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之心得分享
第五十八章 察政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之心得。
本章接上章继续从治国上谈无为而治的内涵。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一个国家的施政若是宽厚,百姓则德性质朴;一个国家的施政若是过于苛刻,百姓则德性缺失。
“闷闷”本意是默不作声,这里是用来比喻施政者的无为。
“淳淳”本意是醇厚,这里用来比喻百姓内心的质朴。
“察察”明察,清楚,这里用来比喻施政者的有为。
“缺缺”缺损、缺失,这里用来比喻百姓内心的缺失。
以一种宽厚、慈悲的胸怀来治国,当然宽厚、慈悲并不是放纵,而是内心廓然大公,对百姓心存慈悲善良,而采用的方法又合于道之理,当施政者以这样的胸怀和方法去施政的时候,百姓就自然安分守己,所以就叫“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这其实就是上章所讲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因此,“其政闷闷”其实就是“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我无欲”、“我无情”,也就是无为的意思。而“其民淳淳”其实就是“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民自清”也就是无不为的意思。
相反,如果施政者总是以有为之心来治理国家,时时处处都要表现自己的才能、才华,自己的尊严、地位等,那势必就会运用各种凸显自己的方法去施政,那百姓也同样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从而伤害到本自圆满俱足的本性,所以叫“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这样我们从老子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可以知道,同样是作为,却有有为与无为的区别,而且它们的区别与外境无关,与存心有关。
如果是存的贪嗔好恶的心,其行事必然依循的是自己内心的贪嗔好恶,这样的作为就叫有为。
如果存的是廓然大公的心,其行事必然依循的是人事物的理,而非自己的贪嗔好恶,这样的作为就叫无为。
如此我们又可以明白,若要做到无为,就必须放下自己内心的贪嗔好恶。但是这个放下不是我们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因为贪嗔好恶的发生不在脑袋,不是我们的脑袋要贪要嗔,而是我们的心。或许你会觉得很迷惑,难道脑袋与心不是一回事吗?还真的不是一回事!(祥见张庆祥《失落的内心》)。
我们的心常常不受我们的控制,反而是我们常常被它所牵引,它要我们高兴,我们就真的很高兴,它要我们烦恼,我们就真的很烦恼,是不是很奇怪?
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它牵引?如何才能做回自己呢?
那就是修身。所以《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好了,说了那么多,其目的就是要引出下面这段文字:
既然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那我们还是要回到修身上来理解“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段话的意思:
我们若能不对身中的感受有好恶分别,身中气机的运行则圆满自然;相反若对身中的感受有好恶分别,身中气机的运行则会被人为扰乱,从而伤害我们本自圆满俱足的本性。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
人们常常以为是祸的,却不知其实是福之机;人们常常以为是福的,却不知其实是而祸之兆。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谁知道?没人能正确运用它吗?
老子这里告诉我们祸中有福,福中有祸,祸可变福,福也可变祸,祸福之所以相互转化,是因为自有其变化之道,只是这个变化之道没有多少人能懂。
就像一个人身处逆境,我们常常以为是祸,其实如果这时能够在逆境中懂得养自己的德,懂得从自己身中寻找问题的根源,那这个所谓的祸其实是福之机;而当一个人身处顺境时,我们常常以为是福,这时若不懂得养德,而是一味放纵自己,或者继续不断追逐这种所谓的福,那这个福其实是祸之兆。
因此是祸是福其实与外面的境遇无关,而与自己的德有关。“以无事取天下”的人,是不挑境遇的,福也好,祸也罢该怎么面对就怎么面对,没有贪嗔好恶的分别,而众生的我们却常常执著于所谓的福、顺,而抗拒、逃避所谓的祸、逆,所以老子又言: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
“正”不偏为正,比喻正道。
“奇”,比喻旁门左道。
“善”,比喻善法。
“妖”,比喻看似善法实为迷惑人心的妖法。
众生常常因为执著于正道反而步入旁门左道,执著于善法反而跌入妖法的陷阱,这就是众生的无明,这样的无明已经形成很久了。
老子这里以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告诉我们正与奇,善与妖同样是会相互转化的。
比如治国,如果过于执著于“正”,势必就不知变通,不知变通那么就不能实现治国的目的,正也就不再是正,而是“奇”了。
同样,如果过于执著于“善”,势必对恶造成放纵,这时候善也就不再是善,而是助恶的“妖”了。
因此,老子这里其实讲的是修行人常犯的毛病,就是执著于净相而不知。一般来说,垢相很容易被认清,也很容易被清除,但净相却不然,常常很难被察觉,即使察觉也不容易被清除,所以老子说“人之迷也,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方”,有棱有角,棱角往往容易伤人,比喻有原则,但若过于执著于原则,势必会伤害到人。
“方而不割”是说圣人行事虽然极有原则,但从不会因此伤害到他人。
“廉”,厅堂的侧边,也是有棱,容易伤人,比喻廉正、清明,但若过于执著于廉,也很容易伤人。
“刿”,利刃伤人。
“廉而不刿”是说圣人虽然廉正、清明,但却不会因此对他人造成伤害。
“直”,内心正直。
“肆”,放纵的意思。
“直而不肆”是说圣人内心正直,从不放纵自己的私欲。
“光”,智慧之光。
“光而不耀”是说圣人虽然拥有众生所不具备的智慧,但却不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
这里的“方”、“廉”、“直”、“光”都很容易让人产生净相,而“割”、“刿”、“肆”、“耀”则是产生净相的后果,因此这段话是说圣人因为无为,所以能避免净相的产生,从而能“以无事取天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