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眼中的碑林 ||丁晨:风烟勿幕门
丁晨,笔名奕言,生于1947年,河北省任县人。“老三届”知青、高级编辑、大学文化程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陕西交通报》副总编辑、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公路》杂志终身记者、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作协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2年开始在《工人文艺》发表短篇小说《梨》至今,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史话、报告文学和新闻作品百余万字。出版个人散文集《秋叶》《迟到的欣慰》《幽敻含光门》《寻找》4部,主编和参与编著的文学作品集、好新闻作品集锦和交通史志等30余部已出版发行。
风烟勿幕门
丁晨
在雄伟壮阔的西安古城墙现有的十八座城门中,以人名命名的城门有四座,即中山门、玉祥门、中正门和勿幕门。中山门和玉祥门人们对它的含义和来由早已耳熟能详了,中正门,新中国建国后已改为解放门,而对勿幕门的含义和来由却知之寥寥。中山门、玉祥门和勿幕门这三座城门的命名,寄托着西安人民对三位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重大贡献,并与西安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的革命家的怀念和敬意。其中俗称小南门的勿幕门,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特别命名的。
井勿幕,1888年生,原名井泉,字文渊,后通用井勿幕,笔名侠魔,陕西省蒲城县(今属铜川市印台区)人。是中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1905年受孙中山委派,17岁的井勿幕,从日本留学回陕担任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发展同盟会员,开展陕西地区的反清革命工作。1906年夏,再度赴日,在东京联络陕西籍同盟会员,组建陕西同盟会分会。1908年春,井勿幕二次回陕后,积极开展对哥老会、新军和刀客的工作,壮大革命力量。同年,通过重阳节、1910年大雁塔盟誓等活动,联合同盟会、哥老会和新军三方面力量,为西安和陕西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做好了大量的组织和力量准备。
在井勿幕等革命党人长期宣传革命思想鼓动和秘密组织下,1911年10月22日,西安在全国较早响应武昌起义,发动反清起义,并一举取得胜利。井勿幕功成名退,拒绝陕西大都督之位,而受任为“北路安抚招讨使”,在渭北一带组织武装力量民军,开赴东、西两路战场,抗击清军的反扑,保卫陕西起义胜利成果。在此期间,同盟会陕西分会改为“国民党秦支部 ”,井勿幕被推选为支部长。1913年勿幕参加“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1915年赴云南参加护国战争。被孙中山誉为辛亥革命的“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曾任南京临时国民政府稽查局副局长,陕西靖国军总指挥,是陕西辛亥革命的先驱和杰出领导人之一。1918年11月中旬,井勿幕一行前往凤翔慰劳率部援陕的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军长叶荃,当井勿幕返回三原途经兴平时,忽然接到靖国军郭坚来信,约井勿幕于11月21日赴兴平南仁堡参加军事会议。井勿幕明知赴会有险,但他认为“只要对革命有好处,我是不怕牺牲的”,并如期赴约。结果他一到就被陈树藩勾结的靖国军内部败类郭坚部属李栋材杀害,时年不到31岁。
井勿幕被害后,泾阳驻军团长田玉洁,向陈树藩几经交涉,背回勿幕的尸体,临时草葬于蒲城。时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含泪握笔,将井勿幕生前事迹,上报广州大元帅府。呈文说:
“名家龙虎,关中凤鸾,奔走南北者10余年,经营蜀、秦者可百余战。慨虎口之久居,已乌头之早白。淮阴入汉,旋登上将之坛;士会渡河,胥慰吾人之望。武侯之指挥未定,君叔之志俱歼。于11月21日被刺于兴平之南仁堡,莫归先轸之元,空洒平陵之泪”。
经常委会决议,将井勿幕生平事迹,宣付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立传,并由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又由著名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撰《井勿幕墓志铭》。1930年12月,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刚一个月的杨虎城专为井勿幕烈士撰文《井先生纪念碑铭》,高度评价了井勿幕先生:
“先总理呼为后起之英,黄克强招为指臂之助”,“西北革命之先觉”,“以同盟始,以靖国终,始终忠于民党者,先生一人而已!”,“壮游东京入同盟会”,“毅然回陕筹设同盟分会”,“奔走传宣,不遗余力”。“武昌起义,号召渭北健儿六七万,恢复陕西,招讨北路,援河东、战土桥,解咸、醴之危,应省垣之急。”“讨袁之役,激义滇蜀,师兴问罪。”“靖国军起,会滇师既下西、凤,复克扶、武,先生指挥靖国将领,意气之盛,西北不足平也!”
