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浪丨在义马,拜访袁海英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xLzE3MjAvMjA3NjQ1MjI5XzFfMjAyMDExMTcwODMwMjM2MTg=.jpg)
在豫西渑池县东,有一座义马小城,关于这座城市的神话传说,基本上家喻户晓了。首先,义马属我的家乡,千百年来,义马始终与渑池是处在一个行政区域内,直到改革开放后,义马与渑池才正式分离成为两个行政县域。义马是省内最小的城市,但却是中原最大的煤都,其GDP在全省所有县级市排名第一。这里名胜古迹众多,人杰地灵,市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是三门峡地区的东大门。
我本人自幼爱学习,但学的专业和煤炭工作不对口,农村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非常落后,业余闲暇时只能翻翻书,偶尔写点东西,虽无功名,但心情很愉悦。
提起与袁海英主编的相识,应该算是一件文人间交往的趣事。今年五月,伊川文友张报老师向我推荐了“行苇春秋”这个文学平台。我真是喜出望外,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能找到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台上可以结识到一批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志趣相投的文化界朋友。彼此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确实没有比这更加令人激动的事情了。
从谷雨洒在仰韶这片热土至冬雪皑皑的这段日子里,我在行苇春秋平台拜读了各地文友的佳作,夜以继日的祥阅留言,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视野。首先仰慕袁老师之才华,文笔流畅,诗词散文写作技巧高超,文字打动了很多读者。其次是我要当面请教老师,指导学习交流,只有学习才有动力,有老师引路授经,写作水平才能提高。
当我通过网络把自己的稿件投到编辑部后,受到袁主编的极大关注,经过她画龙点睛办的编辑修改,再配上精美插图,使我的文章大为增色,文章在平台发表后,得到了许多文友的点赞和转发,特别是平台上有众多颇具有知名度的作家,诗人。本人融入文学环境,在学识得进,修养提高的同时,更获得了文友纯真的深情厚谊。金秋九月底,工程刚结束,我便到义马访友学习。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xLzE3MjAvMjA3NjQ1MjI5XzJfMjAyMDExMTcwODMwMjQxMDI=.jpg)
近午时分,我终于在义煤总医院见到了袁海英老师,看见我来访,她非常高兴,满面笑容,和蔼可亲,彼此握手寒暄,互致问候,急忙将我让至工作室,落座沏茶,畅谈起来。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尤胜闻名,我仔细打量眼前这位久仰大名的袁海英,身材高挑,容貌端庄,笑容可掬,与其美丽相佐的是其高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我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平台上的许多文友,着实让我对她心生敬佩,刮目相看。我们谈了“行苇春秋”这个平台今后的发展和方向,袁老师侃侃而谈,信心百倍,从言谈话语中知道,她的愿望是将平台办成一个公开,公平,公益性质的文艺园地,让它成为文学创作者,爱好者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又将其建成一个文友们彼此交流心得,互助发展,提高修养的文化家园。经过她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她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得实现。
中午时分,袁老师在附近一家饭店安排了午宴,并请了义马青年诗人拉萨,作家马月霞一同共进午餐,我们几位文友,可谓是谈兴颇浓,兴趣盎然,气氛热烈。
临别时,袁海英老师送我《义马文学》,《神州诗词》,《河洛诗人年选》等书籍作为礼物,我十分感动,这次义马之行,加深了我与文友间的情谊,同时也让我明确了前进方向,更加坚定了我在文学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我要对义马这座小城说,不虚此行,文友们,我一定还会来看你们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 者 简 介
黄河浪(网名),笔名桑林风。杨爱贵,汉族,河南渑池人,1971年出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河南义煤集团职工。热爱文学,华夏思归客特邀作家,农民诗人。有作品散见于报刊。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