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盈利稳增, 产业新城模式进入收获期,获机构追捧增持不断

华夏幸福归来依旧幸福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李德胜

深耕产业新城运营的华夏幸福正在迎来收获期,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也不改其稳健的发展势头。

8月28日,华夏幸福(600340.SH)公布了2020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73.72亿元,其中6成以上来自环北京以外区域;实现归母净利润60.62亿元,净利润率16.2%,归母扣非净利润为59.28亿元。

其中公司产业新城业务逆势增长,实现园区结算收入额198.4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5.58%。

产业新城异地复制提速的同时,华夏幸福也在加强商业地产板块的发展。新战略的快速落地及成效明显,反映到资本市场上,则是引来众多机构追捧。

1

园区结算增长超4成,产业新城异地复制提速

上半年,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业务“护城河”持续巩固,新增签约投资额624.6亿元,引入企业176家,平均新签约投资额同比增长10.7%。

同期,产业园区结算收入约为198.44亿元,同比增长45.7%,整体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房地产业务。

多个百亿产业大项目进展迅速,一期投资160亿元的泰嘉光电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开工,投资135亿元的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在南京实现量产,计划总投资105.8亿元的亚瑟医药、总投资50亿元的协鑫集成等企业实现签约。

与此同时,产业项目发展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固安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大厂影视众创空间获颁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疫情影响之下,产业项目各项核心数据持续向好背后,是华夏幸福近年来调整了战略布局,即“聚焦核心都市圈,打造“3+3+N”核心都市圈格局”。环京区域过去曾是华夏幸福的主场,但这一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华夏幸福的新战略除了传统的京津冀都市圈外,还密集布局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圈,加快布局粤港澳都市圈三个高能核心都市圈;推进布局郑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三个高潜核心都市圈,以及其他潜力核心都市圈。

通过“3+3+N”核心都市圈布局,华夏幸福避免了过度依赖环京都市圈的弊端,将产业及政策的风险进一步分散化,通过多区域布局,分散风险,提升经营抗风险水平。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2020年半年报

华夏幸福的新战略效果明显。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华夏幸福环北京以外区域实现营收为231.7亿元,营收占比从2019年同期的38.47%提升至62.39%,上升了23.9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华夏幸福已经走出了多年来的环京依赖症。

产业新城与以往单一传统PPP项目相比,由于无需地方政府财政不断输血,具有整体开发、自我造血、长期运营等特点,形成了财政与社会资本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在京津冀都市圈区取得的成功经验后,华夏幸福正在向外地复制,长三角都市圈是重点区域,环杭州、环南京和环郑州区域成为新的业绩发力点。

据半年报显示,华夏幸福上半年环北京以外区域新增产业服务收入为102.38亿元,同比增长16.69%,这表明产业新城异地复制的效率很高,且正在提速。

2

商业地产南征北拓,开启都市圈深化布局

进入2020年以来,华夏幸福的拿地步伐明显加快。半年报显示,华夏幸福新取得土地使用权成交金额为241.52亿元,实际支付土地款金额为13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存量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1273.94万平方米,较年初增加215.98万平方米。

《每日财报》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华夏幸福的商业地产业务开展的有声有色,覆盖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东莞、深圳等国内重点城市。仅在商业地产业务上通过公开市场拿地,华夏幸福以175.65亿元获取了4个商办综合体项目。

其中包括粤港澳湾区大型商办综合体项目——6月19日,华夏幸福以68.39亿元底价拿下广州荔湾区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新隆沙项目的6幅地块,总规划计容面积36.65万平方米。

6月16日,华夏幸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获得商业及居住用地5幅土地使用权,合计面积50.67万平方米,合计成交金额24.77亿元,总规划计容面积88.03万平方米。

5月29日,华夏幸福以总价19.49亿元摘得武汉武昌沙湖金融主轴中北路地块。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计容建面不超过22.31万平方米。

4月30日,华夏幸福以63亿元竞得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区大较场地块。用地面积地上约18.1万平方米、地下约8.9万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63.26万平方米。

拿地策略向商业地产项目转移,也体现了华夏幸福新的定位变化,即公司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提出新的战略定位:要成为中国领先的核心都市圈不动产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平台。

截至2020年6月,华夏幸福的商业项目已经覆盖了6个城市,除了重资产综合体项目之外,还有以北京丽泽项目为代表的轻资产项目,开发方式较为多样。

华夏幸福在半年报中表示,下半年将力争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和成都八大重点城市优先落地优质项目;深度参与上海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将来在其他重点城市复制科学社区项目夯实基础。

3

财务结构持续优化,资本市场获机构追捧

除经营业绩的提升之外,华夏幸福更加注重财务结构的稳健。上半年,华夏幸福的回款率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

在加大资源储备投资及土地支付金额较去年同期增加27亿元的情况下,华夏幸福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仍有一定改善,公司整体经营性现金流量净流出额减少20亿元。其中,产业新城及相关业务的现金流情况较上年同期得到较大改善。

同时,华夏幸福财务结构持续优化。截至6月30日,华夏幸福的资产负债率83.1%,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比年初亦下降0.76个百分点,呈持续下降趋势。未来随着产业新城回款能力的提升公司财务状况将有望继续改善。

同期,华夏幸福已获得中诚信、大公国际、东方金诚等多家国内顶级评级公司“AAA”的主体信用评级。

华夏幸福在资本市场上也依然保持了较高的人气,多路资金持续加仓,包括聪明的北向资金和稳健的社保基金等。

从股东结构看,大股东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公司二季度增持9723.9万股,持股比例从一季度末的26.51%上升至29.76%。

神秘的北向资金又被称为“聪明的资金”,往往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名义出现。期内第六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二季度增持1577.23万股,持股比例从一季度末的2.94%升至3.31%。

以稳妥著称的社保基金也出手增持华夏幸福。第九大股东“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八组合”一季度逢低增持236.33万股,持股比例升至1.05%。社保基金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低风险的偏爱。

专户资金上半年继续增持华夏幸福。“华夏控股-光大证券-20华夏EB担保及信托财产专户”二季度继续增持457.00万股后成为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升至4.5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58%,上半年持股不变,依然保持二股东地位。平安系投资华夏幸福不局限于财务投资,平安资管曾公开表态,双方将在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等方面协同发展。平安系的优势在融资能力,而华夏幸福的优势在实体产业,双方联合可发挥协同效应,互取所需。

作为产业新城模式的引领者,随着产业新城业务异地复制加速,华夏幸福领先优势愈发凸显。与此同时,商业地产全国快速布局,都市圈利好政策频出,华夏幸福盈利空间有望大幅拓宽。伴随财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华夏幸福的投资价值正在迎来重估。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