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元 | 一碗水的思念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一碗水的思念
吴光元
黄庭有个一碗水,清凉可口能自溢。
过路行人喝一口,沁人心田赞不息。
——为黄庭一碗水之所题。
1962年8月,我和省达师同班女同学王本玉,为了支援山区教育,被分配在一个离县城190华里的黄庭中心小学任教。听时任大树区委朱尚农宣传干事兼副书记说:这所学校,许多教师不愿去,校内班额严重不足。一个六年制中心校,没有三年级。全校连一名副校长和一名教务主任,一共7名教师,学生也只有177名。
他还说,我们去的前两年,黄庭中心校考初中都是“剃光头”,所以,我们中师毕业生是“第一次”被分配在这所学校。
由于区委和公社党委的重视。学校副校长唐廷权和教务主任刘平商量,把全校人数最多的五年级语文和班主任交给我,还让我作学校总务,管理全学区财务和后勤。女同学王本玉,教一年级语文当班主任,我教算术。学校想从一年级抓起,改变教学落后的面貌。
读中师时,我是一个常跑阅览室、新华书店的人,因此我有一定的写作技能和口才。加之区委和公社党委以及学校这样重视,所以,我到黄庭中心校后,就有教学使不完的劲和平时斗硬不怕得罪人的行动。
1963年3月5号,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我画雷锋画像并仿照主席的手写体,在校内宣传雷锋事迹。排练《学习雷锋好榜样》表演唱时,因为我脸型像雷锋,我就扮雷锋,宣传雷锋精神。
1963年“小四清”,即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黄庭公社组织“文艺宣传队”,排演现代歌剧《三世仇》,我饰演噩霸地主“活剥皮”。由于活龙活现展现了“活剥皮”的艺术形象,社会效果很好,看剧的人多,把学校礼堂都挤垮了。我一走在路上,一些学生就高声喊叫“活剥皮过路来了”。他们都把我当”活剥皮”,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学校,由于我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间的感情很融洽。五年级班长邓先琼,学习委员刘作坤,文娱委员唐良容,劳动委员吴显琼等学生形象,56年了,至今不忘。1964年2月一个星期天,在法律具备的条件下,我在老家偷偷地举行了结婚。在“社教”“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大背景下,本来学校没有任何人知道,她们几个学生却偷偷地跑到南岳老家前来祝贺!这让我太感动了。所以至今都记的她们!
1966年《5.16通知》下达后,全国“停课”“闹革命”。一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停止“招生”,“斗走资派”,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大搞“清理阶级队伍”,由于我出身问题,学校走资派我“斗争”不积极,加之63年《三世仇》饰演“活剥皮”时,我还没有耍女朋友,就与剧中的回乡女高中生产生了一段“爱情”。我曾用我的笔名“东方之”写了一封长信给回乡高中生,因为她的名后两个字为“天杰”,所以,信的开头是一首打油诗“你是天上之豪杰,我是东方之巨人”。
从此,我第三次进入“黄庭中心校”。这几年,我一直作毕业班的班主任兼该班语文,物理和化学的教学(79届化学没教)。我又一个使不完“劲”的时期,又迎来了!
“恢复招生”考试后,我在语文教学中,狠抓字、词、句、篇四个基础环节的教学。初中的“教学大纲不偏离,个个环节不放松”。字的音形义不马夫,词句的结构不放松,篇的结构修辞不放过。作文有为学生升学的本人所写范文,如78年作文复习时,这就为这年中考作文题《给归国难侨的信》的写作,作好了准备。许多科目,都在校内严格预演。我班学生77届78届79届学生,上中专中师和麻柳重高的人数。其中好几科,单科成绩在全区排列第一。就在这期间,“黄庭初中"这个品牌,诞生了!这是全县中小学“分家”是最早的乡。1979届黄庭办成了三年制初中。如今黄庭初中这些学生在祖国的各条战线,都成了国家的棟樑之才,他们都在各上,都成了领头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安徽“田土大包干”政策的推行,我有预感:中国农村“田土下户”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妻子和孩子四人的“责任田”,不能推给妻子一人,于是我只好于1979年下期,申请离开我工作过17年的黄庭。在我黄庭工作最有成就之时,别了,黄庭!我决心到另一个天地——南岳老家学校干出一番事业来。
我离开黄庭已经40周年了。在纪念离开黄庭40周年的日子里,为了表达我对黄庭学生的思念,前不久,我写了一首诗:
“黄庭有个一碗水,清凉可口能自溢。
过路行人喝一口,沁人心田赞不息!”。
40年来,我一直在想,黄庭的学生思想为什么这么单纯?在学校,他们睡礼堂地铺,起早探黑;在班上,他们一心扑在学习上。他们才是真正的“听老师的话”!因为他们知道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他们而“亡我“”的精神,深深地感动我这个“班主任”。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叫他们“向东”,他们不得“往西”。因为这是大环境决定的。“恢复招生考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然而,但小环境也很重要。山区学生来自高山狭谷,他们从狭缝中“喷薄”而出,他们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他们犹如高山狭谷的泉水一样,永远“自溢不息”,具有后发的成长势头和毅力!
我常想,黄庭学生“自溢不息”的精神,才是我们老师成功的清泉!
(2019年3月19日)
作者简介
吴光元,汉族,通讯地址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汉兴大道东风巷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