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护送朱棣梓宫回京,辅佐朱高炽、朱瞻基开创仁宣之治

金幼孜在建文年间考中进士,被朱棣选入内阁,备受朱棣器重,朱棣历次北征,金幼孜全都随行。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突然病逝于榆木川,金幼孜与杨荣等人一起商议,决定定秘不发丧,杨荣疾驰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信,金幼孜护送朱棣梓宫返回。

金幼孜才能出众,是辅佐朱高炽、朱瞻基开创仁宣之治的五位治世能臣之一。

一、建文年间考中进士,成为户科给事中

金幼孜,本名金善,字幼孜,是江西新淦县人,出生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考中进士,被封为户科给事中,从七品。

明初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若干人,户科共有八名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明史·职官志》)

也就是说,给事中是言官,有权劝诫皇帝、弹劾六部百官。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进入京师,谢缙、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先后迎附。

二、被朱棣选入内阁,兼任太子辅官

朱棣即位后,改封金幼孜为翰林检讨,从七品,与解缙等七人同时入直文渊阁。

不久,七位阁臣全部升职,金幼孜被提升为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朱棣下诏册封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

朱棣让翰林院官员为太子讲解儒家经典,这些官员事先整理出讲义,经过内阁大臣检查,上呈朱棣御览,然后向太子讲解。解缙讲《四书》,杨士奇讲《易经》,金胡广讲《诗经》,幼孜讲《春秋》,金幼孜奉命写成《春秋要旨》三卷。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金幼孜被提升为右春坊右谕德,仍旧兼职侍讲。

右春坊是詹事府内部机构之一,詹事府是辅导太子的机构,詹事府的最高长官是詹事,正三品,当时由兵部尚书金忠和吏部尚书蹇义兼任。

朱棣特地告诉吏部,入直内阁的官员胡广、金幼孜等七人任满后,不必调任其他职位。

三、跟随朱棣北征,文采出众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金幼孜跟着朱棣巡幸北京。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朱棣北征,金幼孜、胡广、杨荣跟随出征,“驾驻清水源,有泉涌出。幼孜献铭,荣献诗,皆劳以上尊”(《明史·金幼孜列传》)。

朱棣十分看重金幼孜的文才,每当经过山川要害之地,都让金幼孜记录下来。

金幼孜骑在马上起草诏令,文采飞扬,很快完成。

在行军途中,发生了一些小插曲,金幼孜、胡广、杨荣没跟上朱棣的车驾,在山谷中迷路。夜里,金幼孜不慎坠马,杨荣为金幼孜整理好马鞍,走了一段路后,金幼孜再次坠马,杨荣于是与金幼孜交换坐骑,第二天才到达朱棣的营地。

朱棣发现金幼孜等人走失,十分担心他们的安危,接连派人四处寻找。

看见他们平安到达营帐,朱棣十分高兴。

从此,朱棣每次出征,都让金幼孜跟随,金幼孜先后撰写了《北征前录》、《北征后录》。

永乐十二年,朱棣令胡广、金幼孜、杨荣等人编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两年后提升金幼孜为翰林学士。

永乐十八年,金幼孜与杨荣一起被提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四、最后一次跟随朱棣出征,护送朱棣梓宫回京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北征阿鲁台部,金幼孜跟随出征。

这次出师并不顺利,“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明史·杨荣传》)

粮草供应紧张,无法及时运到,将士挨饿受冻,不少士卒死亡。明军进至答兰纳木儿河,朱棣下令到处搜寻,周围三百余里不见阿鲁台部的踪迹。

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行军,还是班师回朝?朱棣询问群臣的意见,没人敢回答,只有金幼孜认为不宜深入,朱棣没有听取,“帝以问群臣,莫敢对,惟幼孜言不宜深入,不听。”(《明史·金幼孜传》)

到达开平后,朱棣对杨荣、金幼孜说:“朕梦见一位神仙反复对朕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是什么征兆?”

杨荣、金幼孜趁机劝说:“陛下出征,是为了除暴安民。然而这里环境险恶,恐有玉石俱毁的风险,希望陛下考虑班师。”

朱棣认为二人说得有道理,于是下令起草诏书,招抚各部。

回师至榆木川时,一代英主朱棣突然病逝,终年六十五岁。金幼孜与杨荣等人一起商议,决定定秘不发丧,杨荣疾驰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信,金幼孜护送梓宫返回。

五、辅佐朱高炽、朱瞻基开创文宣治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提升金幼孜为户部右侍郎,正三品,仍旧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不久,朱高炽又加封金幼孜为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

这年十月,朱高炽令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一起在承天门外录囚,朱高炽下诏给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规定录重囚必须有三位大学士参加。

录囚是指由皇帝或者官员讯问审察囚犯并决定是否可以宽恕。

朱高炽在西角门查阅朝廷大臣草拟的诏令,对三位学士说,“三位爱卿与蹇义、夏原吉两位尚书,都是先帝信任的旧臣,朕正需要你们的辅佐,以前有的君主不喜欢大臣的直言进谏,即使是亲信大臣,也畏惧君主威严而一味顺从,为自保三缄其口,贤臣的进言不被采纳,而后也闭口不言,朕与各位爱卿应当引以为戒”。

朱高炽取出五人的诰词,在后面加了句话:“勿谓崇高而难入,勿以有所从违而或怠”(《明史·金幼孜传》),鼓励他们直言进谏。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金幼孜被提升为礼部尚书(为虚衔),仍兼职大学士,朱高炽让他领取三份俸禄。

不久,金幼孜请求回家探视母亲,第二年,他的母亲去世,金幼孜回乡处理丧事。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下诏让金幼孜回京复职,编修两朝实录,让金幼孜担任总裁官。

正德三年,朱瞻基让金幼孜持节去宁夏,册封庆府郡王妃,途中经过之处,金幼孜询问士卒、百姓的生活状况,详细记录下来,回京后上奏。朱瞻基采纳了金幼孜的所有建议。

后来,金幼孜跟着朱瞻基巡边,经过鸡鸣山,朱瞻基说:“唐太宗恃其英武征辽,尝过此山。”(《明史·金幼孜传》)

金幼孜回答:唐太宗很快后悔发动这次战役,因此建立悯忠阁。”

朱瞻基接着说:“此山崩于元顺帝时,为元亡征。”(《明史·金幼孜传》)

金幼孜回答:“顺帝亡国之主,虽山不崩,国亦必亡。”(《明史·金幼孜传》)

宣德六年十二月,金幼孜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被追赠少保。

金幼孜性格沉静,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他平易近人,待人宽厚,有容人之量,与同僚相处融洽。虽然备受恩宠,金幼孜始终谦恭自处,还把自己的住所称为“退庵”,以表心志。

金幼孜病重时,家人让他向皇上请求身后的恩典,金幼孜坚决拒绝,他说:“此君子所耻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