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企业之魂”雷同化误区,如何在提炼上彰显个性化是关键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并逐渐形成的,具有现代企业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群体意识,是企业核心理念的集中概括和体现,是企业员工所共同具有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多年来,企业精神被誉为“企业之魂’,成为众多企业的精神 支柱,成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企业的具体再现。比如,同仁堂之所以能够百年不衰,与其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是分不开的;海尔的企业精神是“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华为精神是“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等,成为企业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核动力。通过培育和提炼企业精神,对内有利于凝心聚力,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对外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但为数不少的企业精神,生搬硬套,呆板雷同,概念有余而特色不足,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听起来虽动听,喊起来虽响亮,但实在难以获得广大员工的认同,难以成为凝聚和感召员工的动力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精神雷同化也是一种缺少“文化”的表现。
企业精神雷同化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造成企业精神雷同化的表现及原因,归结起来有:
1.移花接木。由于认识不到位,仅把提炼企业精神看作锦上添花的赶时髦,似乎不提就赶不上时代,上不了档次。一时间,企业精神提炼时“移花接木”,把别人的好词据为己有,简单地移植,“似曾相识 燕归来”,难以树立独具一格的企业形象。
2.妙笔生花。在提炼过程中,不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认真做好扎实细致的培育工作,而是热衷于走捷径,靠个别秀才闭门造车、“妙笔生花”,创造“企业精神”。许多员工对本单位提出的所谓的“企业精神”一问三不知,认为那是头儿的事。
3.一厢情愿。大体相同的管理体制是企业精神缺少个性化的重要原因。目前,国有企业原有管理制度、手段、模式仍然发挥作用,加之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千呼万唤尚难建立,许多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因而提出所谓“精神”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洞口号。
4.盲目克隆。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从属行业、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经营特色,其所处环境、职工素质、发展轨迹也参差不一。这种差异正是企业魅力、个性所在,也是企业精神五彩缤纷的原因。目前,之所以克隆出如此大体相近的企业精神,说明我们只注重企业的共性,并没有认真考察企业的历史和现实,更没有把握好企业的未来,因而难以提炼出有差异性的企业精神。
5.朝令夕改。有的企业一换领导,企业精神也随之更迭,否则不否定前任就体现不了自己的高明。企业精神看似一句口号,而是群体认同的结果,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朝令夕改的企业精神显然是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结果,没有把企业精神的培育当作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仅仅把它当作应景之物,成为领导报告中的点缀。当然,也有的企业精神不能与时俱进,显然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走出企业精神雷同化的路径
企业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个性,没有差异就没有企业文化,更没有企业精神。正如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样,企业里应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企业精神。时下企业精神雷同化、流俗化现象是不正常的,是主观代替客观的产物,是群体无精神的体现。与核心价值观侧重解决企业经营的原则问题不同,企业精神侧重解决的则是企业群体的精神状态和整体风貌问题。要培育有特色的企业精神,首先是回顾历史塑源“我们从哪里来”,总结归纳出企业真正成功的基因是什么;其次是分析企业发展现状,搞清我们“现在哪里”,制约企业发展的精神短板;再次是着眼企业高质量发展,弄清“到哪里去”的境界问题。同时在具体培育中还要把握以下几点:
1.表达上不拘一格。企业精神最忌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语言有穿透力,能够鼓舞士气。首先表达形式上要观念创新,不拘一格,摒弃形式主义、四平八稳的大锅词;其次,从本质上体现企业的价值追求,文辞上简洁易记易懂,力求达到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如历时三年征集的上铁企业精神“创新实干、精益卓越”,短短八个字,浓缩了全局员工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凝聚着全局员工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全局员工的祈盼期望,竖起了一面鲜艳的精神旗帜。
2.主体上突出认同。企业的根基是企业的职工群众,没有群众的参与,没有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群众的伟大实践和聪明才智,简单模仿、秀才闭门造车提出的,或个别领导欣赏的企业精神,不仅无个性,也会失去应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难以引起职工的共鸣。因此,提炼个性化的企业精神,必须发动群众,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自上而下的发动职工参与,讲述“企业成功背后的故事”“我与企业共成长”,把企业精神培育的过程变成凝聚职工智慧、弘扬企业优良传统、引导职工成长的过程,进而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一种“灵魂’,成为凝聚职工群体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
3.宣贯上形式多样。企业精神一担提炼成型,并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下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全方位地做好解读宣贯工作。着眼企业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宣贯,使广大员工在认知认同中,团结在企业精神这面旗帜下,与企业荣辱与共,形成命运共同体。当然,一种群体精神的树立不可能一 掷而就,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细致的努力。在这方面,有的企业还把企业精神纳入企业发展大纲,并编成企业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家喻户晓。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员工在每日上、下班前都要朗诵员工守则(员工“七大精神“),长年累月,从不间断,使七大精神自然而然渗入松下人的心灵。这种”背诵社训“制度,成为日本经营管理的一大特色。
4.稳定与动态的统一。当然,企业精神一旦提出,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久改,更不能因领导人的更替随意改变。当然,企业精神也要与时俱进,随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定位,赋予其新的内涵。从此意义上说,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是企业精神不断趋于完善的重要途径。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国有国魂,军有军魂,一个企业赖以支持的崇高精神力量集中体现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内部最积极、最闪光精神动力,也是全体员工共同价值追求。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无形资产。没有灵魂的企业只能是空壳僵体、一盘散沙,只有“灵魂附体”的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