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飞行器竟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来风筝之乡感受南派风筝魅力吧
清代诗人高鼎曾在《村居》中描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文中,儿童在初春时节放风筝的欢乐景象,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
几根简单的竹骨,附上纸,拉上你和风筝之间的联系线,一个风筝就完成了。乘着风起的时候,抓紧丝线,逐渐逐渐地让风筝升高再升高,一点一点接近极致的天空。
当它飘远的时候,好像快乐达到了顶点。
阳江这个城市,可能很多人听说过它是因为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作为广东省的辖地级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阳江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并且山海兼有,风光秀丽。
阳江风筝馆建馆于2003年,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整体的建筑风格完美展示了古老阳江的文化特色。馆内分为两层,一层是阳江特色风筝展区,二层是现场制作风筝的场地。
众多风筝中,阳江最有自己特色的风筝,要数世界十绝风筝之一的“灵芝”风筝了。好的灵芝风筝要卖到600块左右,比龙风筝还贵,所以很少看到有人放飞。
灵芝风筝呈椭圆形,顶上是一片白云,下面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口含一灵芝草在不停跑动,画面十分生动。
如果你细看,最顶上的图画还绘有白素贞找灵芝救许仙的场景,惟妙惟肖。
另外还有软翅风筝,适宜于禽鸟和昆虫风筝。远远看着,凤凰、老鹰、蝴蝶造型逼真而写实。
阳江风筝传承人一双巧手,把薄薄的竹片削开、弯曲,通过棉线扎制在一起,再进行糊纸、绘画,一只漂亮的风筝就诞生了。
看这只寿桃风筝,虽然只是半成品,但已经能看出整体的造型了。细节处的刻画,一丝不苟,让人无比期待最终的成品。
这只不用多介绍,这就是南海一号。虽然只是风筝,但还是对船体进行了很好的还原,就连船帆都是立体的,非常逼真。
各种龙头、寿桃、钱币造型的风筝堆在一起,其实也能感觉到阳江人们通过风筝寄予了美好的愿望。
一个龙头就有一个小朋友那么大,而远处的龙身则长得都看不见了。
这么长的风筝需要特别的风筝线,也对放风筝人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要判断好风向、风势,才能成功放飞。
等放到天空中,彩色的龙身在碧蓝的天幕中摇摆,宛如一条真龙一般。
看完阳江的风筝,倒让人突然对这种古老文化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也幸而有阳江以及阳江的人们,一代代传承这深厚而精彩的风筝文化,才能让今天的我们,不至于忘记关于风筝的许多故事。
现在,风筝不仅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广为流传,更是一种艺术的传承。阳江有些学校还引入了风筝课程,成为一项学习内容。学习制作、放飞风筝,孩子们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在无形中对祖国的文化更增了几分热爱。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