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皆有缘——写在陈嘉瑞老师《终南漫志》出版之际

      

  值此陈嘉瑞老师新书《终南漫志》出版之际,马铃薯深表祝贺,并依诺讨要之前说好的买一赠一。嘉瑞老师却退回了我的微信红包,称要送给我。

  

  这就不好了。有文为证:

  

  还是在认识陈老师不久,追踪老师的博客时,看到他更新了一篇博文《买书过冬》,提到我。我说等陈老师新书出来,不要赠,要买。文人呕心沥血之作,必须支持!这便引发了陈老师一篇洋洋洒洒之作,夸赞我一番。我也因此欢欣鼓舞并一直在期待中。

  

  陈老师却也有理,他历数我们相识以来桩桩件件事宜,声称我们是合作伙伴,我理当获赠!

  哦,如此说来倒也释然。同时有种脑洞大开之感,何不将这几次堪称成功的合作经历列举出来,一来备忘,二来或可为身边的文友们,提供一些趣谈,说不定还有参考价值?

  

  结识陈嘉瑞老师是在一次未央作协年终颁奖典礼上。陈老师作为嘉宾为获奖者颁发奖状证书,我作为会务人员接待来宾并将打开的证书递到嘉宾手上。因此与陈老师多次接触,我的奖也是陈老师颁给我的。会后同乘一辆车,比肩而坐,互留了微信,并在此后相谈甚欢,感觉如遇故人。

  

  待我认识了陈老师,兄弟王炜(即目前正红火的《西北作家》的主编)也仰慕陈老师的为人及文章,要我介绍给他认识。何乐而不为?陈老师应我之邀,又约了大名鼎鼎的朱文杰老师,于是有了后来的亲密接触,彼此之间,有了许多的互通款曲,此处不一一列举,有心的朋友可前往《西北作家》公众平台,可看到处处雪泥鸿爪之痕。

  

  我呢,自此亦仿佛打翻了多米诺骨牌,稀里哗啦一连串事件迭起:

  

  比如陈老师写了篇《韦曲桃花》,我甫一看到,登时眼目灼灼,这不是现实版的《人面桃花》吗?我家恰在长安,从韦曲到杜曲,崔护与桃花女的故事就发生我家门前,一条桃花溪,一座桃花源,到处流荡着这个美艳而伤感的故事。

  

  我连读几遍,不禁从陈老师的文字中看到了画面,咂摸出了味道,于是不揣冒昧,连夜急就一篇《韦曲桃花的情色隐喻》,挂在了自己的博客并微信链接出来。当时心怀忐忑,怕陈老师看到怪罪,毕竟老作家含蓄,人家可只字未提《人面桃花》,却被我赤裸裸地读了“情色”出来!若遇上个严肃较真的老学究卫道夫之类,不骂我个狗血淋头才怪!

  

  陈老师再次让我刮目相看!他非但没有怪罪于我,还说好!对我的解读十分惊奇,说我的文字写出了他文字背后的水下冰山,说两篇文章简直就是姊妹篇!还说我简直就是范文讲解的语文老师!我大喜,干脆蹬鼻子上脸,将两篇文章一同交给了未央作协里的另一位公众号编辑李军伟,精心选配了煽情的音乐与图片,将此篇与陈老师的原文,一并刊发在了《夹缝中的文学》公众号上,一经推出,反响纷纭。后来又为《艺文志》总编韩老师看中,将在新一期的纸媒上刊出。不啻乐事一桩?

