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宏再论“环境造就人”

“环境造就人”这不是一句空话,是经过有人类以来人们在生活中所得来的真理,因为,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逆境和坎坷,那么在那些逆境和坎坷中是什么引导你屡仆屡起? 在顺境中又是什么指导你不断攀升?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繁华的都市,看到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里,不少人重复着沉沦与迷失。如果你穿行于冰冷的钢铁丛林中,独能保有一份从容与冷静,因为心底的一隅,你的灵魂在轻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最平和的心态,面对无法逆转的环境。”那说明你就是一个高人,至少说你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
       逆境是不可避免也是无法左右的,但是,只要用一颗安然自若的心去对待它,只要以一种笑傲风神的心情去藐视它,就一定可以做个从逆境中站起来的巨人。著名小提琴家欧尔?布里,在一次音乐会上,琴弦突然断了,观众一片哗然,但是,他依然神情自若地用剩余的三根弦将作品继续演奏完毕。他身处的环境——观众热切的期待,弦断无法演奏的尴尬不能改变,但是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情——或许他告诫自己,这不过是一次小小意外,千万不能乱了手脚;或许他暗示自己一定要保持平和,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当时是非常泰然的,因为他的面色没有丝毫改变,因为他用别人无法演奏的乐器演奏了接下来的一个个乐章。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个乐章呢?同样是命途多舛,司马迁在受官刑之后完成了著作《史记》;《快乐王子》作者王尔德锒铛入狱后,一朵美丽的玫瑰从此失去了芳香。司马迁用坚强、不屈的心境俯视挫折,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弦断的遗憾,将生命的乐章推向了高潮;王尔德用消极沉沦的心境仰视困苦,最终受到了命运的严惩。面对所谓的弦断般的逆境,懦夫哭哭啼啼地哀叹、骂骂咧咧地埋怨,结果加速了命运的衰老;勇者则以最饱满的心去包容它,以最刚强的心去软化它,以最执著的心去挑战它,结果丰富了生命的意义。
       在顺境中你一定要树立一种忧患意识。富家子弟堕落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什么一夜之间,就从纨绔子弟沦落为街头流浪者?因为在看似不会改变的金山银山的家庭背景中,他们遗落一颗奋斗的心,他们失去了一种心情,一种用来传递家产延续富贵的心情,于是,他们贫穷了,不仅是物质上的……
      人类文明的火炬需要你去传递,并亲眼看着它在子孙手中熊熊地燃烧。要想让这不再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就必须根深蒂固地立足于无法操纵的社会里,这就需要们从改变心情开始!

  在草原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有生物产生,有生物消失。环境的变化造成物种的变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狼却不管环境怎么变,始终是草原上的不二王者。成千上万年艰苦环境的磨炼,不仅磨炼了狼钢铁一样的意志,更养成狼的坚韧性格。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同样的环境下,同样学历或者能力的人,有些人一举成名,获得事业、人生的成功;有些人默默无闻,甚至被淘汰出局。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在对环境的适应上。在职场和市场环境中,能够适应环境的坚韧性格是必不可少的。

  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可是一根藤条,却无论如何也折不断。藤条不比筷子结实,只不过比筷子更有韧性罢了。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变化总是会影响到身处其中的人,就好像我们给筷子和藤条加的外力。

  有些人,就好像筷子一样僵硬,环境变化时,还不肯改变自己,不知变通,结果也自然和筷子一样落得个折断的下场;而真正能适应环境的人则像藤条一样,该长的时候长,该短的时候短,随着环境的变换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功地生存于世。
东晋时代的陶渊明却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是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是令人敬佩的,但是他这种不知变通的做法却值得商榷。他愤然离任,百姓失去了一个好的父母官;督邮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陶渊明自己也失去了前途。如果换一种做法,用自己的才华和影响来惩罚督邮,又保全了官职,岂不更好?

  坚韧其实就是能屈能伸。刚硬的玻璃,虽然明澈,却经不起丸石的一击;细柔的藤条,因其坚韧,才充满活力。在有些场合,如在大是大非的原则上,我们应该像玻璃一样刚硬透明,但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我们又必须像细柔的藤条一样,显示它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人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自己意愿的环境中,当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时,我们要懂得改变自己去适应它。外部的生存环境是残酷的,我们只有认清环境,改变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0)

相关推荐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知道这句诗背后的辛酸吗?

    陶渊明跟苏轼,两个不同朝代的人,作为后辈,苏轼很赞赏陶渊明的风骨,两个人"隔代遗传",都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但这样有风骨.有立场.还有盖世才华的人,偏偏都命运坎坷.我们一起来透过历 ...

  • 小乐趣味国学 百家姓之三十一:陶,原来从职业而来,瓦器的演变

    好,各位看官,我们上回说了百家姓的魏,今天我们来说说陶. 陶姓,中华姓氏之一,距今已有4300多年历史,严姓源出有: 第一支源出伊耆氏,出自远古时期尧帝衍居地陶,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第二支源出唐尧.其 ...

  • 潘长宏浅论“环境造就人”

    生活在这个社会,当懂得"适应环境 改变自己",这就是"环境造就人". 如果我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仿佛一切都与我们格格不入.但过不了多久,我们便会对许 ...

  • 潘长宏六论“环境造就人”

    人际关系中怎样面对陌生者. 第一.在办事中会遇到各种人,有出言不逊的.咄咄逼人的,请不要忘记,爱,是重要的腐蚀剂. 对付这些"难对付之人",含蓄的微笑往往比口若悬河好.如果双方都板 ...

  • 潘长宏三论“环境造就人”

    2021年9月28日 "时势造英雄,环境造就人"是不容置疑的了,那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怎么样才能适应环境的问题,当你从学校刚刚毕业不久,被录用到一家公司,或者考取了某一公务员职 ...

  • 潘长宏四论“环境造就人”

    发挥人的聪明智慧,认识世界的自然规律:人不能要求环境来适应你,而只能是你去适应环境,在面对不同环境是,只有学会去适应环境的人,才能更好的立足社会.当代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问题日趋加剧,在此等环境中,有 ...

  • 潘长宏五论“环境造就人”

    在这个人世间,贫穷时才会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才会去改变,去创建.经历过贫穷的人才会更珍惜财富,更懂得财富对人们的意义. (五牛图) 高人言:穷则思变,变则思通,既变且通则与环境适配耳.穷则变,变则通, ...

  • 以平淡之心度长寿之人(作者:潘长宏)

    春风拥花上枝头, 雨打几时凋落舟: 遇朋不饮空归去, 桃红争相笑洞口: 事事由天莫强求, 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 ...

  • 中国摄像师潘长宏音画创作《 飞舞的花蝶 》

    创作:中国摄像师潘长宏2021年5月6日 <飞舞的花蝶>制作:潘长宏 蜂蝶纷飞,那是芳香的风采:那满山的木兰花,千姿百态. 晚春花开,总是生命的期待:那美丽的粉蝶儿,绚丽多彩. 蜂蝶采蕊, ...

  • 中国摄像师潘长宏音画创作(哥妹欢乐颂)

    中国摄像师潘长宏音画创作(哥妹欢乐颂)

  • 中国摄像师潘长宏音画创作《兵哥哥》

    中国摄像师潘长宏音画创作《兵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