1918年,广东大元帅府追赐井勿幕陆军中将衔,1945年,国民政府再次追赐井勿幕为陆军上将。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19日,陕西省党部经中央批准,为井勿幕卜地于西安南郊少陵塬,并召开了公葬大会,蒋介石为其墓题写了“追赐陆军上将井勿幕先生之墓”的石牌坊。
为了永久纪念这位陕西籍辛亥革命元勋,1945年11月经于右任先生提议,陕西省政府决定,自1946年起将1939年在四府街南端城墙开辟、为抗战期间防空而修凿的俗称小南门,命名为“井上将门”,并同时将小南门至西大街的一段路,包括今天的南、北四府街和琉璃庙街改为“井上将街”。后因“井上将”这一称呼有议员提出异议,认为不很准确,1947年西安市政府具体实施,又将“井上将门”和“井上将街”,分别更名为“勿幕门”和“勿幕街”。今仍叫小南门的勿幕门为砖券门洞,有一孔门洞,总宽度6.5米,勿幕门外端门洞宽度所测为4.6米,位居含光门东、朱雀门西,城内北连四府街,城外南通红缨路。
今勿幕门址内昔为唐鸿胪客馆所在地,鸿胪客馆为唐用以接待各少数民族和国外来宾使者的馆舍,馆舍规模极大,每年耗费大量银两和粮食,专充客馆招待费用。勿幕门址外附近分别有“家有赐书三千卷”的唐大臣、大文学家柳宗元和唐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居宅遗址。
新中国建国后,受错误思潮影响,新政权对旧政权的一些做法,采取了简单的否定态度,于是,“勿幕街”又被改回旧名,而“勿幕门”早已淹没在历史风烟,也被改称为“小南门”。静静安卧在今西安市长安区上塔村凤栖塬清凉山寺旁的井勿幕先生之墓,在“文革”中被毁,其遗骨也被“红卫兵小将们”抛洒了,棺板则被当地农民拉走卖了。直到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井勿幕墓地才得以重修。但据说,里边只有一块遗骨了,还是一位不知姓名的老者,在井勿幕墓地被挖掘后,从散乱的遗骨中偷偷捡了一块珍藏起的。
年轻的井勿幕先烈不仅是出生入死的革命家,还是个奇才,写一手好诗文。不是共产党人的井勿幕,他所写的《二十世纪之新思潮》文章,不仅提出了要以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来推翻封建专制王朝的思想,还预见到未来要实现社会公平、追求人民平等。他说,“非采用社会主义,决不能达此目的”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以成“晚照斜阳,行将就没而黑云蔽空”,“冲天之大浪来者,即此社会主义新思潮也”。在当时还没有诞生共产党的中国,井勿幕的思想,不能不让当下和现时的研究者为之震撼和惊叹。
从所保留下来的不多的井勿幕诗篇,依然也能感到诗中表达出的冲天的雄心壮志,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殷殷报国之情。他的遗诗《秋感·步少陵<秋兴>》:
叶落鸿归露满林,河山四战气严森。
白旗冉冉摩天汉,玄鸟飞飞恋岁阴。
因果能收瓜李种,恩仇不解虎狼心。
征夫设问寒衣就,断肠西风野戌砧。
足可见先烈文学造诣的深厚,流畅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博大的胸怀,报国的宏志及做人的骨气和豪气。百年后我们读到这样诗文,依然令人振聋发聩,心潮激荡!
2011年10月10日恰逢辛亥革命百年祭日,秋风飒飒,秋雨潇潇。笔者几经辗转专程寻觅到井勿幕先生之墓前静默,又漫步在勿幕门前徘徊。抚摸着厚重的门洞,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生活的阳光,笔者呼吁和渴盼尽快恢复对勿幕门的命名,将“勿幕门”三个大字,能早日醒目地镌刻在今日人们仍叫小南门的城门洞上,让后人世代铭记一个叫“井勿幕”的不到31岁的年轻人,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的热血报国史剧。
2019年7月30改写
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