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蕴含了老子怎样的告诫?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七十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此章说“大道甚夷,世人好径”。亘古之道是常道,所以甚易知,甚易行。但世人却“莫能知,莫能行”,这不是知的问题,是世人故意躲避大道。为什么故意躲避大道?世人喜欢走捷径,捷径就是斜径,就是邪路。

上章老子宣说了知子守母的修道第一秘诀,从事法界到理法界,从理法界到事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老子第一次宣说世人修道的障碍在于世人”好径”的恶习,好径就是只知现实地,不知究竟地。世人哀叹,知道明天追求什么,却不知道一生追求什么。

修道是人生的究竟地,是认识自己的关键。于是出现了假修道士,这些人“带利剑,服文彩,厌饮食,财货有余”,似乎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双修,都获得大成就。不明真相者以为他们就是修道士的代表。老子在此章呵斥了假修道士

第五十三章

第一段: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yǐ,迤)是畏。

第二段:大道甚夷,而民好(hào)径。

第三段: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第四段: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第五段: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盗,谐音道,假修道士】

此章经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经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yǐ,迤)是畏。

老子是一个孤独者,卓立不群者。第七十章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披褐怀玉。”《金刚经》说“此人第一稀有”,与老子的“知我者希”何其相似。“介然有知”就是“知我者希”的另一种表述。“介”的解读一直有分歧,清代重视训诂,“介”字未有更好的解读。

《帛书老子》出土,甲本作“挈”,乙本作“介”。庄子《庚桑楚》有“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不免遭网罟之患。”意即能够一口吞下车辆的巨兽,一旦独自离开藏身的深山,难免会遭受被捕猎的祸患。庄子又说:“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后能独行”,能够通达把握现实地(人)又能够把握归宿者(归)才能独行(不受外境诱惑和困扰)。“介”就是独自、独行之意。

独立不群者为介,汉张衡《思玄赋》说:“孓不群而介立”。修行者都是独行者,遗世独立,卓尔不群。所以单足站立成为介,受断足刑法者称为介,因为是单足独立。佛教中有独觉圣人,一个人独自在高山顶上参悟大道,俯瞰世间群生之苦难无穷,亦爱莫能助。

老子宣说,我这个独觉大道者,完全通达解脱密法,能够遵循大道,一丝不离。但令我担忧的,就是大道边上有很多斜径,世人误以为是修道捷径,甚至故意当做修道捷径。这些斜径引诱世人,最终偏离坦荡大道。

介,河上公注,“大也。”介又为居间,坚硬、甲壳,微小,同芥多重意义。由坚硬引申为耿介坦荡义,由居间引申为在意(介怀)、介入。傅佩荣作“坚硬”解,张纯一作“微细”解。《易经·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立于石缝之中,不用一整天,既贞且吉。因为立于石缝中既中且正。贞为正,即上天眼中视为正,不是人眼中视为正,后世引申女子品行端正为贞节。注释者简单把贞注释为正会失去微言大义,《道德经》中有贞有正,亦需细细分别。傅佩荣注“介于石”为“立于磐石上”似未确。

甲骨文介字是溪水中穿过,金文、隶书下部似小字,因为把甲骨文的水形简化为线条(二短线简化为一长线)。《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八有分开意,居中、居间、中介都是从八引申而来。介又引申为一个,居间之一才能分为二之意。

“独立”“卓立不群”是从居间、一个引申而来。考查介的多重含义,对于选择最佳文意有帮助。若做“微细、纤微”解,则可解为知入纤微、无所不知意,不是知之极少。清代道家学者黄元吉注:“此介然有知,是忽然有知,不待安排”。依据不足。

经文“使我介然有知”与“行于大道”连接,“介”解为独觉者、独行者更为恰当。“我愚人也哉”、“吾将以为教父”都是独觉者、独行者的形象,古代悟道的大宗师都是独觉者、独行者。独觉、独行又和于群生,为世人的愚痴而发悲心。“唯施是畏”正是发大悲心。施,王弼解为“施为”,言悟道易,行道为难。

“施”帛书乙本作“他”,借为迤。王念孙说:“施读为迤,邪也。言行于大道之中,唯惧其行于邪道也。”行路最怕有歧路,路有分歧就有可能误入歧途,不能到达目的地。墨子看见路分叉就大哭起来,分叉还有分叉,将来不知自己会迷误到何方?

老子“唯施是畏”与“而民好径”一致,近似于墨子“见歧路而大哭”。老子悲心极为广大,见歧路而大哭(是畏)正是悲心的表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