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独家分享教师阅读的“吉祥三宝”!原来好老师都是这样做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5月5日上午,在海淀区古朴幽静的敬德书院,由现代教育报社和海淀区教科院联手举办的“好老师爱阅读——教师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主题论坛”举行。民进中央副主席、教育家朱永新与北京各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共同分享阅读心经。现代教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廖厚才主持会议并发表致辞。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教育家)
阅读能够帮助人实现精神成长。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智慧都是通过书籍传承下来的。对个体的精神成长来说,从其他生命中获得智慧、获得滋养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阅读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长。
阅读对教育来说,也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选编,我们通过教育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通过最精确的方式,把它选编出来,通过教育来实施,所以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演进的重要路径。
关于教师阅读,我认为,教师阅读读什么,其实是教师阅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读什么”比“怎么读”在一定意义上更重要。因为最值得你读的东西,往往会让教师构建一个基本的教育思想架构,这对教师成长十分有帮助。
对此,我建议教师要重视三个方面,这是提升能力和素养的“三个法宝”。
一是专业阅读,我们要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二是专业发展,我们要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三是专业交往,我们要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阅读不是一般性阅读,它必须是专业化的,这些书是必须经过精心的选择,因为它代表着不同时期人类对于教育认识的高度。总而言之,对于教师的阅读问题,我们提出每个教师都有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阅读路径,都有一本最适合他当下阅读的书籍。
吴颖惠(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我认为阅读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是人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对教师而言,阅读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要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培养、改变学生。
阅读也能改变教师的职业状态。阅读需要意识、习惯和能力,也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和对知识或者信息的渴望。有了求知的动力和渴望,教师的职业也倦怠就会消失,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建议教师也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阅读:
一是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它能帮助教师养心养德。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教师人文素养和底蕴,改变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从而改变价值观和人格理想,最终会影响到教学和教育。
二是要开展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专业书籍能够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变教育行为和方式。
三是教师还需要开展个性化生活娱乐方面的阅读。教师需要生活性阅读,阅读能够让教师走出狭隘生活的圈子,进入无边的疆域,看到整个世界。
林卫民(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从个人经历来讲,我喜欢读书,书籍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让我不再感到孤独。读书不仅让我更好地了解人和世界,启发思考,还丰富了我对世界的感知。
在空闲时间里,陪伴我的最多的就是书。读书时间长了,我就开始思考,写读书笔记,我将这些笔记整理成了自己的教育随笔。我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让大脑变成信息的存储地,而是鼓励我们更多地思考,更好地转化知识。鼓励广大教师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书籍可以带给人们愉悦,也能启发人们智慧。
刘艳萍(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
阅读能够点燃教师,照亮教育。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前身是由两所薄弱学校合并。赴任初始,我就在想,如何去改变学校,关键撬动点到底在哪里;如何让老师对教育观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想到了读书。
书籍是帮助老师寻找支撑学生学习发生的策略和脚手架。我和老师们一起读书、分享感悟。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创新学校组织管理变革、课程体系构建中,我和老师们都是在书籍中得到了启发,获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提升。
朱郁(海淀区培星小学校长)
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有很多,但最持久、最扎实有效的一定是读书,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源头活水。
我认为,阅读能让老师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人。因此,我鼓励老师们开展广泛而个性化的阅读。多读历史方面的书籍,能够让老师变得包容大气、理性平和;多阅读科技、自然方面的书籍,能够让老师形成价值观和生态观。
同时,我也希望老师们在阅读中也要筛选一些不那么“顺”的书,这类书从另外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警醒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教育人。
石玲玲(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校长)
读书非常重要,一页书不仅能把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呈现在我们眼前,更能把我们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在西城区三所学校工作过,每一所学校都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一所学校都把阳光最充沛、位置最合适的地方作为图书馆和阅览室,留给师生读书。在西城外国语学校,师生爱阅读、爱交流,他们不仅能在阅读中为自己答疑解惑,更享受通过阅读带给自己的精神愉悦。作为校长,我很幸福能在师生阅读方面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李建文(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校长)
教师专业成长最好的路径是自主的阅读。我认为阅读对教师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学识层面,阅读可以增进老师的知识。其次在人格层面,阅读可以提升教师的境界。最后在思想层面,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促进教师的独立思考。
教师一定不能自言自语,沾染世俗的油腻与市侩气。教师没有大格局、大情怀就不可能在专业发展上走得很远,所以阅读对提升教师的境界,让教师成为理想主义的、不忘初心的人是很重要的关键。
刘美玲(北京望京实验学校校长)
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当下,阅读学习仍是教师永恒的主题。教师要满足职业要求,必须要读书。阅读能够构建教师的专业精神和文化底蕴。教师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阅读状态,来引领职业方向。
同时,阅读能够为教师积淀深厚的学科底蕴,促进专业发展。时代需要智慧型的教师,而智慧型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在阅读中生成教育智慧。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书读多了,知识积累丰富了,教师才有育人的底气。
刘晓鸥(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副校长)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阅读·悦读·越读”。在十八中,师生都有良好的阅读、共读氛围。学校每一位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开展分享、交流讨论。阅读是一种物我回响,也是自我发现和自我感悟的过程,阅读可以固化一些过去的知识,更新认知。很多老师在阅读中都会写下读书笔记,分享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我认为,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在创造知识,阅读最关键的作用是要学以致用。教师要把阅读和实践紧密结合,让读书中的收获为教学实践服务,这是一种超越的阅读。
随后,三位教师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自己和阅读的故事。
赵冬梅(北京市第166中学)
教师阅读应该是职业化阅读和嗜好阅读重叠的那部分,我的读书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看各种教学杂志和论文;第二阶段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发散式阅读;现在我的阅读进入了第三个阶段——集中阅读几个领域的书籍,经营自己的读书“高地”。阅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路,正是因为教师也要不断阅读,所以这份工作才有它独特的魅力。
陆丽萍(人大附中)
我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读书一定要不忘初心。我的初心就是成为一名好老师,好老师不仅爱阅读,更要会阅读。我会以专业书籍为主,休闲书籍为辅。我注重书籍的选择,读经典著作,不读嚼烂的没有味道的东西。有些书特别是专业书晦涩难懂,这时我会遵循心理的规律以及时间管理的方法,比如说番茄时钟法等,把难懂的书读出简单的味道。
王西娅(海淀区和平小学)
作为90后教师,我认为当今教师阅读可能更多是从个人阅读走向社群阅读。大家打开手机会发现,现在有很多阅读的社群可以参加,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想养成阅读习惯,那么阅读打卡这种社群会比较有效;如果想阅读教学方面专业性较高的书籍,那么选择有教育专家领读的社群会有更好的效果;还有一种是项目式的学习,也是比较好的阅读社群,会有更多的收获。
现代教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廖厚才认为,当今社会,广大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必须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而阅读就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由之路。教师不仅要泛读,也要精读、反复阅读甚至背诵,不仅要读当代名篇,也要读历史名篇,不仅要重视阅读,还要注重写作。“写作是促进阅读、深化和巩固阅读成果的重要手段。人的大脑如果一味地输入信息而不输出信息,达不到平衡,会影响阅读效果。”
作者:现代教育报记者 苏珊 白光源整理
图片: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