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连拒马云十次,何况你?不要问为啥,都是套路啊……

又到了收获美国大学offer雨的季节了,但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申请大学之路,收到几封拒信可以说是常事,有人不在意,有人则难免灰心,还有人化悲愤为创造力,干脆写一封信“拒绝校方的拒信”...这一封外表看上去薄薄的拒绝信,里面的内容却是各有千秋、大有看头。

通常情况下,拒信的格式有点“洋八股”的感觉,基本是三到四段话,内容包括:“经过反复慎重讨论……我们很抱歉不能录取你……今年我们有太多很棒的申请人……感谢你的申请……祝你好运。”但拒绝的事实无论用什么甜美的语言来修饰,读起来都是苦涩的。

从拒信风格来看,一般都走如下三种路线:残酷现实、人性关怀和哭笑不得。对于走第一种路线的大学来说,反正是痛苦的事实,还不如来个痛快,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人性关怀的学院风格是虽然拒绝学生,但也要拒绝得有格调,要让被拒绝的人觉得哪怕被拒绝也是心怀感激的;最后一条路线比较特别,这些学校发出的拒信常常给人一种“人生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的感觉.. ...

下面就是三种风格最鲜明的代表们

贝茨学院

位于美国缅因州的贝茨学院虽然少有被国内大众所知,但这所规模不大的文理学院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和自由严谨的学风曾荣登美国“最有价值学院”第一名。同时这所学院也因极低录取率闻名。拒信上的一句:

“我们有责任录取那些有能力在贝茨学院表现不俗的学生”

真是冷酷又无情。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即是,没有被录取的学生显然不够格在贝茨学院学习。

每一次贝茨学院的拒信在网上被晒,都会引发大规模哀嚎。加州一个17岁的学生在收到拒信时,绝望地发表评论说:“这封信给人的感觉就是,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是自己太笨太糟糕。”

该学院负责新生录取工作的Wylie Mitchell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显得毫不留情,他解释道,学院只是拒绝了某人的申请又不是在劝退某个人,况且在他看来并无安慰申请者的必要。

Wylie Mitchell

波士顿大学的拒信比起冷酷,不如说更令人沮丧。因为这封信中会提到很多大学都有的“家族优先政策”,即是家族曾经有人上过某大学或者在某大学工作的申请人会被特殊考虑。但一看到信上的一句:

“虽然我们特殊考虑过你的申请,但是很抱歉还是不能录取你”

申请人(特别是家里还有人上过波士顿大学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我太糟糕了,人家已经特殊照顾我了,可我还是被拒了”

波士顿大学

对此波士顿大学方面称,他们已经尽可能地关注到多数申请人的家族背景但“这份工作是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的”。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残酷派代表是斯坦福。这所美国顶级大学的拒信走的是“笑里藏刀”路线。 乍一看,整封信的内容充满着人情味, 处处透露着“你太好了我校配不上你”的气息,极尽安慰之能事。却在信的结尾冷不丁来一句:

“你没被录取。不要打电话来询问或申诉。所有的决定都是最终决定,不可能更改。”

不仅如此,斯坦福也不鼓励学生考虑竞争更激烈的转学路线,让申请者大有一副和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今生无缘的决绝感。

斯坦福大学

一个非常想进入斯坦佛大学的女生接到拒信后,痛哭了好几个小时,她的母亲说,斯坦福的拒信很容易被理解成:

“我们不想再听到你的任何消息了,你不行,别浪费精力了。”

对于这样的反应,斯坦福大学也显得略无奈。新生录取负责人Richard Shaw说,很多人以为斯坦福和其他位于加州的大学一样接受拒信申诉,但就算是写得清清楚楚不接受申诉, 每年校方也会接到200封申诉信。这让斯坦福也不胜其烦。

“我们当然非常关心大家的情绪,但是没选上就是没选上,没有其他更容易的办法来让大家接受了。”Richard Shaw这样解释道。 

 “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你所喜欢的学校,在那里你会学习得很快乐,而该所学校会因为你的加盟而受益无穷。”

杜克大学充满人文关怀拒信的背后也是个女儿上学被拒的父亲,负责招生的Christoph Guttentag说:“我理解学生们的心情。四年前,我女儿被好几所幼儿园拒绝,我都感到很痛苦,更何况是经过各种努力的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呢。所以我想我会尽力做到多一些人情味。”

杜克大学

不过,就算是言辞恳切,语言婉转,在去年杜克大学却还是因拒信上了回头条。文章开头的“写封信反拒大学拒信”就是发生它身上。北卡罗纳州的17岁高中生Siobhan O'Dell 因不甘从杜克大学收到拒信,则决定予以反击,也模仿校方口吻回复给杜克大学一封“拒信”,称“不接受拒绝”。

她在信上说"亲爱的杜克大学招生组,谢谢你们在2015年3月26日寄给我的这封拒信。经过慎重考虑,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我实在不能接受你们拒绝录取我秋季入学的事实。今年,我何其幸运,收到了全美最负盛名学校的拒信。然而我实在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在这封信的末尾,Siobhan O'Dell表示,她决议成为杜克大学2015年秋季新生的一员,无论校方愿不愿意。

尽管Siobhan O'Dell 自己的本意仅仅是为了博好友一笑,但这封信在社交网站Tumblr上很快就被迅速传播。一时间引得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不过杜克大学好像显得无动于衷,对于Siobhan O'Dell的拒信,杜克再次寄给她了一封新的拒信,表示尽管明白她失望的心情,但录取是不可能的。

好狠心有木有... ...

同样是国际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比起斯坦福来就和蔼可亲多了。尽管今年哈佛的录取率只有5.3%,但这所学校在拒信里强调的话却令学生们感到十分受用,信中写道: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上什么大学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在未来的四年里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因为大学名称最终反映在简历上也仅仅是一行字而已。”

18岁的Evelyn Anne Crunden说:“我被哈佛拒收了,却没有感到苦涩。信中谦和甚至带着抱歉的口吻,让我觉得敢于向哈佛提出申请,本身就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哈佛大学

 “因为我们的电脑故障……所以你还是没被录取。”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竟然向落选学生发了两次拒绝信。第一次是正常的拒绝信,可是该校在向被录取的新生发祝贺信时,一共发出了47,000份,其中错误地包括了29,000个未被录取的学生。结果校方只好再次更正。

还好这封更正信息来得够及时,两小时后,校方在更正中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并声明此次错误绝非有意,最后还“继续祝愿”所有的落选学生“获得成功”。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

显然,这对那些落选者来说无疑是空欢喜一场,“我还以为他们之前的拒绝信是电脑故障呢。”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拒信也是令人哭笑不得——一个“厚厚的”看起来像装着录取信的信封里,最上层却有一封拒绝信。

受到拒信的学生们反应可想而知,一位女孩收到这个厚厚的信封时,以为自己被录取了。可是打开一看,却有一封拒绝信在最上面。短短时间里,她先是大喜过望,然后是冷水浇头,当即难以承受,晕倒在地。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共有20个相对独立的校园,而该大学最大的主校区在大学花园城。大学里负责新生录取的Anne Rohrbach解释说:“没错,我们的主校园没有收她,她还可以试试申请分校啊,寄给她分校资料并没有不对啊。”

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呢。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