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雅丽丨来,我们去九寨沟……
很早以前就想去九寨沟,但一直没有机会,这次来到成都,看了宽窄巷子、武侯祠,去了都江堰、街子古镇,我想怎么也应该到九寨沟看一看——尽管季节不太理想。
打开网页,鼠标不由自主点到了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游览区海拔1996——3102米,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这是盛产阳光的故里,这里每一个角落,每一条瀑布,每一个海子,每一段栈道、每一个寨子都那么诱人。
我问大姐有没有兴趣,原来大姐也没有去过九寨沟。于是我们决定报团去。
十一日下雪,黄龙封山,只好报三天的汽车行程,这样我们还能在沿路看一看“5.12”地震重灾区汶川和映秀镇留下的地震遗迹和当前的风貌。
沿路不时能看到山体滑坡留下的痕迹,以及村子迁移后留下的被震坏了的房子和断垣残壁,我们也能够体味到书写着“感恩”大字的几处巨石,留给人们的那份感动。
看到峭壁上“映秀镇”三个红体大字,我的眼睛开始快速搜索周围的环境,我们看到了修好的桥,建好的路和盖好的房,真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人民不孤单。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多少家庭蒙难,给多少人的心灵造成创伤,经济损失有多大,无法估量。但大爱无疆,珍爱生命,奉献爱心,这里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导游充满感情的声音,不断在我耳边萦绕......
是的,困境见真情,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力量。尽可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时候仅仅是举手之劳!智慧是天赋,善良是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不难。
十一月的九寨沟确实和往常不一样,我们穿着羽绒服进山。抬眼望景区,四周群山耸峙,却都被森林密密地覆盖着。导游说这里还有十多座终年白雪皑皑的雪峰,但那要走进大山抬头仰视,那些雪峰都是直插云霄。
而河谷地带则是奇水荟萃,梯形分布的大小湖泊就有114个。这里有17个瀑布群,以1870米的海拔高差,在12座雪峰之间穿林跨谷,珠连玉接。60公里长的耀眼景色,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湖泊群、瀑布群,还有5处钙化滩流。
我想像着环湖而行或栈道徜徉的惬意,想像着那民风古朴的藏寨和香格里拉的藏寨有着何种不同?想像着今年去到九寨沟是否会留下一份悠然的记忆。
因为不能到黄龙,就只能以牟尼沟代替,可是进了沟刚开始爬山我就出现了高原反映,胸闷气急。可这里还不到3000米呢!可能是昨晚没有休息好的缘故吧,怕拖累别人,我便悄然返下山,到沟底去等他们。
第一天坐车的时间多于看风景的时间。晚上领略了九寨沟的寒冷:宾馆的房间简直就是冰窖,我和大姐都没有脱羽绒服就钻进了被窝,谁也没有勇气脱掉衣服去洗一洗,好在还有电褥子,多少有了一些温暖。
第二天全天观景,树正风景线是第一站。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的特点:树在水里长,水在林中游。水流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悦耳又宁静,流动的水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秀美,而周围的一切却都显得平静而不寂寞。
还有那雪峰皑皑、神秘莫测的则查洼沟风景线,不仅有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更有明月松间照的意象。最艳丽的海子是五花海、最小的海子是五彩池,水的顔色是五彩纷呈,它把山树草木石最美的色彩倒映水中,统统收进了自己的镜中,水中映出绝世之美,那份美简直能让人忘记呼吸。
观赏箭竹海瀑布、熊猫海瀑布,是流连忘返的感觉,可看到珍珠滩瀑布后,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那千倾碧流脚下踩,万戽珍珠拥入怀的真实,绝对让你波澜于胸,难以平静,那是一种让人找回青春的感觉,那是一种让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感觉,生命的旋律在这里找到了最强音,我们如何能够不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呢?
