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东亮丨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的哀婉之曲,同时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绝世佳作。一个被北宋王朝囚禁了两年的亡国之君,在填完这首虞美人后,命歌妓含泪唱罢后,带着无尽的绝望饮下御赐之毒酒而亡,结束了自己仰人鼻息、饱受凌辱的一生。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说起李煜当皇帝那真是老天错误的安排,造化弄人。其实李煜根本没有做皇帝的念头,按照封建社会嫡长子袭位的传统,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的。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来去自由的文人雅士。打小就体弱多病,好文厌武的他,没想过要去和谁过不去。只想整日摆弄自己的音律和词章。谁知道躺着也中枪。谁让他又摊上了一位勇猛刚毅,生性多疑的兄长弘冀呢?无奈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长相就遭人猜忌。史书上说他:生有奇表,广额丰頬,骈齿,一目双瞳子。这是多麽招人嫉恨的相貌呀,仅就这一个双瞳子,就够让人误解的了。尧舜禹时期的大舜帝重华就是双瞳子,再有,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也是双童子,这能怪他么。这仿佛是三国时曹丕和曹植兄弟悲剧的再现,李煜为了自保,为了表明自己无意于皇位,对政治退避三舍。只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填词,来表示自己的清白,忘情于山水。沉醉于“渔隐”状态。现有两阕《渔父》可明心迹: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据说,这两阕小令是题在南唐贤所画《春江钓叟图》的,其中意境该有多么美妙而怅惋呀!后来,清末民初时的一代奸雄袁世凯也曾效法李后主,弄了一身蓑衣,鱼钩,垂垂钓于漳河。还特地照了一张照片,送给清政府。以表心迹。不过,袁宫保是假的,是为窃国而做的掩饰之举。而李煜则是真的,有时,玩儿诗词的往往会被玩儿政治的愚弄和利用。

相传,曹植在吟罢了著名的七步诗之后,感动得曹丕潸然泪下,从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李煜有所不同的是,他无意与兄长争夺帝位,也无心与哥哥横刀夺爱(相传,曹丕、曹植、甄宓之间有三角恋情)。然而,天教心愿与身违。李煜的兄长弘冀突然有一天在父皇面前失了宠。可能是由于他行事独断,悖逆了圣上的旨意。帝李璟遂起废立之意,弘冀认为是他的叔父——晋王景遂从中作梗使坏,于是他就派人把景遂毒死了。

然而,弘冀并没有因此而登上帝位,在他叔父死去的不久,老天爷将他的性命也收了去,跟随叔父一起到天国去了。这一年是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接着他的另外几位兄长也相继死去。他的父亲李璟已经在一年前(958年)就自去帝号,改成江南国主,已经向后周称臣,尽献江北郡县。上苍偏偏要将这南唐的江山社稷强压在他这弱不禁风的肩膀上,还真难为他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在唐宋六七百年的历史上,不爱江山爱好玩儿的皇帝有三个最具代表性:一、唐玄宗李隆基酷爱音律,歌舞,戏剧,被后世称作梨园老祖。二、这个诗词歌赋的李后主。三、酷爱书法,迷信道教的宋徽宗赵佶。用现在的话说都是超级大玩家,酷玩一族。抛去他们的正当业绩不说,在旁门左道的副业上都是成绩斐然,功勋卓著。当天将降大任于私人的时候。他所执掌的江山已经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宋太祖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他被立为太子,同年李璟驾崩,李煜继位于金陵,历史将二十五岁的他无情地推到了风口浪尖。就像一瓶烈酒,能饮者感觉豪爽无比,不能印着的感觉只能是痛苦、痛苦、再痛苦。多少人历尽刀光剑影,喋血杀戮都换不来的九五之尊,对于他只能是镣铐和枷锁。

面对强悍的大宋铁蹄,他只能是继续俯首称臣,年年进贡岁岁纳粮。在他苟延残喘的十五年政治生涯中,外示恭俭,内怀观望是其一贯奉行的基本国策。在他即位的当年就向宋太祖上表称奏:“既嗣宗祊,敢忘负荷。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荫异志,岂独不尊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方主一国之生灵,遐赖九天之覆焘”。倾尽献媚之词,想博取太祖皇帝的宽容之心。只想在这里安心地当一名江南国主。当宋使至此,他脱去黄袍,着紫衣,去鸱吻,贬损原朝之礼制,聚巨资以献宋朝。这个亡国之君还真不好当呀!

