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四余星家源流叙
一项术数,如说天道使然,其起伏间,玄妙无比。而星政体系更是如此。和很多术数一样,起伏多端,只其幸者,至此世时,又兼之多人研究。
然而必竟是经历过起伏,是以每见初学,实不知星政源流,每每道听途说,不知多思多看多考。是以由现能观之诸书,叙以一言,以望能正本,以望初学能知其源。
当然,质诸文,而所存古文本的本身是不是也是道听呢。这个就不知了。要自己去思考了。特别是术数之类,往往多飞来之语。
首先是宫度之分。如说星政还有什么真的大区分的。就是宫度之分。一家言度,一家言宫。是以千百年来,每每观之,总是不统一的。和任何术数一样,其家传也多。是以会愈传愈固。特别是古代,文抄不易,每每得一秘书,而珍藏不欲示人。而交流就更难了,是秘之所言,其确焉,其不确焉?都是难说的,加上时间上历史的变迁,很多东西,或由不确而变成确,或由确而变成不确,皆比比如是。对于这个问题,在现代应是能解决的,因为很多所谓的秘藏,都能具现于眼前。而又有交流上的方便,特别是大量命例的质证。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宫度之分,会有个明确的定论。当然,这种明确的定论,会是在小众上的。因为术数的本质就是这样,玄之又玄。也当然,这个明确的定论,再某一天,又会变成不明确,因为术数的本质就是这样,玄之又玄。
那么这个源流之起,现在能普通见到的书,是怎么叙这个源流的呢?或说怎么去思考这个源流呢。
首先就是佛道之争。以果老大仙为首的,代表着道家体系,其实也可再放大,代表着本土根源的文化体系。和以佛为代表的,代表着佛源体系的具现,和再放大下的,外来文化体系的具现。注意,这个体系,不是说真的佛道的术数体系,而是文化体系,并与宗教无关。只和唐佛道文化相争,宗教相争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争的大背景有关。具体可自己去寻历史相关述说。在这,只道星术这一块。这就是为什么,要这个争的过程中,果老所留文词,会骂得那么恨的原因之一。至于说,一行禅师是不是真的造乱阴阳。只能是也许吧。只是也许而己,而且,之后的琴堂法,为什么说琴堂而不直接一行,也不是没原由的,因一行在术数界名誉,的确因为造乱阴阳这一传说,而变得不是很好。古人是很重宗的,不然不会直接找个旗子出来。个中如是对中国术数研究久的,多少会理解。
转入正题,宫度之争,最先跳出来几个人物就是。张果老,与其说是果老,不如说是李憕。实际这个李字,如是对道家神仙体系有研究的,总是感觉这个李,也是来得很飞然的。而果憕为代表的度一派。此派以度为重,而所用也是纯为五行生克兼参及道家阴阳理念。和佛道之争一样,在相互综合的过中,有部分慢慢转下底层,慢慢转向民间,慢慢转向江湖,慢慢转向不为人知。是以此一系,基本把握在传统江湖之手。以至像万氏编星学大成时,基本很少果老系的赋语,而多只言:又一家专言度,但怎么个言法,实未知也。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看果憕问答时,会有个感觉,文其朴而质,而野而切。这一派的知名度,一直如此,就是大家都知道,是有那么一系一直这样,但就是不现,直至星宗集成,而且更搞的是,往后言星命者,直接说星宗,特别是民间大众上,这个很怪异的一种现象。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会常看到什么得自异人所传。郑如是,以宫法闻名而实有悟果老者的玄斋也是如此。来源体系,突兀而不可考,和果憕问答一样,飞来之语,飞来之言,飞来之人。
而与果老相对的另一系呢,就不同了。是上达天朝,人所众知。而且多由当朝权所掌。我们试例举下这些名人:袁天纲,这个在历史上牛气的,就是被果憕问答里用来举说的第一个人物“曾会于诸星宿于竺罗,及得予旨,方知用宫主为非。”再接着出来的是李淳风,直接被骂“小儿”。那再接着呢,一行禅师,被果老骂为“恶僧,淫僧”。所以这派人物,明面看上去,全是大人物。这己经是起源了。而由一行起,则一行传之吕逸斋,然后仍归佛上,则为佛朝所传。我们看一下这种传接“是书得于天界寺古佛殿壁箧中,其源流则传自青城山僧灵椿,椿传之江西僧普澄,澄传之四明僧慧月,月又质诸西竺国师耶律……”然后,琴堂僧以闻名世,即明之一世,琴堂宫法大行,而因由琴堂闻,则由最初的,“一行”而称“琴堂”。再而括苍等以学,黄秋山等以学。而会篇于学子,万氏集成。这时你会看到。名称上的变化。如星学大成后具诸家,会跳出几篇“唐一行禅师十六金”“唐一行禅师聚论”。然后你会看到,起琴堂之名,会是由“虚实五星源流”和“指金虚实五星天机赋”,而万氏则加前言为“琴堂虚实五星”。整个系以示对琴堂老师示敬之意啊。以是,所谓琴堂,未真琴堂起。而只是一行为代表的宫法体系言。只后期有多有发挥者。所以你会看到,是实在有趣,即起于天竺,又现于寺殿,又传于僧系。又由僧而闻名于天下,天地间的玄妙,真是很让人无语。
