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健康险2020,保观沙龙精彩回顾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导语
随着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不断提升,保险业也从粗狂的发展形式转向精细化的发展形式,作为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险种,健康险也正处于狂烈的发展热潮中。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十月,健康险保费达到了6141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数据。前人保健康总裁宋福兴更是预测,2020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可突破1万亿人民币(约1500亿美元),将持续保持30%左右的速度增长,形成与财产险、寿险三足鼎立之势。
就在今年的11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了新版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这是监管层时隔13年之后第一次更新了健康险监管细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新规,也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保观于12月6日在上海举办了一场以“健康险餐厅” 为主题的线下沙龙活动,与行业内人士共同聚焦新规对未来行业的影响。
保观CEO张翀主持了本次沙龙主题讨论,栈略数据保险产品经理陈玉成、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龙格、i云保创始合伙人邸辛、曲速资本资深分析师栗文琦参与了此次讨论。
以下内容即根据与会嘉宾现场发言内容整理。
Part.1
领导们的新规解读笔记
活动伊始,保观CEO张翀为大家归纳了五位来自保险公司高层领导对健康险的解读。这五位高层分别是平安健康董事长杨铮先生、人保健康总裁华山先生、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先生、太保安联健康董事长孙培坚先生,以及泰康人寿副总裁黄新平先生。
张翀讲到,从保险产品的角度看,新规的颁布无疑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用平安健康董事长杨铮先生的解读来举例,“重疾险是目前健康险市场的主力,保费占比超65%,健康险产品结构有改进空间;长期医疗险费率可调整,有利于长期医疗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能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
从保险公司经营角度来看,张翀直言,新规其实为保险机构探索健康企业指明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路径,用国寿副总裁詹忠先生的话来总结,就是一个“9字方针”:控风险、降价格和提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新规还涉及到两个比较新的角度,一个是科技赋能,另一个则是健康管理。张翀认为,大数据风控和健康管理都是健康险行业的重要赛道,“大数据风控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技术,我把它抽象成科技赋能,我认为健康管理、科技赋能都是能够推动产品创新,从而推动健康险行业的发酵。”
Part.2
新规下,大数据在健康险风控下的应用
作为本次活动的邀请嘉宾,栈略数据保险产品经理陈玉成以“新规下,大数据在健康险风控下的应用”为题,与大家展开了充分交流。
陈玉成说到,从栈略数据的角度来看,新规的颁布对保险科技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五个:
第一,“除家族遗传病史之外,保险公司不得基于被保险人其他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进行区别定价”,新规对基因检测的应用场景做了一个明确的限制,像定价、核保等业务,在未来可能需要谨慎一些;
第二,新规明确了长期医疗保险产品的费率调整触发条件;
第三,新规“鼓励保险公司对健康保险进行创新”,在针对新药品、新医疗器械,还有新的治疗方法等项目上,保险科技公司可以去做更多的一些尝试;
第四,新规“鼓励保险公司采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理赔仍然是行业的一大痛点所在,如果把大数据融入理赔,可以极大简化理赔流程,缩短理赔时效,甚至用户的服务体验也能得到提高;
第五,“健康管理和保险产品的融合创新”,本次新规是拿了一整个章节对健康管理进行了描述和要求,相信在日后,健康管理会是健康险公司的一个重头业务。
在具体谈到大数据如何应用于健康险风控时,陈玉成说,“在未来,如果行业数据能够实现真正共享,以大数据为业务基础来源,将整个保险流程里面的风控因子都切入到场景去,这对产品开发、赔付以及营运,都能起到降低成本,合理控制费用的作用。”
Part.3
新医改背景下,
健康险新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从最近的热点新闻“医保代表灵魂砍价”谈及中国新医改,来自众托帮的联合创始人龙格先生以幽默的话语,同在场的朋友们探讨了“新医改背景下,健康险新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个话题。
龙格先生在活动中不仅为大家分享了诸多新鲜观点,还讲述了不少自身经历的精彩故事,将现场气氛屡次推向高潮。
在谈到当前健康险现状时,龙格先生指出了人身保险产品目前面临的的四个主要问题:
“一是60岁以上老年人、既往症患者等特定人群及长期护理等特定领域产品缺乏。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老年人的保险产品供给问题,下一步银保监会要把大力发展医养保险作为重要任务,推出创新产品,争取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产品数量多,但整体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产品开发缺乏针对性,与市场需求脱节,特定人群、特定领域保险产品供给不足,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创新产品不多;条款严谨性不够,照搬照抄问题突出;集中度高,大部分公司主要产品均集中在几款主销产品上。
三是产品定价不科学。保险责任设计不合理,定价过于随意、缺乏依据。
四是产品开发销售乱象丛生。利益演示虚高,销售误导问题突出;变相延长等待期、约定过多除外责任;通过产品频繁迭代升级来炒新、炒停;“开门红”、“业务竞赛”等运动式销售方式普遍存在,依靠产品炒作、高额激励来推动产品销售。”
说到新规发布,龙格先生也指出,在新规下,商业健康险迎来机遇的七大方向:产品开发,核保理赔,风险管理,产业协同,市场教育,健康管理和客户体验。
Part.4
健康险,畅想2020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保观以“健康险,畅想2020”为主题,邀请了以上发言嘉宾,另外还特别邀请了i云保创始合伙人邸辛先生和专注于互联网保险创投的VC曲速资本资深分析师栗文琦老师,一起参与了此次圆桌讨论环节。
*从左至右依次为栗文琦、陈玉成、龙格、邸辛、张翀
国内的健康险增长空间到底会有多大?
