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双喜丨我青少年时代亲历的那些事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六七十年代,我是在小学、初中、下乡插队的经历中度过的。因此,我亲历的那个时期的一些往事,至今都历历在目。

路不拾遗

在城关至枣村的公路上,一辆拉纸的汽车正跑着,突然从车上滑落下来一沓纸,有二三十斤重,正好被一位正在徒步赶路的姓郑的老师看见。他赶紧呼喊司机,呼喊了几声,司机没有听到,车也渐渐跑远了。郑老师就从地上拾起那沓纸扛在肩上,顺着汽车远去的方向追去。大概追了10几里的路程到了枣村,总算没白费力,郑老师看见那辆丢纸的汽车停在路边,司机在一家小饭店吃饭。郑老师把捡到的一沓纸交给了司机,没有接受任何感谢,继续赶路去了。

那时候,捡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上交,是再平凡不过的事了。学生拾到东西交给老师,市民拾到东西交给街道办事处,职工拾到东西交给单位,然后,受理者再粘贴招领启事,把失物还给失主。这样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千千万万,枚不胜举!

夜不闭户

那时候,除了住在城里的一些居民小院有头门外,住在城外和广大农村的居民或农民,家家户户都没有院墙,也无从谈起夜间关门闭户的事情。就是住在城里的住户,院门也是经常不上。

我家住在道口镇大东关。记得我几岁的时候,奶奶、父母和叔叔一家人同住在一个院子里。说是院子,其实也不算院子,因为没有院墙和头门,三间堂屋、两间西屋和两小间东屋,围成一个敞开当的小院。后来,虽然垒了一道简单的院墙,并没有门楼,只是用树枝钉了一个栅栏,算是头门吧。

虽然家家户户的院子都是敞开着的,却很少被盗贼光顾。很少听说谁家有被偷盗的事情发生。这是因为那时候社会风气好,治安状况好,穷富基本没有差别。一些无儿无女的鳏寡老人,被政府列入“五保户”给予特殊照顾;一些残疾人,也被政府列入照顾群体,受到了关照。因为我父母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政府每月照顾我家33元生活费。那时候的33元钱,相当于一名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人人平等,心态平衡,没有贪欲,所以社会安定。我想,这便是夜不闭户的根本原因所在吧。

办好事不留名

那时候,社会上盛行办好事不留名,人人争做“无名英雄”的好风尚。

我父母都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没有劳动力。于是,街道办事处经常组织人员到我家进行义务劳动,帮助做家务。这是明的,也有暗地做好事不留名的:一天早起,我一睁眼就发现放在院子里的水缸,昨晚的水仅剩三分之一,今晨却满满的一缸水,院子里的地也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是谁干的活,却不得而知,只看到一张纸条:不要问我们是谁,我们是毛主席的好学生。

我在城关公社野店大队下乡插队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块田里的麦子,头天晚上还在地里长着,第二天天明突然发现,麦子收割好了,并且打成捆在田里放着,问谁做的好事时,没人承认。队长只好按无名英雄进行表扬。

最新指示不过夜

那时,常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半夜时分人们正在熟睡,突然被锣鼓喧天的声音和人们的欢呼声吵醒。这时候大家都知道发生什么事了,那就是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了。和现在不同的是,现在的领导讲话、上级文件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而那时候通讯工具不发达,仅有广播和电报,电视还没问世。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发表了,不管是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走上大街,加入游行人群的队伍中,振臂高呼:热烈欢呼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坚决按照毛主席指示办事!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加游行的人群,不用动员,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大部分都是从家自发地走出来,加入到游行队伍的。游行结束后,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绝没有要报酬、吃夜班饭的现象发生。

不讲情面,处处都是辩论现场

那时候,人们办事都很公道正派,民主风气浓厚。不管是提拔干部,还是推荐学生上大学,还是进行分配……总之在作出决策时,不管哪个层面的领导班子,都要充分发扬民主,经过班子成员讨论、辩论,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定牌。

开会之前,总是学学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有人领读:“……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六种。”学习完毛主席语录,正式开会,有不同意见时,就开展讨论或辩论。班子成员有时候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但是,散会之后,谁也不记仇。

可以这样说,那时候到处都是辩论现场:机关、工厂、街道、学校、生产队,甚至每个家庭都是辩论现场,夫妻都是辩论对象。都是因为观点不同,为了公家的事而辩论不休,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而争论的。

总之,那个年代,虽然国民经济还比较落后,群众的温饱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但是,民风淳朴,人心很齐,人的攀比心小,生活压力不大,几乎没有坑蒙拐骗现象发生,社会比较安定。这些方面还是值得回味的。

写于2017年5月28日

作 者 简 介

马双喜,男,50末,出生于“烧鸡之乡”——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供职于滑县政府部门。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社会兼职有:滑县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滑县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滑州文化》及《滑州儒学》杂志副总编。曾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企业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河南法制报》、《滑台文学》和安阳市委、滑县县委机关刊物及省市网站发表拙作。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