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对话】查扣、销毁三轮车行为是否过激?规范交通规则与损害公民财产之间值得深思

三轮车“禁限”一直是行业内争论不断的问题,最近,广州、河南等地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查处、整治三轮车。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对三轮车采取了控制规模乃至严禁上路等管理措施,然而,禁令在实施时遭到不少民众反对,甚至被批“懒政”。在绝大部分城市,强行的“一刀切”是不现实的。

以河南鹿邑为例,收缴查处三轮车970辆,其中集中销毁600辆,割棚350辆。一时之间,在鹿邑大街小巷都能见到的三轮车仿佛销声匿迹。这还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这种查处、收缴三轮车的行为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却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关于“限电”利弊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过。

三轮车交通事故频发是“限电”根源?

现如今,在各大小城市街道上,三轮车的身影无处不在,但是三轮车在给市民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众多安全隐患。就三轮车安全问题,昨天,记者采访了某交警大队的民警,据他介绍,三轮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交通事故的百分之三十,而三轮车闯红灯、超速行驶以及串道行驶则成为违反交通规则三大主要现象。

其实深入分析这类问题产生的根源,笔者认为“成也便捷,败也便捷”,三轮车能如此迅速的普及起来,便是取决于其便捷;然而又正是因为其便捷性,让人们在使用中随心所欲,故而酿成一出出悲剧。

所以很多人会以为“安全性”成为查处、收缴三轮车的根源,然而笔者却不以为然。因为事故产生的更多原因不在“车”,而在“人”。要降低事故发生率,与其取缔三轮车,不如规范人的行为。然而为何会如此雷厉风行的整治三轮车,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原因,或者说三轮车行业的发展,动了谁的奶酪?

是一棍打死“限电”,还是大禹治水“治电”?

在大陆,三轮车的现状便是交通事故高发率。故而相关城管交管部门选择了“一棍打死”限电法,就是查扣所有三轮车,三轮车不许上路。然而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却很“和谐”,没有高发的交通事故率,相关部门的管理也很轻松。这又是为何呢?

究其根源,无非是治理手段上的不同,在香港和台湾地区,三轮车、电动车与汽车一样需要上牌,遵守同样的交通规则。这便是一种“良性的引导”,所以这个交通工具才能健康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而大陆,却是一种“恶性的打压”,笔者认为如此,反而会激化矛盾,适得其反。

如果一个事物受到人们的喜爱,我们的监管部门应该学习“大禹治水”的方式去引导规范。

限电“后遗症”,既有车辆如何处理?

此前深圳一场“销毁3600辆电动车”的闹剧,激发各方口水仗。甚至有律师机构称,这种行为是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三轮车是公民财产,即使作为监管部门也不能销毁公民财产。

口水仗还未停止,后遗症便已开始显现。限电令的严格,让三轮车既有者即便出行也不能使用。倘若限电行为不能缓和,就现有几百万辆三轮车保有量,这些三轮车如何处置?三轮车生产企业又该如何生存?监管部门对消费者造成的创伤,能否由企业来买单?

小编还是想说一句:

三轮车想“活下去”真的就那么难吗?

本期编辑:Melody

更多行业新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