邸辛:
这个问题其实蛮大的。对于健康险这几年的增长,我个人认为,它实际上是既有增量又有存量,本质是来源于社保的溢出效应。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保对于整个社会健康需求的满足,缺口是越来越大。从增量的角度来讲,这其实是人口的一个结构影响,社会一方面在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承受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人均的实际健康支出和潜在健康支出的人群都在扩大。所以这一块是我认为这几年健康险大幅度增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百万医疗险的崛起,百万医疗险对于普通老百姓的保险购买的意识培养和教育,其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龙格:
在未来的发展中,健康险会有飞速的发展速度,其中重大疾病的发展会更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金额,健康险增速的数据实际上没有办法预测,但是它肯定是中国保险行业中所有险种类别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其他险种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倍。
陈玉成:
从数据来看,2014年到2018年,近四年的复合增长率基本上在30%左右。随着国民意识的增强,不管是渠道也好,保险公司也好,甚至说一些媒体机构等等,通过对用户进行的保险教育,大家对保险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健康险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栗文琦:
从体量来说,我觉得健康险的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悬念,只是说我们将在什么时间点到了这个数据。我个人来看,未来三年之内应该能到万亿规模。再放长远点看,我们怎么去把握存量?从这个问题出发,资本同保险从业人员相比,看问题的角度会有些不一样。
首先从产品上来说的话,设计仍需精简。以相互宝为例,相互宝用户量增长的很快,除去支付宝自身流量的关系,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它的形态很简单,用户容易理解和接受,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未来产品设计的一个趋势。
其次,收入相对较好的保险客户人群需求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入较低的用户没有保险需求。下沉市场极具有成长空间。最后是要如何去设计场景,去做获客,把用户的需求真的激发出来。用户的需求不是一时的,你要用耐心去等待。
2030年的时候,健康险是否会成为中国国内保费规模第一大的险种?
邸辛:
从我们i云保今年的保费成长情况来看的话,医疗和健康领域的增长确实很快,但是从下半年来看,我们增长最快的是年金险,这个是事实。寿险是一直保持一个较低的比例,这也是个事实。
现在国家整个大的趋势是保险姓保,所以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过去的30年是不太一样。我们要发展一个市场,一定要去看你的入口成本,而不是简单去看数据,觉得说这个东西赔得多了,所以它是很好的保险。其实不是。你要看的是它是否能够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保障,这是最根本的。
陈玉成:
从产品结构上来看的话,不论是终身寿险也好还是年金险也好,它可能起到作用是品质养老,如果说要有财富传承这类的作用,保费会更高,几十万甚至更高都会出现。但是从“健康中国”的角度来看的话,主要解决的是大部分民众的健康问题。未来的一个理想状态是,用户能够从购买健康险的同时享受到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务,然后再去解决财富、品质、养老等等其他的问题。健康为首。
就新规而言,它已经从12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了,新规对销售方面,对保险公司的“开门红”会有哪些短期的影响?
邸辛:
“开门红”大家都知道是将目标保费为导向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直接的,的确是这样。做i云保的一个初衷其实是来源于与客户的沟通过程,我们发现老百姓想要的产品是保费让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而不是加许多捆绑条件。这一点与健康险新规的最大结合点就在于想把一个入口型的产品和百姓实在的需求挂在一起。第二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接触这个产品,我们找到体检这样的入口,接入善诊这类的平台,并且加入了特需,这个产品逐渐从简单的入口增加了一些附加责任,老百姓选择面也随之变大。
所以健康险的新规的管理办法当中有一个亮点我个人是非常看重的,就是健康服务在保费当中的占比去提升,从12%直接提到了20%,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更多和老百姓相关的服务可以直接报在产品里面,对于我们现在现存的这些存量客户,去提高它的保障体制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向特定人群推荐能够买的保险,比如有三高的就给他推荐防癌险。一个入口型的产品,它就像一棵树一样,能够延展着用户的需求,慢慢的把整个市场带动起来,甚至能带动整个健康服务管理。
所以我希望未来我们和更多的数据公司谈的是如何能够做精准的定价,然后由我们这边做精准营销,把更多的普及面把更多的保险带给更多的人。
End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