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阅览 | 《永定河传说》:向水而生的文明印迹
作 者:郡 主
主 播:晚 秋
值班主编:邢晓静
永定河历来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它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管涔岭天池,流经北京的河段长159.5公里,面积达3168平方公里。
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年建都史的北京,就发祥于永定河从晋北群山中奔涌而出形成的冲积扇和古渡口一带,那里被叫做北京湾小平原。
有了沿河而居的先民,便有了人类文明史。在悠悠岁月长河里,故事变成了传说,又变成了神话。2008年“永定河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个流域里流传的系列民间传说群上。
《永定河传说》就收纳了70篇这样的传说。
在《尚书 禹贡》《山海经》等古文献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绳水以及绳水所出的碣石之山,有专家认为,碣石之山即在今天的石景山地区,因而这里有不少治水掌故传说。
永定河常发洪水,很多皇帝都来过石景山查看防洪情况。有据可查的有,金代的世宗皇帝,明代的成宗、孝宗、世宗、神宗四个皇帝,清代前期的数个皇帝。从大禹治水开始,这地方就没间断过治理水患,就像乾隆皇帝诗里写的“永定本无定”,是说这河不定性,想往哪里流就往哪里流。
到了1700年,永定河畔发生了一件影响北京历史进程的大事。三国时期曹魏的镇北大将军刘靖想方设法,开车箱渠,筑戾陵堰,永定河水驯服地进了渠,清泠泠地东流而下,幽州的土地全部得到灌溉,粮食产量大增。自此以后车箱渠造福百姓1000多年,把蛮荒之地变成了米粮川。
再后来,清朝康熙皇帝在这里铸过镇水铁犬,铁帽子王爷允祥在这里提出过治河和营田相结合的方案,于成龙生死不离永定河,乾隆爷也曾赐匾治水功臣李光地,曾国藩、左宗棠、冯玉祥都曾来过永定河治水修坝。
这里还有治恶镇水的神话,如仙龟为救苍生牺牲自己吞永定河水,王老汉栽种河提柳,刘伯温帮助高亮赶洪水,石景山镇恶龙、关老爷挥刀拦洪水、灵官背观音过河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一方水土养一方神兽,关于镇水神兽这里面的故事可就是天马行空了。比如神鸟洒水形成了永定河,无定河神龟斗怪龙,张果老倒骑骆驼,河神体恤百姓派神羊下凡等等。
地方风物传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又往往与名人轶事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一份津津乐道的趣味。比如永定河边的晾尸台据传原是伍子胥鞭尸楚王的平台;雕刻驰名中外的潭柘紫石砚用的紫石是三位天神的冠袍变的;石景山曾被称为“湿经山”,原是唐僧取经过程中经文落水的地方。窦燕山盖学堂、冯玉祥赔框等名人掌故也都是妙趣横生的民间口头艺术作品。
除此以外,永定河流域还有很多植物传说。
八角村村西有一棵四人合抱的银杏树,树干挺拔,绿荫如盖。相传400多年前,村里有一对美丽善良的姐妹,分别叫做金杏和银杏,她们为了陪伴重病的老母,迟迟未嫁。母亲去世后,妹妹银杏鼓励姐姐去寻找幸福,并请观音菩萨把自己变成了一棵银杏树守护在母亲的坟头,圆了孝母之心。
黑石头山上有棵皂角树,一树两干,紧紧相依在一起,这里面有一个善良的河北小伙子为救重病的北京姑娘,被歹人残害的凄美爱情故事。北京姑娘日日到他坟头哭泣,直到他们化为这棵皂角树,生不能做夫妻,死也要不离不弃。
南大荒御蟠桃,则是一个和孙悟空有关的故事。明代的时候,宫里有个机构叫林衡署,专门负责建立果品试验基地,给宫里挑选进贡的水果。永定河边上有一家勤劳的果户姓袁,因为年年被官府盘剥,一家人准备逃走时,又赶上了永定河发大水,老袁便带家人跳进河里求死。碰巧遇上了在晾经石边歇息的孙悟空,被救了起来,还赐给了他好的蟠桃品种。这一年皇上来视察,远远闻到蟠桃香,这蟠桃也就成了御蟠桃。
三家店西街有座古刹龙王庙,坐落在京西古道上,是通往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商道起点。这里曾住着个卖鱼的老汉刘老西,苦于永定河常年发大水影响生意。因为刘老西是从山西的大槐树下逃难来的,他总相信槐树能御灾抗患,于是在永定河边栽了这棵大槐树,并修了龙王庙。这庙因保佑永定河流域的百姓安居乐业声名远播,院里的老槐树也被老百姓亲切称作“龙王槐”。
翠微山麓还有一座著名的四柏一孔桥,过了桥就是明代的壁画杰作法海寺。传说法海寺建成后,太监李童来验收,为了挑出点毛病好克扣工匠们工资,他想出个法子,说两天后的八月十五,皇上要来视察,到时候要修好四百零一座桥。工匠们可为了难,其中一个叫张闷子的老木匠,对着水面上的四棵柏树树影琢磨了一天,突然想出了个办法。等到李童来验收,张闷子告诉他“大人,四百一孔桥修好了!”李童却只看到一孔桥,生气地问:“那四百在哪儿呢?”张闷子指着河两岸撑着青石板的四棵柏树说:“一、二、三、四,正好“四柏”!”李童在皇帝面前哑口无言,只得按约拨付了工匠工资。
永定河文化蕴含着水利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母体文化的重要地位。作为其载体之一的永定河传说,因其地域跨度广袤、时间跨度久远,流域内称谓多变,治水人物众多,传说版本不同,生产方式多样,山川寺庙传说众多,并纳入了放河灯、祭祀龙王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在厚重中又不失生动。
沿河而居的先民们,一方面坚强地建立种族生存的物质家园,另一方面充满理想主义地创造出以传说为代表的精神世界。这些向水而生的文明印迹,记录着历史的起起落落,必将在这片千古文明的热土,被后世子民们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