这时,另一系呢,你就会看到。马上跳出来的一句“月又质诸西竺国师耶律”。然后又会有耶律纯出师高丽。这时你就能马上明白,新的东西又进来了。以辽元文化交融为代表的一系。又而跳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耶律楚材。
说到这,我们大致明白。如说唐的佛道之争,影响了星命的发展。到了宋时佛道趋同化。又到了元的外来文化交杂。再回归到了明时的回归。而清后开始到现在的西方文化又再交杂。星命学,其实如是对于初学来讲。会真的给人一种错乱的感觉。
那么我们就再理一次。他们的个中较明显的区别。而且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首先是以袁天纲为代表的宫法,在发展的过程中,明显不好用啊,对算命文化如此平民化的地方。不适应了,不够精细怎么办。总不能老像诗人一样,发表点我也生在什么宫,他也生在什么宫,我也什么星座,他也什么星座,所以怎么的,这样去面对上至达官,下至平民的需求吧。所以要完善,而完善之法是什么,中国的阴阳家当然是最好的理论。所以四柱宫位起法。就是后来总结的以一行为尊,而琴堂以闻的,体为四柱。是为宫法枢机所在。而果老一脉呢,更简单。直接再精细到以重度。而且显然,为实用之法,不像四柱飞动那样难掌握。到了耶律辽元文化呢,这个交杂多端的文化体,则直接多方引用,如将化曜的功能加强,如将躔度精化,如后面的,将偏正垣的说法加入。因为没有办法,理论太粗了,你不去打入补丁。应付不了。这就是他们大约的区别,和为什么。
但是,他们的交融呢。那就很神奇了。如佛道到了宋时,居然开始趋同。而果老则直接,一般只存于“异人”了。如郑得异人,玄斋也得异人。于是乎,果老就好像灵魂一类的东西,所有学星命的,都知道有一脉是用度的。但就是不见其文。因为很简单,对果老来讲,就好像果憕问答里一样,只一句的“及得予旨”。即对天纲所讲,淳风所说,一行所留。他们都是对的。所以果老变得很怪异,连着果老主骨之文,李憕问答,都言天纲集,自己是没有什么所谓集的,玄妙无比。直到陆位成本星宗。这个影子好像才从暗底下,稍转向前台。
所在果老的传承,是直接归到宫法赋文里面的。只需出师时,得“旨”即可。这种交融如联想到宋元佛道趋一这文化大背景下,会显得很有趣。这种果老的传承,会显得无比玄妙。那么耶律又是怎么交融的呢。因为他是后来文化。所以基本是处在被排的角度,只存于北方,以致如元时,仍存下郑这样的异人。群众基础很重要啊。以致星学大成留下一段很耐人寻味的一句“术者谓琴堂准于我朝,耶律准于辽金,此又拘于气运之说而不思论道理”。意思就是大部分玩星命的,当时根本就看不起这耶律。但他没那么道理讲,只说可能是气数使然吧,我们用之不准。这个很严重,因为刚讲了,即然是术者,准这个字,显得关键。但实际呢,是不是真的没有交融进去,显然是不可能的。还是有的。这时,我们就要明白,术者们琴堂的本源理法是什么。和可能交融的又是什么。则我们看一句琴堂易览注解所言“琴堂之名,乃昔有琴堂和尚,传授吕逸斋,逸斋受之唐一行禅师,盖因和尚盛行于世,故号之琴堂。所论吉凶祸福,与加盘,耶律躔度,子平法,诸家五星,取用不同……”所以你会看出,对琴堂来讲,他们自己认为,得于一行,而与加盘,耶律等不同。那问题就来了,到了万氏总结琴堂法时,他就认为加盘是最重要的玄机之一,而且花了大量的空间,抄录十二宫安命论。是以,你可以从中看出区别,由原来的,“不同于”,到玄斋等谓,“加盘不必过于而求之”,到万氏的,加盘为琴堂玄机。你就会看到这个中的过程。并举一事而知具变。
所以当你将所能见的文,将脉络连起来时,就会慢慢的显得不乱。而且能理解自己体系应走的方向是什么。才能得精髓。其中你会看到,最搞笑的是果老一脉。他就好像以道家所讲的,天下安则自修其道,天下乱则出世救世。不见他的影子的,到了关键时,像李泌之流又会出来。你说不见吧,他又无所不见。而且就在你身边。最清远就是宫法体系,存于高堂仕绅之中。以致像宋末之相文天祥,也会两句星命之学。而最尴尬是耶律一系。被术者称为当朝不准。因为没有办法,是无论宫度。其实都是星政,而骨子里的是阴阳生克。这突然出现另一种阴阳生克,这要转过来,不是一般难的。而且最为关键是的,一个是以征战扩土中的经济体,在交融着各方文化,本身根基尚未融合。而一个是己经相对定型的精细经济体。这二个你要放在一起,那一定是要打架的,只能通过时间。当然,历史会给这个时间,只是苦了初学者了。特别是本地以星学大成为代表,和星老星宗为代表的两个典型,在尚未又再一次完全融合好时。明禁天文,和清时改制来了。这时,再一次文化外来。将这个脚步给打乱,以致不能再出几个玄斋。此时再一次回归搞笑局面。言星政者,皆言星宗。而所为者,皆为一行,需直至琴堂再出。所以术数是很微妙无比的。
至如说,自此之后。清后开始的源流变化,西法交融下的星政的再变化。则目前皆能比比看到,可以看到前辈的努力,也可以看到个中的辛酸。这些就非此文欲要解说了。此文只将明以前所留之文,印象下而整理的叙说。以助初学者入门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