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周四 | 克里希那穆提带你踏上《心灵自由之路》

今日豆瓣评分8.6分,1140人评价

简介:《心灵自由之路》主要是为了让人学会自我觉察,了解自我的局限,了解心之外的“制约”是如何影响我们心灵的。作者希望人们能自我觉悟,打破意识的束缚,让心灵达到“开放”的境界。人强大的生命能量正在于此,我们的心灵有广大的空间和无法想象的能量。

关于作者
克里希那穆提一八九五年生于印度,十三岁时由“通神学会”领养。“通神学会”一直宣扬“世界导师”(world teacher)的再度降临,并且认为他就是这个“世界导师”。他很快就成为坚强无畏、难以归类的导师。他的言论和著作无法归属于哪一种宗教,既非东方也非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克里希那穆提,这位被誉为历史上旅行次数最多,晤面人数最多的世界导师,不喜欢被人们称为“大师”。
原文摘录

1.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人类普遍缺乏热情。人类贪求权势、地位、性、宗教各方面享受,另外还有其他种种贪欲。可是,显然很少有人以深刻的热情致力于了解生的过程,大部分人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支离破碎的活动。银行家对金融很有兴趣,艺术家、神学家也有他们自己的兴趣。但是,要使人有一种长久而深厚的热情去了解整个生活的过程是最难的。

2.自由和规律是在一起的(不是先要有规律才能自由)。我们这里所说的“规律”不是一般的传统规律,一般的传统规律是求证、模仿、克制、符合模式。我们这里所说的规律是指“规律”最根本的意义——“学习”。学习和自由是在一起的。自由有它自己的规律。这种规律不是由心施加给我们让我们完成某种结果的。自由和学习的行动——这两者是根本的。人除非自由地不落入任何形态、公式、概念的观察自己,否则无从学习自己。这种观察,这种认知,有它自己的规律和学习活动,没有任何雷同、模仿、压制、控制,其中还有非凡的美。

3.所谓“完全没有恐惧”,意思是说你已经成为自由人,换了一个人,完全转变——不是明天转变,而是现在转变。你清楚地看见思想滋长恐惧与快乐。你看见我们所有一切的价值观——道德、伦理、社会、宗教、精神——全都是由恐惧与快乐而定。你如果认知了这个真相——看见这个真相,你一定非常清楚,很逻辑、很健康地观察了思想的每个动作——那么这个认知便是完整的行动。

悦读者荐

我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看的克里希那穆提,但我记得在2014年有重读过,有不少版本,今年还读过译者之一胡因梦的自传。

这周跟九州出版社的朋友吃饭,有提到九州出版的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系列这套丛书,总共有13本,13谐音一生。

克里希那穆提著述虽多,实则归结为一点:观察自己,深入探索自己并加以超越。我想这个话题是值得思考一生的。

要用不同于以往惯常的阅读方法来读克氏著作,因为他并不是告诉你要听从他的教诲,也不是让你记忆他的文字,转述他的内容,他告诉你:你只需要了解你自己,就这么简单。

认识自己,是在任何文明之下的人们,都要了解的智慧的精髓,他只是让你解除制约,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地看清自己。

国庆长假到,你有什么计划呢?不会像是本周的欣然一笑里的吧O(∩_∩)O

值得读 | 欣然一笑,快乐来到

八天,也就是192个小时,11520分钟。

每天跑5公里不到1个小时,一个好的电影一般不到3个小时,给9月做一次总结一般不到5个小时,一本好的书一般不到8个小时,陪家人爱人玩一整天一般不到12个小时。

吃好睡好后,不管用来做什么,都好充裕。

那么你会花一点时间来认识自己吗?

认识自己其实好抽象,你不妨考虑一下通过认识自己的时间来认识自己,方法很简单:以30分钟为一个间隔,客观记录自己的国庆长假的384个30分钟都花在什么地方了。是否都花在了让自己心满意足的重要事情上了,是否都花在了有利于自己提升可持续能力的五色事情上了。

长假有的人会无忧无虑甩开了撒欢玩儿,有的人则会忧心忡忡恐惧各种。

1.人类有哪些恐惧?

恐惧有生理恐惧和心理恐惧。

生理上有可怕的疼痛;心理上则有以往痛苦的记忆,并且害怕这痛苦以后还会发生。除此之外,还有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身体不健康的恐惧;害怕明天不知道会怎样;担心事业无法成功,生活不能幸福;害怕没有成就——无法在这个世界出头;害怕毁灭,害怕孤独,不能爱或没有人爱等等。

这一切恐惧有意识层面的,也有潜意识层面的。

2.是否能免除这一切恐惧?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心说它“不能”,它从此就扭曲自己,使自己无能;无能于认知、了解;无能于完全沉默。

这种情形就好比心在黑暗中找光,因为找不到,所以就自己发明“光”这个字。

实际上答案是肯定的。你完全可以不必忍受恐惧。

3.如何才能没有恐惧地看待自己?

方法就是不要有任何怨恨、任何道理。

就是看,不要解释,不要判断,不要评价。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渴望看到“实然”。

实然中有什么危险?人类是暴戾的,这是实然。

人类带给这世界的危险是这种暴戾的结果,那是恐惧的产物。

观察实然,心理上、内在的看见事物的实然,有一种高度的美。

这并不是说事情是怎样我们就怎样接受,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实然应该怎样或不该怎样。

因为,仅仅认知实然就会产生突变。但是我们必须先懂得“看”的艺术,而“看”的艺术绝非内省的艺术和分析的艺术,而是不作选择的观察。

要看美丽的树、充满光彩的云,你自己看起来就要完整、安静,否则就不是直接的看它们。你看它们是带有某种快乐的形象、昨日的记忆。你不是真的看它们。没有任何东西能帮助你平静。真相是,平静的心能看清事物,于是心就非常平静。五色图书,五彩人生,祝你清晰、客观、不带感情、没有成见地思考,国庆节是一个好机会,周四白色思考日快乐!

悦读者:爰中

编辑:流火

审校:秋恣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