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让乡村学校走上突围之路
故事:让乡村学校走上突围之路
四年前,我来到这所只有12个教学班346名学生的学校——瑞安市桐浦镇中心小学。大家看这几幅图,这就是当时我来的样子。听说我到桐浦小学当校长时,我接到好几个老同事的电话和信息,其中一位年长的老同事,非常关心地对我说:“你傻的,去这样的破学校?”一位已经外调其他单位的同事发来信息:“周校长,按照你的人格魅力去当校长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
我知道按照我们当地的惯例,像我这样一个有着四十几个班级的学校副校长,是不会到这所学校来任职的。我也知道,这些朋友都是非常关心我的,他们的好意我都用心感受了。但是,我更知道我就是要来改变这所学校的。
还记得第一天的见面会,我把初任校长时的激情和理想,融入到“我来了”的主题分享,并以“向着明亮那方”这首诗作为结束语。然后,期待着美好的发生。
但是,现实很快就把理想摧毁得满地都是。四年的校长,我尝尽各种辛酸苦累,身边熟悉我的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即便如此,我也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有一种累叫心太累。我的母亲心疼我,几次劝我不要当这个校长,但是我转头一想,这不是我本来的初心,我是要来改变它,怎么可以被它打败了呢?
于是,这种勇气再次升腾,让自己重新去面对挑战。
部分教师不理解、不支持,社会不认可,经费不足,所有乡村学校的困境,我们这都有。怎么办?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要你愿意,就能改变。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办学过程中的三个故事。
(一)校长的“多功能室”
这是我的校长办公室,普普通通、简简单单,有人说我的办公室不协调。因为我没有买过新的,这些柜子和椅子是拼凑的。但是我很喜欢这个办公室,在这里我可以读书,可以练写我们的校训——像小草一样生长,期待我可以自己题写。
我还可以练习吉他,我们学校每周四是音乐日,这一天我和孩子们在校园里练习弹奏各种乐器。让音乐声来迎接同学们的到来,迎接新的一天开始。有一天晚上,我还突发奇想,学校不是缺钱吗?我与爱人开玩笑说,哪天我把吉他学好了,可以拿一把吉他站在广场上,为学校筹钱卖唱。想要成为网红校长,这招可定灵!
这个办公室至少从表面上看,让我这个校长还是有点文化的。单只要你打开柜子,就会有另一种发现:马桶盖、水龙头、榔头、电钻等各种五金店的设备一应俱全。
一次,一位市区来的支教林芳老师,看到我在修理厕所的门时,一脸惊讶地与办公室同事说道,同事们说:“你呀,是刚来还不了解,这就是我们的校长!”我们的学生倒是一点都不陌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看见我在修理,非常有礼貌地喊我一声:保安叔叔好!
在我们老师看来,我这个80后校长什么都会。其实,不是我什么都会,而是乡村小学校需要这样的校长。那我就当这样的校长!四年来,就在这间办公室,我以油漆工、木工、设计师等多种角色,慢慢地对学校进行改造,提出“百草皆为药,人人可成才”的办学理念,“像小草一样生长”的校训,设计了百草园的课程体系,营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十大景观,成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乡村学校。
这就是第一个故事,福建的一位朋友看完故事,给我提炼十二字的管理启示:凝聚人心、共启愿景、以身作则。
(二)校长的300封信
写信,是我们学校的一张大名片,用书信进行学校管理,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创新举措。
起初,我并没有想到写信,只是听了老师的一些随堂课,凭兴趣写了几篇文章,发给被听课老师或者全体老师,发现老师们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交流。而且,有些话当面不好说,在信里就不一样了。年轻人老师有很多地方都懂得怎么做,是需要人提醒的。一位年轻老师总是喜欢把鞋子的后脚跟踩平,当成拖鞋在校园走来走去,我觉得这个习惯不大好。于是就给他写一封信,结果很快就得到他的回信,而且立即改变了这个习惯。
这么一来,我就决定每周给全体教师一封公开信。刚开始,我会根据一周的观察,发现老师们的黑板字不端正,就写一篇《端正地写好每一个字》;学校门口遇到学生打招呼,老师没有回应,我又写一封《学会打招呼》。
这期间,我也给中层干部、给家长、给学生、给具体的某一位老师写信。如发现班子成员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我就会写一封《给班子成员的一封公开信》。遇到个别老师独有的问题,当面对她讲容易伤她的面子,我就手写了一封信给她,结果她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而且还得到了给我的手写回信。
