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的梁启超:谁都不应辜负所处的时代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少年中国说,而且特别喜欢对这样的文字死记硬背,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背了上一句下一句就自然跳跃出来,完全不需要如何去联想或者说找什么记忆的技巧。为了完成十九大征文的任务,我写了一篇现在觉得完全离谱的文字参加评选,但投稿上去了,也无法挽回了,好歹也履行了我作为支部书记的职责了。
文/如海
梁启超醒来的时候,眼前是一片金黄色的银杏树,银杏叶随风漫天摇曳,飘落在大地上。一幢大气雄壮的大楼矗立在眼前,有些许学生模样的青年忙碌地行走着。怎么全然没有了大清的腐朽的印记?这里是什么地方?
梁启超狠狠地捶了捶自己,使劲回想发生了什么。他茫然地拦住迎面而来的一个年轻人:“请问阁下,紫禁城怎么走?”年轻人约摸二十出头,被问得莫名其妙,笑着说:“你说的是北京的紫禁城?同学,你的新四会不错啊!”
“新四会?是四个帮派吗?”梁启超愕然。
“听说读写啊!我说同学,别老刷朋友圈复古了,好好准备期末考试吧,别荒废度日了,小心挂科!大学的时间过得很快的。”年轻人人很年轻,讲起道理来苦口婆心的样子。
“大学?对,我在清华大学讲过。望诸君以学问为目的,不当以学问为手段。盖大学为研究学问之地,学问为神圣之事业。”梁启超想起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那场伟大的演讲,听者芸芸,响彻寰宇。在最伟大的学府里,他哀民生之多艰,渴望唤起中国人的崛起。
“一百多年前?写少年中国说的梁启超?这里是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园,兄台在做成电梦?”年轻人庆幸最近参加学校素质类课程的学习,才有了更多的收获,知道有一个了不起的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作过关于大学的讲座。但眼前的这个陌生人,最多二十七八岁,到底是何方神圣。
“对啊!你知道我?我就是梁启超。方才写完《少年中国说》,然后累了、睡着了,醒来就到这里了。这是哪里,这么漂亮的校园!”梁启超喃喃自语。
“天!”年轻人惊讶地跳了起来,书中的书本一下掉到了地上。梁启超不明所以,拾起那本读本模样的东西,见里面写着这样的内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原来大清还有和自己一样关心青年成长的人。他正准备详细询问年轻人,却被书本上的日期震慑呆了。那里分明写着:2017年10月!自己不是在大清的1900年吗?那个腐朽的、不思进取、镇压戊戌变法的老人慈禧太后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自己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却无能为力。他立志要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国国民,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思想。于是他奋笔疾书写出中国说,累得筋疲力尽,壮志未酬,却突然没有了方向。
年轻人也仿佛明白了发生了什么,眼前的这个人竟然是100多年前的梁启超!他穿越时空,来到了2017年的电子科技大学。他仍然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轻声地背诵起《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兴奋不已,自己刚完成的大作,居然有人熟读成诵,好不得意。他情不自禁地抢过话头,读出声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清水畔,西湖边,两个跨越百年的年轻人的声音响亮地交织在一起:“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余音缭绕,三日不绝。
果然是梁启超!年轻人又是惊骇又是兴奋,不知道该如何给他解释当下的一切,他平复了下情绪,说:“梁先生,你刚才看到的读本是我们学习的十九大。嗯,你应该不会懂十九大是什么。这样说吧,你穿越到了未来的2017年,就是现在。有一个伟大的老人,和您一样关心着中华的青年人的成长,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脊梁。”
梁启超陷入了沉思。他明白了自己苦心孤诣写下的《少年中国说》曾激励了年轻人,但并未能改变腐朽和病入膏肓的大清王朝。那个自己曾忧心的王朝最终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了。眼下的年代,已是一个青年奋进、筑梦未来的美好时代。那些自己不曾实现的抱负,已经如愿以偿。
梁启超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眼前的年轻人是如此笃学,美丽的大学校园,银杏飘香、溪水潺潺,处处是年轻人们昂扬自信的面孔,怀揣着理想、憧憬着前程,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奔跑前行。中国之青年,朝气蓬勃,意兴阑珊,有如此灿烂的笑容和满满自信,何愁家国不兴?
“梁先生,你可是我们崇拜的网红啊!留下来,给我们做一场讲座吧!我保证科大的学子一定都来会聆听您的报告,场面比清华还要壮观!”年轻人热情地说。
梁启超欣慰地感叹连连,长袖立身,说:“无此必要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因为我一直忧心中国青年,能否担当救国强国之重任。想不到沧桑以后,在你们这个时代,我的忧愁已经是杞人忧天了。年华似水,如今的青年们,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备受国家的关怀和器重,踌躇满志,当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你们是幸福的!和你一样,我需要去承担自己的使命,在我的时代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年轻人手捧书本,无比遗憾地和梁启超握手道别。一阵风吹过,百年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史学家梁启超消失在校园里。
校园里,忙碌而充实的青年们依旧沉浸在学府的温暖之中。他们是幸运的,不曾处在梁启超忧心的腐朽清朝,而是活在一个盛世光明的伟大时代。青年强则中国强,他们仍然肩负重担,思考着如何不辱使命,不忘初心,如何摒弃浮华和物质之气,在大学里徜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成电梦。努力,成长,谁都不应该辜负这个时代。
题外话:以上是投稿十九大征文的文字,我要表达的是每个青年,都应该在最好的年华里努力拼搏,志存高远,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同时把这篇文字和感悟送给至亲的年轻人:德超和俊珂。我深信,每一个年轻人都不愿甘于平凡,或许迷惘过、失落过,或颓废过、懈怠过,在这个越来越物质和世俗的时代里变得浮躁,不愿吃苦、找寻捷径,在自我素养的积累和修炼上彷徨蹉跎,然后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追悔。是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至苦寒来;别抱怨和嗟叹时代,唯有自己焕然一新、矢志不渝地前行,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人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