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瓶梅》的无知是一种遗憾
作家刘心武说,人们可以一辈子不读《金瓶梅》,但对《金瓶梅》无知,是一种遗憾。
《金瓶梅》曾享“天下第一奇书”的盛誉。世界文学界对它的评价甚至比四大名著还高!毋庸讳言,人们出于好奇而偷偷开卷,一口气读下来,整本书难忘的只有心理上的震撼。
真正深刻的洞见往往藏在亦庄亦谐的怪诞里,真正深刻的人生道理或许就在市井小民上不了台面的故事里。
从源头上来说,第一部由文人自己创作出来的长篇,竟然是我们一直没敢正眼瞧过的《金瓶梅》。
大众都把《金瓶梅》当成“淫”书,实际上,百万字的篇幅里,真正描写情色的不到4000字,堪称“被埋没的文学巨著”。
跟《金瓶梅》比起来,三国和水浒是大量取材于历史的,西游则借鉴了许多民间故事,红楼更不用说了,整整比它晚了100年才出现,而且里面写的大观园、儿女情,甚至到家族关系、豪门百态这些细节,也大都是模仿着《金瓶梅》来的。
红楼梦剧照
鲁迅的答案跟他这个人一样,特别简略,就因为它是“世情书”里面最好的,“无以至上”。
而郑振铎会说的更详细一些:
“因为它是一部纯粹写实主义的小说。《红楼梦》的什么金呀、玉呀、和尚呀、道士呀,都没能脱尽一切旧套。只有《金瓶梅》是赤裸裸的绝对人性描写。”
他还会跟我们强调一下,《金瓶梅》在我们的小说界,“仅有这一部而已。”
人生不读《金瓶梅》,就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不读《金瓶梅》,你就不会了解到:
西门庆其实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他的发达之路在现在都有借鉴意义;
《金瓶梅》堪称宫斗剧鼻祖,《甄嬛传》、《延禧攻略》都有它的影子…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些佳句都来自这本书…
然而《金瓶梅》并不好读:
它有百万字的巨大体量,相当于两部《史记》;它的语言还非常市井化,是当时明朝人的口头语,什么“扯硬弓”“坏钞”“撑头获脑”之类的,现代人看了只会一脸懵。
估计很多人都是这么被吓跑的。
为此,我们的老伙伴-三联中读特地邀请到了一位从上世纪90年代就出版了《金瓶梅》全本校注的权威学者,卜键老师,来手把手地带领我们读好《金瓶梅》。
谁要研究《金瓶梅》,都得读他的书
1
一书双读,节约时间
我们前面说《红楼梦》大量借鉴《金瓶梅》,但为什么一个母亲却生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女儿,《金瓶梅》到底是怎么被借鉴的呢?
卜键老师会结合两部书一起讲解,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提醒一下,他同时也是国家红楼梦研究所的所长哦。
2
知人论世,扎根明朝背景
我们常说知人论世,“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卜键老师为研究好《金瓶梅》,曾花大量时间专门研究明朝历史、社会风俗。
西门大院里的一砖一瓦、众多人物的音容服饰、以及潘金莲用来结识西门庆的工具“叉竿”,我们都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来。
我们对古人生活细节的了解,绝不再是蜻蜓点水。
3
N个人物的全面解读
在大框架之下,卜键老师还会带着我们深入情节、人物,在这一块,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颠覆性的认知。
比如西门庆在我们印象里,就是一个为非作歹的恶人。
他花心,妻妾成群,在外头还拈花惹草;
他冷血,视人死如蝇落;
他坏透了,伙同潘金莲害死武大,制造冤狱,把我们的大英雄武松关得死死的,差点就出不来。
但是,《金瓶梅》里的人物要是真的这么脸谱化,最擅长写人性的鲁迅也不会夸它”无以至上“了。
因此,基于对《金瓶梅》复杂性的深刻认知,卜键老师会围绕几个主要的核心人物,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孟玉楼等等,详尽解读他们的人生脉络和藏在表情言语背后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