第三天在返程的路上我们参观了藏寨和羌寨。
藏寨里藏族姑娘卓玛的汉语讲的非常流利,她长得白净秀气,我们都说她不是藏族姑娘。她甜甜地笑了,露出了洁白好看的牙齿。她说她一直在成都念书,今年刚回到村里做导游。她带我们到她家刚刚建好的二层小楼参观,说那是政府帮他们脱贫,用扶贫贷款造起来的,村子里每家都可以贷到四十万,专造这样的楼房用做宾馆。她说这里旅游业发展得好,他们用挣了的钱再还给国家。
她还带我们参观自家住的老楼,是典型的藏家风格,主屋里摆了很多的器皿都是银制品,藏人崇尚银器,说银能排毒还能治病。卓玛带我们到风情街看银制品,给我们讲解戴银的好处和治病功效,于是我对银手镯有了兴趣,儿子在电话里说他已经为我准备了一对,我便没有再留卓玛为我推荐的那一款。但是我喜欢上了卓玛,她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牟托羌寨位于岷江河畔,这里风光秀美,文化积淀厚重,历史上曾经响过茶马古道的驼铃,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土司官寨。这里是典型的羌人聚居区,这里有世界级传统非遗项目,还有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是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区。牟托是羌语,是人杰地灵的地方,“牟”为“天”,“托”为“官”,是出官最大,头衔也最大的地方。来到羌寨,导游是羌族姑娘,她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问她为什么要回到村里,她说没有办法,外面不好就业。
三千年的历史,沉淀出美丽的羌山风光,这里的民房错落有致,房顶四周都有白色的四个尖角,这是羌人感恩的标志。山顶上有石砌的羌雕,导游说他们的羌雕不打地基,却百年地摇不动,这让大家很惊奇。还有这里的风俗是女尊男卑,男入女家由女人掌家。羌人一般不与汉人同婚。
导游笑着说这里还是母系社会,他们有语言没有文字。有人问她做导游的收入,她直言不讳,说村里给他们发工资,每接一个十人以上的团就能拿到三十元,一天能接三个团她就发财了。这时我看到一个模样和善的老者,递到她手里一张百元大钞,她犹豫了一下,握在了手里。
传统的羌族歌舞、服饰、刺绣是羌寨的特色。最动人的是羌寨山歌,最吸引人的是幸福“咂酒”,这是一种固体酒,瓷坛瓶里放了好多颗粒状的东西,加水后,把管子插进去吸,酒的味道甜绵醇厚,标签上配了一首诗:万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得岷江水倒流。文字生动朴实,形象上口,我看了两遍就记住了。
这里也是地震重灾区,寨子里建有“感恩亭”。竖起来的大石头上也写着“感恩”两个大字。
在中国西南深处的大山里,造物主造就了九寨沟的灵山秀水,藏乡羌寨富有个性的民族文化,也给九寨沟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祖国大家庭各民族的团结友爱、互相奉献又给到此一游的人们以怎样的鼓舞和启迪!
我们没有看到山花烂漫的夏天,也没有看到银装素裹的冬天,只是逮住了摇红挂绿的秋天的尾巴,看到了爱心接力的效应和力量,也就像看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够了,我们已经深深领略了“人间仙境”,“童话世界”九寨沟的卓越魅力,在中国最幸福的地方,体验了一回不一样的生活。
三个导游都给了我们最好的感觉。带队的藏族小伙子叫多泽,是位讲义气的汉子,性格耿直,坦诚实在。他一路的讲解到位也专业。多泽着装休闲,普通话讲得好,娶的是汉族姑娘,所以他说自己早被“汉化”了。而那两位导游姑娘则都穿着自己喜爱的民族服装。
大姐是我旅行中的好搭档,我俩的配合总是那么默契,那么合拍,遇到好景同时想到要拍照,有特殊的感受同时想到要分享。我们互相切磋找最佳角度,什么地方值得用心,什么地方应该留影,总能产生共鸣想到一块。我庆幸自己又多了一位知音。
这一趟西南之行又一次给了我震撼和向往。
噢,九寨沟之行,有意义更有收获!
作 者 简 介
邢雅丽,笔名“叶青”,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在职公务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著有纪实文集《十年岁月回望》《只为生命有期待》《云在青天水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