析,才能从产业发展的方向,看到人才培育的衔接走向。虽然,这一段历史,早已成为往事,但从产业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值得深思的。
交大计算机专业自1961 年至1970 年每年都有毕业生,共400 余名。1956 年自电力系入学的陈国良就属转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1961 年毕业,1973 年到中国科技大学任教,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964 年夏,部分人员参加华东所的X2 计算机研制。19
65 年2 月,派出张吉锋、蔡美琴、李玉兴、金树福、何厚存、王品常赴哈军工学习441-B 计算机,并复制三台提供4497 部队和七院七所,还完成多项军工计算机和数控项目。1965—1968 年的毕业生属指挥仪专业,大部分分配到军工企业,贡献卓越。其中有:项家桢(上海航天局总工程师、副局长,风云一号卫星总设计师)、陈仁甫(华东计算所总工程师)、廖萃淇(上海计算所所长)、张栋良(上海黄浦仪器厂厂长)、盛焕烨(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
1975 年,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系成立,辖电子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张吉锋;计算机软设备教研室,主任孙永强。1978 年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成立。
2009年11月,笔者和738厂第一台103计算机生产组长,上海交通大学1955年电讯专业毕业生钱基广先生(右)摄于交大。
《计算机六十年》 jsj_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