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娥丨端午节,采艾草

我的老家在河北北部商都县范家村乡二忽赛村(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这里是红山文化由东北向西南发展的交汇地带,这里人们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本土生活气息。端午节这天家家艾草飘香,门上墙上倒处悬挂着艾草,出嫁了的女儿在这一天都要回娘家过节,传说五月是毒月,端午节这天回娘家过节的女儿们可以躲开灾难,俗称“蛤蟆躲端午”。

老家的端午节是没有粽香的,因为地处北部的家乡以面食为主,端午节这天家家都是烙油饼炒鸡蛋,于是艾香、花香、油香、鸡蛋香飘满整个村庄。

从五月初一开始,妈妈就把她搓好的花线绳系到了孩子们的手腕上。花线绳由“赤橙青蓝紫”五种丝线组成,妈妈搓好的花线绳呈麻花状,均匀鲜话透着灵气,搓好的花线绳柔美流畅如行云流水,感到一种灵魂纯净的灵性,我们爱不释手。据说,系到手腕上的花线绳可以避邪气并带来好运;系在孩子们脚碗上的,则是由红黄两种丝线搓成麻花状的叫蚰蜒绳(蚰蜒像蜈蚣,比蜈蚣略小,体短稍扁,多栖息阴湿处),妈妈说脚上系了蚰蜒绳可防毒虫蚊蝇叮咬。

如今,我已经到了为人父母的年龄,却依然喜欢由近80岁的母亲给我制作、佩带花线绳和蚰蜒绳,感受着母亲的爱,幸福满满!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会叫醒熟睡中的我,告诉我说,太阳一出来,采来的艾草就不灵了。我既兴奋又激动地拽着父亲的大手一路小跑,奔向田野。父亲军人出生,十几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的钢筋铁骨,我便又一次盯上了父亲宽大的后背,父亲用手点着我的额头笑着把我背了起来。

对于我来说,父亲宽大的后背像一座靠山……

可惜,这座靠山却因为父亲的逝去只能保存在回忆中了……

父亲带我采艾草的情景如电影一样,不停在闪现在我记忆中的屏幕中:清晨的露珠亮晶晶地滚落在我的鞋上,撒娇地拥吻着我的双脚双腿,打湿了我的裤脚。十岁模样的我已认识十几种草药,艾草更不在话下,我小心地采撷着艾草并小心地注视着脚下的动静,希望能发现一只癞蛤蟆。每次采艾草,妈妈总会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逮一只癞蛤蟆回去,给有慢性病的妹妹做药用!据说,端午节这天太阳未出之前,如果能抓住一只癞蛤蟆是可以治百病的。其方法是,把一块“墨锭”装进这只癞蛤蟆的肚子中,用绳子系好吊在土坯房顶的烟囤里,用烟熏上七七四十九日。这个时候,墨锭已经成为了胶体的溶液,从癞蛤蟆的肚子中取出来,涂抹各种毒疮,十分见效。只是,这端午节凌晨的癞蛤蟆十分罕见,听父辈们说,端午节这天癞蛤蟆们都要钻进洞内藏起来,因为它们最怕端午节凌晨的雨,如果淋上雨癞蛤蟆身上会起一种豆子(疹子)便会溃烂而死。所以,端午节的癞蛤蟆十分难得,在我的印象中村里的老少爷们并没有谁逮到过一只。妈妈对这个传说坚信不疑,她多次向我说,我的太姥姥的邻居有一年在端午节凌晨挑水挑回一只癞蛤蟆,具说治疗毒疮真的管用!

长大后读书了才知道,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全身都是宝,全身都可入药。

采好艾草,寻不见癞蛤蟆,回家路过村东的小溪喝了七口水,果真甘甜爽口更好喝,母亲说喝了这水一个夏天是不会生病的!时间紧紧的回到家,妈妈依次给还在熟睡的妹妹们头上插上艾草、一部份编成个大辫子挂在堂门旁、一部分零散的捆成一捆挂在院墙上晾晒,等干了在秋后的傍晚点燃用来驱蚊。挑好的几束放在脸盆里把它用水泡好洗脸,妈妈说用艾草泡过的水洗脸女女们会变的喜人,于是我便与妹妹们欢天喜地的争抢着洗了起来朵朵水花飞溅的满地都是,甚至都溅到了妈妈做饭的大锅里……用艾草洗过的脸香气袭人,个个白里透红!长大后偶得本草钢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令人好颜色!原来艾草不仅可以入药针灸还有美容的功效哩!如今我们大了妈妈老了,可端午节妈妈依旧搓着花线绳依旧给我们亲手佩带着、希望给她的孩子们带来好运、依旧泡好艾草水等她的孩子们去洗,依旧希望她的孩子们平安健康………

我的老家,二忽赛村。那是一个民风淳朴,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本土生活气息的村庄,是一个由于年轻人的外出只剩下老年人的村庄,更是一个逐渐老去的村庄。不知道今年的端午节,是不是还有艾香、花香、油香、鸡蛋香飘满整个村庄呢?

作 者 简 介

高学娥、女、内蒙古商都县人,1967年3月生,文学爱好者。1993年在中国人民武警报发表《擦掉眼泪是好汗》一文后,得到全国各地战士来信好评,钢材经销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