写信是会传染的,我们有一半的班主任,采用了每周给学生家长一封信,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写信是需要传承的,我们的中层干部以科室角度,给老师们写信,又是一个创新。这是我们的总务主任朱国栋写的一封信,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新学期开始,我们又将书信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让学生参与其中。
就这样,我以书信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着学校。近四年的时间,我不断地给老师、学生和家长写信,一共书写了近三百封书信。
2018年2月份,温州电视台、浙江教育报、温州日报、晚报、商报和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写信的事情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让我成为了江湖中传言的一个会写信的校长。
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教科研主任张作仁教授的说法,写信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一种独有的文化。
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事,福建这位朋友又给我提炼了十二字管理启示:说我们写信这件事,具有激励人心、挑战现状、使众人行的作用,不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三)校长读故事时间
从当校长至今,我每周都会给学生读故事。起先,使用FM荔枝电台进行录制,每周三和周五的下午一点整,通过学校广播进行全校播放。现在,变为直接在每一个教室轮流朗读和录制,又把录制的故事节目,通过微信群发到全校家长群,让孩子们睡前听故事。到目前为止,我总共录制了630个故事。
这么多年来,“校长读故事时间”没有中断过,有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听着周校长读故事睡觉了。不仅我们学校的孩子在听,周边幼儿园的几个小朋友也在听,一个中班的孩子跑来对我说:“周校长,你猜,晚上我听谁的故事睡觉的?”
故事是会生出故事来的,我们学校不仅我在读故事,我们的老师也会给孩子们读故事。
我开玩笑地与老师说:“30年后,桐浦这片土地上的爸爸妈妈们,都将是听着周校长读故事和老师们读故事长大的。到那时,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给自己的孩子读故事,或许他们当了老师或者校长,也像我们一样会给孩子们读故事呢!”
一个周末,孩子们在学校里上少年宫课程,我在校园广场花坛里补种花草。四(1)班的几个同学跑来,站在我身边看我种花,与我聊天。一位男孩对着其他同学说:“我觉得我们的校长和有些校长不一样。”
“对,我们校长就是不一样。”几个女生异口同声回答。
我说:“哪里不一样呢?”
男孩说:“您会自己亲自种花,还会给我们读故事。”
“你们喜欢这样的校长吗?以后当你们长大了,有可能成为校长,你们想成为我这样的校长呢?还是其他类型的校长?”
“校长,我们肯定想成为像您一样的校长!”
这是我的第三个故事,福建这位朋友提炼不出来了。我就自己给自己提炼一个学校很重要的一个管理:就是走近学生,成为他们的重要他人。
如今四年过去了,我们学校的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级领导、苏州教育同行、知名学者、专家等来到我们学校,都对我们的办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听到这样的评价,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底气了。
这是在我们学校承办的担当者行动发起的第五届面向未来教育家的校长研习营。来自16个省市近60名校长,对我们学校的办学也都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其中一位校长在对话中,这样对我说:“初一看,你们学校比我们内陆学校都要差,但是你们学校就像一本书,需要我们打开看,只有打开了才能够读懂它。”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办学更是得到了家长当地居民的高度肯定,本地生源逐渐在增多,一位家长说:“现在学校好了,为我们省下不少钱呢!”这是校长研习营时,拍下的感人照片。我们的家长从早上4点开始,到晚上11点,在温州火车站,温州南站,机场等地迎接来自全国各地来的校长。来访的校长没有一个不被这一举动而感动的。他们说这是来温州还没到学校上的第一课——如何开展家校工作。
老师们,两年前,教育局领导让我到城里工作,我没有去。今年我选择了定向教坛中坚,就是想留在这里。我还把女儿从市实验小学转到了这所乡村小学。这是我的儿子,再过几年,我也期待他能够在这里读书,我继续在这里当校长。
老师们,乡村教育需要我们,我们的努力,就是乡村教育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