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2020年“春运”从2020年1月10日(腊月十六)开始,到2020年2月18日(正月二十五)结束,共40天,节前15天,节后25天。
从今天开始一场旅客发送量达30亿人次的全国性人口短暂迁徙盛况就要开始啦~所谓的2020年春节就序幕就缓缓地拉开了,我参与其中,观察其中,也看看大家对春节是个什么看法有怎样的情绪状态——
—01—
“春节就得回家团员,还得赶在除夕夜之前。”
抱有这样观念的人占绝大多数,是“春运”当中不可撼动地主流力量。也因为这个观念,春节“回家”就成了大家最关注的大事。越是关注的事,越能影响人的情绪和状态。于是在距离除夕两周的时间里,有没有抢到票?会不会早放假?正在影响着大家的情绪和状态——
买到票也放假早的,欢欢喜喜,收拾着心情和行李,过不了几天就将汇入春运的人流,回家过年去;
买到票但放假晚的,晚就晚呗,还不忘安慰自己:再多工作几天也是赚钱,起码有票,能回得了家;
没买到票放假早的,一天比一天心里急,死死地盯着电脑眼巴巴的盼望着有票能买到,也少不了盘算着换种方式,但也是头大;
没买到票放假还晚的,就比较惨点了,最后几天工作保证不在状态——想着咋回家呢,没票这可要咋整呢。
此时大家的情绪和状态,就随着能否回家团员而波动。这个时候有钱没钱已不重要,回家总有年夜饭;有没有对象也不重要,没有了回家给相亲。小夫妻带孩子回去的,让孩子亲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外务工的回家看看老人小孩,一年也就逮着这么个空儿。
春节,回家过年,别问“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民族的传统,理所当然地就得这样。
绝大部分的我们也不会再去问:这样的传统到底为什么?照着做就是,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是这样,所以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02—
“过年除了抢票回家团员吃年夜饭,还能有其他样子么?”
当然有其他样子了,就是不凑“春运”热闹的过春节,甚至仅仅是过个节——假期。
最直接的是家人都在一起的家庭,大家都没有出去,在同一个地方——老家也成,别人口中的“大城市“也罢——生活和工作,吃年夜饭时凑一凑赶过来就是。不用体验“春运”的热闹,也遵从了团员吃年夜饭的传统。
作为“外地人”不想凑“春运”回家的热闹,要使得一家人团圆,可以让家人“逆春运”来自己身边。让孩子出来玩玩、让父母看看自己工作的城市,或者举家去其他城市旅游放松也行。只要亲人在一起就是家,就是团圆,一起吃团圆饭就是年夜饭。
如果觉得春节回家麻烦,让家人长途跋涉也劳累,那么自己呆着也是过春节,只不过这个“春节”就是一个小长假。如果想出去了,去别的城市旅游可以,欣赏这所城市的“冷清”也可以;不想出去了,在住所窝几天补补觉看看电影煲煲剧,想看书学习了也成,一个小长假也可以度过。
以上,除去第一类就在自己家可以团员的,第二类、第三类对于春节的理解与“必须抢票回家”的大部分人的理解不一样。第二类人认准的春节是家人团圆,至于在家乡还是他乡不重要,家人在一起就是目的;第三类人则可以认为春节和其他各类节日一样,其本质就是带薪假期,怎么开心怎么度过即可。
认知决定行为。因为不同人群对春节的观念和认知不同,所以对过“春节”的方式选择就有所不同。
—03—
“过春节了,又是赚钱的好时节了,要给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
春节对于商人而言是赚钱好时节,赚钱谁不开心?既然大家都遵照传统习俗回家过年,那么这样大的人流量就是一种必然,有人的地方就有买卖,我顺理成章遵照和利用这个“必然”,提供产品和服务赚钱就是了。
大家回家出行要乘交通工具、旅程中要吃喝得花销、走亲访友的礼品不能少、红包支付要做文章、媒体宣传商品做引导、来年卖货埋伏笔……放眼望去都是赚钱提供服务的好机会。那么大家安心回家过年就好,大家的需要我们随时随地做好满足。啥?你不需要?!没事,即使你不需要我们也会想想办法让你觉得需要。
春节回家的我给你服务,不回家的我也会提供服务。去外地旅游的,给你提供路线导游;到当地的,给你推荐畅游套票;不出去旅游的,也不用担心,吃的有外卖——春节里即便没有平时快,但总比没有好;煲剧、看电影有春节会员,提供观影特权。一个春节满满地都是陪伴。
什么样的认知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既然能预测到这样行为的必然性,那么提供服务以满足这些行为需求,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04—
“春运,一次对社会组织及服务能力的考验。”
春节对公职人员而言,是社会组织及服务能力的考验。原本传统习俗是习俗,通过法律确定成了“法定假日”,即赋予了法律效益——顺民心,则有助于社会稳定。在法律保护下的春节回家,公职部门组织和维持好秩序就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40天面对30亿人次的客流运输量,对于负责的公职部门无疑也是一个挑战,即便年年如此,积累有经验,但每一年都不能放松警惕,路线调度、安保、饮食、卫生…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涉及到的群体都是数以万计的,危害和损失之大都是不言而喻。要确保万无一失。
对于公职部门,对春节的看法不是自己回家团圆吃年夜饭,而是忠于职守组织和维护旅客送达秩序,让更多的民众回家团圆吃年夜饭。
如此,自己便没有了所谓的抢不抢票、回不回家带来的情绪,坚守岗位便是他们对春节的认知。
—05—
人是观念的奴隶。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不同认知和观念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举动。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存在组成着多元化的世界。
认为春节必须回家团圆吃年夜饭的,情感第一,抢票回家便成了必然;
认为春节就是一家人团聚的,那么安排家人聚在一起是目的,具体在哪儿不重要;
认为春节就是个假期,假期就是时间自由,用来放松的,那么随意点就没错;
认为春节就是赚钱的好机会,那么提早准备囤积年货提供服务,赚钱即可;
认为春节是民众需求对公共职能的考验,那么坚守岗位护送民众回乡就是。
一件事,我们是如何认为的,我们的行为便会对应的怎么反应。同样的,我们的情绪和状态也会时时伴随,顺着自己时心情好状态棒,逆着自己时情绪低落也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