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才是的《五王醉归图》原始版本!
2020年10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古代书画拍卖中,《五王醉归图》最终以3.065亿港币(折合约2.7亿元人民币)成交!
五王,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公元712-756年在位)、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礼,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唐玄宗少时与四位兄弟感情十分和睦,经常相从宴饮,斗鸡击球,或出外打猎,或到别墅游赏。后来他以非长子身份即位,为防范兄弟干政,依群臣的建议,将四位兄弟任命为地方官,分散每年入朝的时间,终至引来岐王谋叛的意图。
通过昨天对北京藏家荣振辉荣老收藏的古代书画原作进行上手研究,绢本手卷《五王醉归图》虽然无名款,但艺术水准较高,属于专业人士水平,画、印、材质、题跋皆老,绢本材质目鉴达到宋代。
从实物目鉴基本就可确定比保利拍卖的天价任仁发款的《五王醉归图》时间来得更早。任仁发(1254—1327年),客观的说保利拍卖的元代著名画家任仁发绘《五王醉归图》为纸本设色,绘画画得更细腻,两件作品时间相差百来年。
通过北京天鉴量子文物鉴定仪检测分析得出数据:
绢公元1020年,
画公元1026年。
荣老收藏的《五王醉归图》,所用的绢制于公元1020年,天禧四年,公元1026年北宋天圣四年绘制,这件《五王醉归图》为佚名作品,这件作品由于没有落款由谁所绘暂时不可确定。绢本设色 手卷, 画芯长:248厘米 宽36厘米。引首篆书应为明清时间重新装裱时所写,没有落款书写者不详,画卷后面有明代大学者陈继儒题跋,有崇祯壬申年二月辋川馆主的题记,从后面的题跋中可以看出明代时的传承和收藏记录。画面中有数十枚宋代以来的收藏印章,其中有元、明、清三朝的帝王收藏印,尤其以乾隆皇帝多处钤印,传承清晰。
根据我的分析元代画家任仁发绘本应是以宋本画卷为蓝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临摹加入了自己的艺术。荣老所藏为佚名宋代作品,是谁画的不可确定,但是可以确定是宋代专业画家的作品。
今天傍晚,又有藏友和我说:《五王醉归图》还有一幅是北宋李公麟大画家之手,现原作在一位领导那收藏,已经过科检时间是北宋的,与作者生平吻合。希望有一天能够上手这件李公鳞版本的《五王醉归图》画卷实物,目前没有上手暂不评论。
我认为从李公麟传世下来的馆藏作品(有一些馆藏李公麟作品也被某些民间收藏家,质疑为清代的珂罗版印刷品),他画这一类作品的风格,有可能。
华哥认为:以上五王醉归的讨论太有意义了。量子检测可把荣老绢本的结果与保利纸本的认可做个对比,加上黄兄给出的意见,如果深入研讨论证下去将对量子检测和藏家眼学结合结果造成双赢局面。“朝内81号研习社”的重要成果,意义重大,如何才能得到官方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古代的书画一张作品,会有很多版本流传于民间,一张画一个作者重复画几张也很正常。一幅名画,历代都有仿造,都很正常,有了书画市场的时候就开始有造假,是市场的需求。同时自古以来中国书画的传承与学习就是靠临摹学习和再创作,一直到今天,全国各个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专业学习传统还是靠临摹,临摹宋画中国画专业必修的课程,我本人也临摹过一些宋画!自古以来,一直到今天一些画家临摹学习的作品被加款用于商业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这是古今艺术市场的需求。
甚至,有民间学者认为,此画最初版本不是宋代,唐画依在!
那么到底谁是最早的原创作者?!……
古代书画鉴定是一个比较复杂,而且需要综合鉴定鉴赏的专业知识和历史知识。东西老和真是两回事,真和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一个艺术家,他既创造了精品同时也制造了垃圾。一个艺术家,他有高峰期也有初学期和衰落期。
古代的艺术和今天的市场是一样的,既有庙堂的艺术,又有市井艺术,有俗也有雅,技法有高也有低,有专业也有业余。
正因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客观复杂性,再好的科学仪器只能给出科学数据,并不能代表作者作品真伪的鉴定结论。不能因为时间到代,就说他是一件作者的真迹。应该是科学归科学,学术归学术。不能因为学术问题和市场因素而否定科学。市场需要培植、学术问题可以作为课题进行公开的辩论……
今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里面的石涛作品有很多是张大千所访,就算是张大千仿制的今天的市场价格不比不涛真迹来得低。今天拍卖市场上,一些宋元时期的佚名精致小品也已经创造了天价。馆藏的著名唐宋摹本王羲之的《兰亭序》也不会因为是唐宋时期的临模品而影响它的存在价值。
也不能因为是清宫旧藏,有石渠宝笈著录就说明它是真迹是精品,毕竟在那个时代信息封闭,乾隆打眼的事故并不新鲜!
艺术品除了名,最终还是落实到艺术本源!
