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城隍庙(国6)
(榆次城隍庙)
榆次城隍庙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城内东大街中段北侧,4A旅游景区榆次老城的主要构成之一,“国6”。
榆次城隍庙始建于元至正22年(1362年),原址在大北门内善政坊。明宣德6年(1431年),当时的地方领导感觉旧城隍庙狭小简陋,拆掉旧庙在现址重建,后经明、清数次续建才告落成,为一处元、明、清建筑群体。
城隍庙山门建于明正德15年(1520年),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歇山式。如今山门外广场是旧货市场。
山门内塑像体魄精壮、上身裸露、形态狰狞。不知是哪个年代的作品?山门的彩绘采用了传统彩绘中的沥粉堆金工艺。城隍庙牌匾为郑板桥所书,估计是它处拓来的。
山门后即是玄鉴楼。
第一进院空间狭窄紧凑,玄鉴楼几乎与山门挨到了一起,没办法拍到楼正面的全貌。
玄鉴楼建于明正德10年(1515年),后屡经改、扩建。重檐歇山顶的二层楼阁式建筑。楼高17米,斗拱层层,造型精美。
玄鉴楼内最不可错过的,是三座能够折射天光的藻井。相传这三座藻井是天、地、人三界的宝镜,行人从藻井下走过,影像投射到镜中,可立刻分辨出善恶忠奸。经专家考证,此斗拱藻井为国内仅存,据说其制作工艺已失传。
据景点自己的介绍,该楼1999年被世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公布为全球最精美的100座古建筑之一,不过所谓“全球最精美的100座古建筑”说法只在这里见到,它处没见过报道。窃以为,真有“100座”,在国内不会仅仅入选这么一座吧?——可能思泉孤陋寡闻了。
山门东、西两侧,建有二层歇山式钟、鼓二楼。
紧贴玄鉴楼的是一座两层楼高的乐楼,亦即卷棚顶过道式戏台。
乐楼两侧的八字琉璃麒麟影壁斜插院中,形成屏障,构成一个音响极佳的院落。
乐楼后的显佑殿。
显佑殿前建有一座单檐悬山卷棚式献殿。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是供奉城隍神时,摆放祭品及焚香化纸的场所。
显佑殿始建于元至正22年(1362年),是古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俗称“大殿”。显佑殿建在1.2米高的明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斗拱五踩,单翘单昂,出跳深远,承托着深阔的飞檐翼角。
显佑殿的殿顶覆盖着灰色陶质筒板瓦,绿色硫璃瓦剪边,硫璃花脊吻兽,正脊间南北两侧有形态各异的八条行龙腾跃于花间,或昂首吟天或回眸凝望,前呼后应,生动逼真。其明间施隔扇门,次间、梢间饰棂子窗。后檐明间施双扇板门,四周为厚实砖墙封。
显佑殿整体建筑庄严雄伟、富丽堂皇,凝重中透析着灵气,造形之传神,工艺之精湛,无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品。
显祐殿亦是城隍庙的主殿,内供奉寇准。全国各地的城隍神,大多为生前曾在此地任过职的官员。像榆次城隍庙这样请外乡人来担任本地城隍的情况,在它处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