在那短短十五年的半投降、半亡国状态的统治当中,李后主也收获了短暂的爱情。

也许是上苍的怜悯,专门找一位绝妙佳人来帮助他打发空虚寂寞的时光,大周后,名娥皇,是南唐大司徒周宗的女儿,此女不仅通音律,而且琴棋书画,诗词歌舞,无一不精。是五代时期难得的才女。夫妻俩一见钟情。婚后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小两口潜心钻研,修补完整了当时已经几乎绝响的《霓裳羽衣曲》。这在中国音乐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杰出的贡献。一首《玉楼春》恰好记录了这一空前绝后的音乐盛典: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宾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月夜。”

上片着重描写了春殿霓裳歌舞的空前盛况。下片写了放马踏月而归的勃勃兴致。其乐也融融,夫妻俩成双出入,百般恩爱,倒也令人羡慕。

可惜,好景不长,接下来的事如疾风一般卷走了他们短暂的幸福。开宝七年,宋太祖派遣李穆为国信使,来到了金陵城。要催他入朝同阅牺牲,说的多婉转好听。接下来话锋一转,又言王师将至,就看你听不听话了。李煜先是称病拖延,见大兵压境,心里绝望。一面回奏表曰;“臣事大朝,冀全宗祀,不意如是,今有死而已”。一面修葺城墙,操练战船,准备鱼死网破,背水一战。等到第二年宋与吴越合围金陵,他想自杀成仁以殉国却难以如愿,结果乖乖的做了阶下囚。在大宋朝看来,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给脸不要脸。

还有一件事令他心碎,就是大周后的死。本来夫妻俩恩爱有加。只有和周后一起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才能体会到人间的快乐与惬意,忘记亡国的痛苦。娥皇死后,他写道:“昔我新婚,燕尔情好。媒无劳辞,筮无违报。归妹邀终,咸爻协兆。俯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由此诔词可以看出李煜是一位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难能可贵的用情专一的典范。

历史上有争议的是他与大周、小周的关系。小周是娥皇的妹妹,据南宋陆游版的《南唐书·后妃传》记载:“或谓后寝疾,小周后已入宫中,后偶搴幔见之,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故后主过哀以掩其迹云。”而马令版的《南唐书·后妃传》又云:“后自昭惠殂,常在宫中。后主乐府词有‘衩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之类,多传于外。至纳后,乃成礼而已。”他的意思是说,大周后死后,小周才进的宫,顺理成章。李后主是性情率真之人,妻死续弦,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在他被囚禁于东京汴梁之后小周后成了真正的牺牲品,让他受尽了人格的侮辱。

李后主的亡国不是亡于浪漫的爱情,而是亡于政治与军事上的懦弱和无能。他的人格是值得肯定的。要说宋太祖赵匡胤对待李后主也够宽容的了。他从骨子里喜欢文人,所以大宋开国的政策就是扬文抑武。早在开宝四年(971年)太祖就为李煜在开封城南修建了礼贤馆,目的是为了招他来降。爱惜他的文采。苦苦等了他五年。后来赐给了先他一步的越王钱俶。他只能白衣纱帽待罪于明德楼下。太祖仍然宽大为怀,封他为违命侯。赐给他冠带器币若干,每日供酒三石,月俸增加,另赐银三百万两。

太祖死后,他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太宗皇帝即位,封他为陇西侯。弟弟远没有哥哥仁慈宽厚,根本不买他这个酸腐文人的帐。不仅生活待遇日渐下降,而且,不时地羞辱与他。《宋史·世家》云:太宗尝幸崇文院观书,召煜及刘鋹纵观。谓煜曰:‘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册多卿之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煜顿首谢”。抢了人家的书,还问人家读书了没有,明摆着是侮辱人格。这还是小事,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连人家的老婆也不放过。宋王銍《默记》引龙衮《江南录》:“李国主小周后随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婉转避之。”元代冯海粟提曰:“江南剩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明代沈德符《野获篇》描绘得更令人发指:“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襥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做颦额不胜之状。”凌辱到了这一步,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生不如死,也只有拿起笔来反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破阵子》

他觉得生已完全没有意义。自幼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有父辈的文韬武略,只能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了。大厦将倾,独木岂能支。他反思自己的一生,后悔杀了良将潘佑、李平,失去了复兴的最后机会。后悔在城破时没有自杀殉国,才落得寡廉鲜耻,仰人鼻息,受尽凌辱。再也不能像蜀主刘禪一样饱食终日,乐不思蜀。无异于行尸走肉,只有在对抗中死去,才死得其所。