~~霞峰山人黄伟刚 2019.1.31
荣老收藏的公元1026年绘制的 宋代佚名《五王醉归图》,绢本设色 手卷 画芯长:248厘米 宽36厘米。
那天我看作品的时候忘了拍照,后来请荣老补图,荣老说:萍果4 比华为9像素低很多。后面用的是萍果。手机没电了,另,岁数大,手抖了,报歉。画面局部泛白光,拍照时加了一灯光所至。
回头有机会我拍照,再把文章的图更换下来,同时也拍一些显微图片作为参考。
书画鉴定我主张:
还是科学归科学,科学以数据说话,科学性应该给予确认。
学术归学术,学术可以探讨,哪怕公开的学术论辩和研讨!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名人的重要作品,需要一个论证过程,这个应当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中国古代书画它传承和学习方式独特方式,以及自古至今的市场及传承复杂性,是目前所有鉴定项目里面专业性最强的。因为它是涉及到具体的某一个人。中国古人只要你拿起毛笔开始学画画学书法的时候,就是从临摹开始的。从刚开始的一笔一画,到后来的通篇临习,一个书法家他的艺术成长过程,就是向古人学习和吸收再创作的过程。那么,古代书画艺术的市场,就更为复杂。
我这个观点,相信真正做古代书画研究和鉴赏鉴定的人应该会比较认同的。
~霞峰山人
从画面可以看出,这个绢是手工编制疏密不均,在当时应当达不到上等丝绢。
以下室内白光日光灯拍照:
这件宋画,因为他没有落作者的名字,没有明确的作者名称不能说为假。后面有名人的题跋,如果几件题跋是一样的,那么只有一个是真其他即为仿,那就是什么时候仿的?我想不可能几件作品都找同一个人题跋,这种可能性很小。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几件都是伪跋。
任仁发(1254—1327年),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浙江松江人官至都水庸田副使,研究水利,学擅专门。以浙东道宣慰副使入仕,工书法,学李邕。长绘画,工人物、花鸟,尤善画马。功力足与赵孟頫相敌。故宫绘画馆藏有画马数幅,俱极精。走师古道路,王逢称其“少监临古不无似”。其《张果见明皇图》,全图不加配景,以人物间的互相呼应和姿态神情来表现故事内容,情节安排极具戏剧性,线描匀细承周昉一脉,皆唐人格法,与南宋院体极力铺陈景物、傅色浓丽迥然不同。另有《二骏图》、《出圉图》、《五马图》等,皆以唐宋为体,有韩幹、李公麟遗意。线条由紧劲古质转为简洁秀婉,设色淡雅,承自唐宋元,而更具清疏隽秀之意蕴。
元代任仁发《五王醉归图》,乾隆石渠宝笈著录,曾被此画乃当年溥仪在东北小白楼散失,后被庐芹斋带到境外,目前是大陆所知唯一的孤品,也是博物馆级作品。2009年秋在香港佳士得4658万港币,2017保利秋拍经过近五十分钟叫价,以2亿6千400万落槌,加佣金成交价3.036亿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元 任仁发 五王醉归图 设色纸本 35.5x212.5厘米 北京保利拍品
文章发完以后,收到朋友发来李公麟版本信息(可惜没图),补充在文章后面,如下:
《五王醉归图》
五王醉归图,是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作品。绢本设色,尺寸纵35.5厘米X212.5厘米。五王、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公元712一756年在位)、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礼、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唐玄宗少时与四位兄弟感情胜笃,经常相从宴饮、斗鸡击球、或结伴外出打猎郊游。后来他以非长子身份即位,为防范兄弟干政,依群臣们的建议,将四位兄弟任命为地方官,分散每年入朝的时间,防止宫廷政变。
《五王醉归图》卷诞生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大官员和文物鉴赏家(并由明代陈继儒题跋)先后经王麟郭、王永吉、项元汴、梁清标、耿昭忠等人递藏。清代被收入宫中、乾隆、嘉庆、宣统皇帝均在画上盖了收藏印、并登记在皇宫书画著录《石渠宝笈》中。
2016年12月4日,元代任仁发临北宋李公麟《五王醉归图》卷,纸本设色,尺寸35.5厘米X212.5厘米亮相拍场,最终以3.036亿元人民币成交。
以下是民间藏家手中另外一个版本的《五王醉归图》,文嘉(款)引首为《太白醉归图》。
款识:庆元三年五月善夫武元直画。
武元直(公元12世纪)〔金〕号广莫道人,字善夫,《图绘宝鉴》作字善天,北平(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金章宗完颜璟明昌(1190—1196)时中进士,善画山水,曾画过《雪霁早行图》《巢云霁雪图》《风雨归舟图》《渔樵闲话图》《桃园图》《桃溪图》《秋江罢钓图》等,惜皆散佚。
看来《五王醉归》是画家们喜欢表现的一个题材作品。
华哥评论:唐代版本应是原作,宋代版本算中继,元代版本算应用,五王醉归图可谓强调兄弟情谊,皇位交接舆论宣传的范本多次被搬上历史舞台。如能通过量子测定把这几幅藏品排出时间顺序,加以研讨论证,即是多赢局面。
2019-02-03
黄伟刚(号:霞峰山人),文物保护者、收藏家、画家、国际注册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