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赏析 | 《经济地理》:此胃安放处,亦可是故乡

食物关乎文化

食物从来都与文化息息相关。巴黎左岸的咖啡香味带着法国的哲学和艺术飘向整个欧洲,罗马的甜点如同现代的雕塑传递着文艺复兴的遗韵,安第斯山脉的美酒吟诵着南美文化的热情。那么,东方文化呢?那么东方的长安呢?唐代的陆游在诗中写道,“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宋代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赏味诗意;当代热门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火晶柿子、水盆羊肉又将西安饮食与其文化推上了热搜。为何食物有如此魅力?或许,让人留恋的不仅是那一刻的口腹之欲,而是食物背后所蕴含的城市精神与传统文化。这精神与文化,与人们的瞬间感受息息相关;这精神与文化,可能藏在那街角的一家小馆,从一汤一饭中缓缓飘出。

食物与城市怀旧空间的耦合

循着食物,循着食物背后的城市精神与传统文化,梁璐和张雅如等作者刊发于《经济地理》今年第8期的《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与地方建构研究--以西安连锁餐厅“遇见长安”为例》一文精准又温情地抓住了餐厅作为城市怀旧空间的精神及其建构过程,通过对位于西安的文化型餐厅“遇见长安”进行分析,深入解读了地方饮食与文化在空间的相遇,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张力与权力。文章娓娓道来,从经济、文化、地理以及政策角度解读了全球化时代人们的追寻,与读者一起讨论,食客趋之若鹜的,是体验未知远方原始粗旷的文化本真性,还是印证想象中熟悉又陌生的异域景观?

作者选取的案例地是位于西安以文化为特色的怀旧餐厅,作为城市新兴的微观空间,它是集传统文化与现代饮食和旅游消费产业于一身的集中典型。一千多年前的长安,西域的胡商牵着骆驼叮叮当当地行走在长安的集市上,用香料丰富了长安美食的味道。在历史进程中,食物不仅是果腹之物,也是文化融合、传承与发展的最直观体现。丝绸之路上的车轮将来自世界的食物运到长安,也把深厚与包容的中国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一千多年后的西安作为现代城市,试图在丰厚的历史底蕴上走出一条文化经济的振兴之路。因此,《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与地方建构研究》一文的意义不仅在于空间建构的理论分析,也响应了未来我国城市饮食文化发展的实践需求。

《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与地方建构研究》一文从物质空间、地方文化、情感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消费者对空间的感知及认同。进一步,文章不落窠臼地指出,虽然一方面,文化体验消费重塑了空间地方性;但另一方面,消费主导又冲击、削弱着地方性,“遇见长安”被包装成一个试图展现古长安繁华图景的梦剧场、一个具有地方色彩的消费空间、一个被经营者操控建构的赏玩空间。这一理论贡献是对大众旅游和媒体消费时代怀旧情怀的多维度反思,也是未来怀旧空间建构的警示性参照。

文章更进一步深刻指出了“遇见长安”连锁餐厅虽然作为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体现了地方性和特殊性,但事实上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风格消费空间兴起的缩影,是全球化语境下地方想象的自我规训。文章从经营者、消费者、当地人和政府等多个主体出发,剖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厅营造中的需求与权力机制;并具体梳理了区位选择、菜品特征等要素上体现出的多元文化的复杂性和融合性。从宏观到微观,从空间到体验,从全球化到地方化,《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与地方建构研究》一文将现代饮食文化的系统性社会意义浓缩于“遇见长安”的空间建构之中,既有大而化小的精妙,亦有见微知著的洞察。

食物蕴涵着文化,特定空间与情境更能促进饮食文化的高峰体验。法国文豪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缓缓叙述了成年后某个阴雨天无意中再次吃到母亲做的玛德琳蛋糕的情景,成为文学史上最为美丽的文字之一。“这口带蛋糕屑的茶水刚触及我的上腭,我立刻浑身一震,发觉我身上产生非同寻常的感觉。”一唇童年的蛋糕,往事重现,已长大的男孩在瞬间悟到“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普鲁斯特的文字是纯粹的微观心情,梁璐和张雅如等的《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与地方建构研究》一文则从我国的城市饮食体验出发,实现了从微观体验到中观空间再到宏观社会的多层次理论建构,为未来研究者和当下读者带来了一席丰富的理论盛筵。

读罢此文,掩卷沉思,突然感觉唇齿之间流溢出了家乡饭菜的味道,我知道,我应是瞬间“遇见”了自己心中的那座“长安”。人们常说,此心安处即故乡,或许,在文化空间的建构下,此胃安放处,亦可是故乡。

经作者授权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