终于,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之夜,将自己最后的武器《虞美人》投向了令他仇恨满腔,不可一世的宋太宗,换来令他慰藉的一壶毒酒,告别尘世。最终解脱了。

好在上帝是公平的,李煜之死,在他将一个无能、怯懦、屈辱君王形象留给历史舞台的同时,也将他那优美婉转、绮丽清雅的绝世辞章永远地留在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诗词宝库之中。千年之后仍有袅袅之音在人们耳畔缠绕。

作 者 简 介

宋东亮,男、45岁,笔名“始祖鸟”。河南郑州荥阳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荥阳市作协理事。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暨大河刊社驻荥阳工作站副秘书长。现就职于荥阳市住建局。本人自幼酷爱文学、历史,中学期间曾尝试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多年来笔耕不辍。本人曾在《世界汉语文学》、《楚河汉界》、《荥阳文学》、《荥阳慈善报》、《荥阳学习》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2014年,散文《双清仰止》入选《中国散文选粹》一书。









(0)

相关推荐

  • UC头条李煜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首词,写尽自己的无奈和身不由己!

    在很多人的眼中,最珍贵的东西可能就是追求一生但无法得到的东西,在李煜的心中,是那么向往渔父那种自由自在.快乐逍遥的生活.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五代:李煜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 ...

  • 宋东亮丨别样的说文解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与载体,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时刻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使用汉字的同时,不妨将文字拆解开来,用心品味,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方式,作出自己独特而别致的阐释. ...

  • 宋东亮丨静下心来读国学

    清晨,踏着一片清幽,走在花园的小径上,迎着这一阵阵和煦的微风,沐浴在这被夜过滤掉尘嚣后,留下的这一方清新的空气中.在葱茏翠绿的林间,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将露珠照得愈发晶莹透亮.捧上一本<诗经> ...

  • 宋东亮丨陇海铁路,连着梦和远方

    (一) 从小就知道,有一条陇海铁路从我的家乡穿过.一头向西,连着高山,也指着太阳落下的地方:一头往东,连着无垠的地平线,也朝着朝阳升起的方向.在这条两头不见首尾的铁路上,常常有火车这个长长的怪物风擎电 ...

  • 宋东亮丨 丽江行

    最初知道丽江这个名字,是因为看了北大才子余杰的一篇文章<丽江,更加接近天空的地方>,觉得那里简直就是天堂.触手可及的白云,玉带缠绕的玉龙雪山,世外桃源般的丽江古城,那叫人情愿居住一辈子的木 ...

  • 宋东亮丨塔山杏花醉芳春

    早春二月,应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节.可眼下,虽说已到了惊蛰与春分交替的节令,天气尚且清寒未退,冷热无常.不过,听说塔山的杏花已经是满山竞放.遍野飘香了.听朋友讲 ...

  • 宋东亮丨一包烟

    总喜欢在傍晚的时候买一包烟.因为经验告诉我,这时候买包烟通常可以坚持到明天傍晚.若是当天早上去买烟,恐怕就坚持不到第二天早上了. 下班铃一响,离开座位,在临走之际,要收拾东西,首先检查是看看烟和火机是 ...

  • 宋东亮丨小别离

    春节,像个匆忙的过路客,没功夫在这里做过多的停留,它只在岁月客栈里门口的登记簿上潦草得画上自己名字与年龄,便十急慌忙地走开了. 转眼间又到了送别女儿的时刻.她到云南大理读研已经一年半了别离仍然是我们内 ...

  • 宋东亮丨回忆我的老师徐文洲(下)

    这场秋雨下得格外缠绵而悠长.我想这是上天专为徐文洲老师的离世而洒下的泪水.苍天有眼啊,怜悯人寰.为逝去的人铺就一条温润而富有诗意黄泉之路.让她在归去的路上不寂寞,有这一派潇潇风雨.黄花红叶的秋韵做伴, ...

  • 宋东亮丨我、 女儿和“ 9527”

    一天清晨,女儿千叶对我说,昨夜梦到9527来我们家了,他就我们家阳台的玻璃柜里一动不动地趴着-- 9527这个名字来自周星驰版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它是唐伯虎潜入华府卖身为奴时的编号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