  

  第二次合作是在陕西文化网举办的陈忠实先生周年纪念会上。

  

  我与陕西文化网总编秦岩先生结交已久,秦主编筹办陈忠实周年纪念会之初,跟我说想要一篇有分量的祭文,我第一时间想到以赋见长的陈嘉瑞老师,自然推荐了他。陈老师欣然答应,没有拖延,很快就将一篇情真意切的纪念先生祭文交给了我。我读之感动,秦主编也非常认同,按原计划要在西蒋村陈忠实故居前,由雷涛先生诵读,我还联系了何丹萌老师书写,计划交给陈忠实故居收藏。最后原计划因故改变,仪式改为在陕西省艺术馆内举办,诵读人雷涛先生也因耽搁在路上,由我和陈老师合颂了这篇名作《陈忠实先生周年祭文》。

左:王亚凤  右:陈嘉瑞

原文刊于《西北作家》公众平台

  当日省艺术馆内人头济济,媒体云集,迅速、大规模地报道了这场纪念活动,我和陈老师的合颂也感染了在场很多人,我因此与和谷老师、雷涛老师合影留念并获得现场赠书,至今影像留存仍令我怀念。

  

  追看陈老师博客已成习惯,他视角广泛,思路活跃,任何人事皆可信手拈来自成一派。一日忽见新篇《心里穿旗袍的女子》,觉得很新颖。这名字有趣,怎么个在心里穿旗袍法呢?一口气看完,心生羡慕,羡慕陈老师笔下穿旗袍的优雅女子。《西北作家》也看上了这篇文章,“摘”了去发在公众号上,随后该文被《陕西工人报》刊载。六月的古城西安文艺圈,一时间因了这个旗袍“热”了起来。读者反响出奇的大,赞赏者有之,拍砖者亦有之,甚至有读者情绪过激,说涉嫌歧视农村妇女。

  

  我吓了一跳,跟王炜一样担心陈老师会受不了吧?不料陈老师很淡定,他说作品有争鸣是好事,大可百家争鸣。我心里一动,随笔一篇《被“撕扯”的旗袍》(题目为主编王炜改编),由王炜精心编排一番次日于《西北作家》推出,点击率也是居高不下。

  

  还没完。硝烟已散,我已逐渐忘却这篇文字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懒园》即将出特刊了,经朋友引荐,又选中了这篇《被“撕扯”的旗袍》,并配上我的大幅照片,不日将与“陈嘉瑞”“西北作家”这些关键字眼一同出现在读者面前……

  

  与冯郁章夫妇的结缘亦因陈嘉瑞老师而起。

  

中:冯郁章夫妇

 

  自恃与陈老师相熟了,某次我办事需要投人所好送字画为礼,便瞄上了陈老师博客里的冯郁章先生书法,腆脸求陈老师引荐。陈老师实在,不推不搪,不日即安排我登门拜访冯府。说是拜访,我却两手空空,只说请先生师母外出就餐。要不咋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冯先生夫妇不愧是陈老师的多年好友,不但不吃请,反请我晚餐,润笔分文未收,赠我大幅书法之外另额外惠赠扇面与书!

  

  感慨之余我随笔一篇发了博客,师母喜欢予以转发,博客点击量刷刷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的三百多人。

  

  这还没完,端午节到来之前,冯家师母邀请我与陈老师共赴三原,饕餮了一顿“七碟子八碗”。这家食府是冯老师亲戚所开,开业时陈老师为其作了《七碟子八碗赋》,冯先生书写装镜悬挂于堂,提色增香。如今食府生意火爆,我算是跟着沾了一回光。吃了拿了,食府还带领我们一众人等游览了三原著名的周家大院、李靖故居等。回来自是难以将息,念念不忘,写了篇《为了那七碟子八碗》发于公众号,点击量近千,又有《陕西文化网》《长安人网》转发,收获粉丝不计。这算不算双赢呢?

  

  将这些事件一一串联起来,突然觉出幸运。生活中存在大量偶然事件,一些原本无意中遇到的人或事,却难以预料地与我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外和惊喜。我觉得,真好!

陈嘉瑞《终南漫志》

(陈嘉瑞,文化学者,陕西省赋学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西安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西北作家》往期链接

征稿 || 《西北作家》纸刊征稿

书讯:陈嘉瑞小品散文集《终南漫志》近日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

注:本刊对稿件有可能做修改,不同意修改者请注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