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工具之时间日志
1、
时间日志是时间管理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的起源,要追溯到前苏联时期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
在《奇特的一生》这本书中,讲述了柳比歇夫的故事。 1916年的某一天,26岁的柳比歇夫开始写日志,日志里会对每天的工作做时间记录,直到1972年去世,柳比歇夫未曾间断,连续做了56年的时间记录。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非常详细,也很简短。他会在日志里记录一天的时间支出,比如写一篇论文需要多少时间,看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写一封信需要多少时间。
日复一日的时间统计,柳比歇夫不仅形成了一部个人编年史,对时间的掌控也在日积月累中变得无与伦比。 柳比歇夫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包括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
业余时间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写下许多科学回忆录。终其一生,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相当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并不能增加额外的时间,却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时间的质量,正是因为如此,柳比歇夫的时间比别人多了一倍。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讲到过几个管理原则,其中第一个便是运用时间统计法控制好自己的时间。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学会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彼得.德鲁克认为通过记录时间,可以找出非生产性的时间、浪费掉的时间,以及自由的时间,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花费的时间,最终统一安排好每天的时间。
同柳比歇夫一样,彼得.德鲁克的时间统计法,也都是提高了每一天时间的利用效率。无数个每一天的积累,便会量变引起质变,收获截然不同的人生。
2、
列夫·托尔斯泰只在早晨写作,并偏执地认为早晨才能使人保持一种清醒的批判精神,而在夜间会写出大量胡说八道的废话。
福楼拜恰恰相反,他通常白天休息,夜里通宵写作。同许多作家一样,他认为深夜让人更有灵感。
同样的一间事情,不同的人在兴奋时间点不完全一样,就像有人喜欢早晨跑步,有人喜欢夜晚跑步一样。
通过记录时间日志,我们也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精力变化。 比如大多数人在上午的工作效率较高,在中午一点左右的时候,精力最差,下午的时候精力又会得到恢复。据此,我们便可以将难度较大的工作放在精力旺盛的时候攻克。
曾在大学课堂上,一位老师说提到过哈佛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讲的是: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我见过的最好的这个理论佐证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猫”,一只特立独行的猫是作家赵星的笔名。
她本是一位公司职员,每天做着普通的工作,看上去跟千千万万的白领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时,赵星在下班后选择了写作。
一路坚持之下,她有了第二重身份——畅销书作家,她的人生从此也迥然不同。
对许多人而言,下班后的时间像是一种黑洞时间,刷刷手机,看看电影,聚个小餐……时间便在不知不觉中溜走。 下班后的时间,可以是黑洞时间,也可以是黄金时间。
如果选择在下班后的时间里拿出一部分,开始学习充电,或者坚持做一些事情,也许便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3、
时间日志的记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是纯粹的客观记录。做一件事情时,比如阅读一本书,做一个工作汇报PPT,或者刷手机看朋友圈和新闻,我们只需要记录下做这件事的时间。
要做时间日志,一开始就应该做到尽量详细,捕捉到那些无意识流逝的时间,为自己提供一个清晰真实的样本。
这种记录的方式,可以用传统的笔记本,也可以用手机软件,比如时间块,a time logger.
第二步是针对记录的分析总结。看一看一天的时间里,哪一些是有收获的,哪一些是浪费的,哪一些是自由的时间。
在回顾了一天的时间之后,可以做一个总的分析,比如柳比歇夫一天的实际工作时间是5小时左右,我们也可以看看一天下来实际工作时间是多久。
第三步是调整改进。在回顾分析之后,我们会对一天的时间利用有清楚的认识,对于高效的黄金时间要充分肯定并坚持,比如出色完成了某一重要任务,或者下班后的学习充电。
对于浪费掉的时间,比如一个不想参加也没有必要参加的晚宴,则应该以后尽量减少这类时间支出。 彼得.德鲁克提到过一种非生产性的时间,这类时间在每个人的工作中都会出现。
比如团队的内部会议,这是组织必须的,但过于频繁的会议并不能产生实际成果,甚至会流于形式。 对于自由时间,要学会节制和利用。
学习时间管理,并非是要将所有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毕竟每个人不都是总统,而即便是总统,也仍然需要娱乐和休息。
时间统计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详细的记录是为了让我们清楚自己的时间分布,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我们时间的利用质量,尽可能增加每一天的黄金时间,平衡好我们的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