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的“综合”决定着整合教学|中国教师报
确立学科自信的重要一点不是“分科主义”,而是“跨界学习”。
课程整合能倒逼学校教研方式变革,积极推进学校各部门、各学科间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马不停蹄地探索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跨学科、跨界的整合教学。
本文2021年8月18日发表于《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专栏。以下是全文——
综观当下教育,不少学校的教学改革重教材、轻课程,重单科、轻整合,重形式、轻内涵,把“整合的儿童”进行“学科剥离”,这一现象并不利于教师整合教学意识和课程统整能力的提升。
儿童“综合”决定着“整合教学”。只有教学整合了,才能促进儿童综合地、和谐地发展。所谓整合教学,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指向,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核心素养、促进人格健全为目标,将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融合,动态组合,教师学生根据目的需要、实际情况、客观规律进行主动创新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思想和操作方式。但是,在整合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片面的把课程看成是分离的一门门学科的倾向,充分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活动规律,努力创设丰富多元的教育环境,让儿童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
当今,儿童所经历的学习和生活迥然不同,这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儿童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确立学科自信的重要一点不是“分科主义”,而是“跨界学习”。跨界学习是未来学习的重要趋势。当技术正在以一种无法预测的方式改变,工作变得富有交叉性时,人类就需要能学习掌握新技能。
数学是研究数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辨析等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儿童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依赖于他的兴趣与活动,而不是兴趣与活动依赖于思维。”可是,每当我们问起学生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时,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考试要考”“考不好数学以后就不能考到好的大学”,这样的回答往往让我们哭笑不得。
6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掌握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理解较为抽象的内容。数学学习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要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探究欲,然后在这个基础之后,加上有条理地思考,举一反三找到其中的规律,回顾反思总结学习的策略,这样学生就会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热情投入更深入的学习。比如,数学老师在教“对称”这一概念时,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就将美术老师请来共同备课,联合施教,因为“对称”也是美术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这样,多学科整合给学生带来的是“左顾右盼”的系统知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进行“整合教学”,我和我的团队在实践中研发出“四学”,即读学、玩学、探学、写学,并立体建构了“四学课程”。通过阅读数学童书、把玩数学游戏、探究数学问题、写作总结提升等四种“深度学习”方式,让学生“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进而实现从“教学生一课”到“教学生一生”的转变,努力培养他们“一生受用的、融入血脉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维建模、数学实践探究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等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整合教学不仅仅需要各种因素相互融合、动态组合,更需要“课程整合”。所谓“课程整合”,既指学科内多因子结合的“课程整合”,也指以某一学科为核心向其他学科延伸或发展形成的“课程整合”。美国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也十分强调:课程知识的多样性、非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过程性。他说:“课程本身不是学的内容,只是学习得以发生的条件和更多汇聚的平台。”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课程整合思想下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三种不同整合方式,即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和超学科整合。所谓“学科内整合”,即在在学科中进行;所谓“跨学科整合”,以数学为例,就是以数学为核心,通过多种资源的整合,适当引入科学、美术等学科的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体验、合作研讨、归纳总结等;所谓“超学科整合”,就是打破学科壁垒,以一个探究主题或项目为核心,调动多方人力、物力、智力参与其中,学习不已,探究不已,这时学到的是综合性的知识技能和活动经验。
在“课程整合”思想的指引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地生根。在这里,“自主学习”是个体维度,“合作学习”是团体维度,“探究学习”本体维度。我更强调“探究”的本体意义,儿童的“探究”,不仅仅是学习方式,更是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命方式,每个儿童都可以像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那样去产生好奇、发现问题,让他们像研究者地去学习、活动、思考或交流。
课程整合能倒逼学校教研方式变革,积极推进学校各部门、各学科间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马不停蹄地探索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跨学科、跨界的整合教学。通过主题或项目,可以使学校中不同学科教师以此为核心“拥抱”在一起。
课程整合课向深处挖掘,向宽处拓展。跨学科听课、跨学科研究、综合教研、联合施教、混龄学习、学习空间、学习走廊、实验庭院……一切未来学校、未来教室、未来学习的方式、策略、范式都可以在学校内部外部渐次展开、磨合生成、完善发展。而当教师从教材搬运工转变为课程创生者的时候,也才能真正实现由职业到专业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