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事侃内经丨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画圣”吴道子,在创作名作《八十七神仙卷》之时,发生了一件逸事,究竟是什么事,且待我为大家细细道来。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也是历代字画中最为经典的道教画,尺幅为292×30厘米,绢本水墨。别看高度不高,却是一幅长卷,画卷上画有87个神仙从天而降,列队行进,姿态丰盈而优美。
画中描绘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东华天帝群和南极天帝群与众仙官、侍从、仪杖、乐队等八十七个神仙同去朝谒元始天尊的情形。
在人物塑造上,帝君庄严、神将威武、而金童玉女的脸庞则天真无邪。有的慈祥娇丽,有的恬淡自然,各具其态,富有神韵。
曾为浙江美院院长的潘天寿曾评论此画:“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
这么美的一幅长卷,是工画师关起门来,细细描绘的么?不是的,不是的。
故事,就从这里展开:
唐朝开元年间,大将军裴旻,因为妈妈过世了,丁忧在家,于是,想请吴道子在画神仙图在寺庙里面,这样,可以为已经去世的母亲培福积德。
吴道子就提了要求,如果不能答应我的要求,我是不画的。
大将军自然全部一口应承。
吴道子的要求,有些令人费解:他要求,大将军把孝服脱了(这在古代,未到孝满脱服之期,是不能脱的),再让大将军如此那般。大将军统统答应。
于是,到了画画的这天,千人围观,大家都来看热闹。大将军脱去孝服,穿上铠甲,重装披挂,犹如上战场,带上从人将士,马奔剑舞,激昂顿挫,雄杰奇伟,厮杀阵前。
此时,吴道子把衣服一脱,就在卷上作画,唰唰唰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把画给完成了......
他说:“如果没有将军的这一个杀气,这一个蓬勃的能量的喷发出这个场来,我是画不出现在画中人物如此神韵的。我一介文人,需要借你的这一个气势,借你的这个气场,只有这样,我才能画的好这样的巨著长卷。
很多作家也说过,自己写书的时候,书中人物就似活了一般,在脑中徘徊来去,甚至为书中情况争执不已,呜呼——作者写书,就是这么费心费神,以至于,有作书者,称自己为“吐心沥血”,认为书中灌输的,是自己的精气神魂。
红楼梦的作者也诉道:都云作者痴,一把辛酸泪。
写文之时,书中的角色未喜时,作者先喜。角色未悲之时,作者先悲不可抑。书中的气场,全靠作者的心气、肝气,才能支撑。
这需要消耗多少气血脏腑精华?需要先把自己的精神引出至书中,才能有一部可与读者共鸣的书。若无精神相和,怎得读书的精神共鸣?所谓“神交”,双方都得提调出自己的精气神来,才有这个交汇的可能啊。
所以,黄帝内经告诫我们: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精神需内守,不得无故外逸,外逸则无神内守,外邪可趁隙而入。恬淡虚无,无忧无惧,真气护身不外泄,病亦无所从来。
所以,日常的生活当中,不要多做耗神之事,少做一些需要自己投入精神,才能完成的事。工作当然是没有办法啦。
百岁高道张至顺道长曾经说过:“这世上的一切,都是拿精气神换来的。”
工作之外的游戏、电视等等,一样会得耗神,但如果不是生活必须的事,就不一定需要做了。
只是现在的人,少了娱乐,那是没法生活的啊。娱乐,是必要的么?从养生的角度来,是无须的,或者只需少少怡情即可的,不能成为生活中的重头戏。
生活简单朴实,够用即可,无须因为攀比或这样那样的原因,搞得自己费心费力,费神费气血,去搏取更多的物质享受。
这样,才能节约身体的精元,淡泊守静,才能健康长寿,才能到老来,身体也不虚弱老迈。这就是合道,守道的生活法则。
作者简介
玫瑰:如玫瑰般美丽,却轻易不见其刺。虽不见其刺,却长闻其名,令人拜服。爱好修道、中医、养生以及......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