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如何反馈才能有效纠正?做到这2点是关键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论证了,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反馈。只要父母提供的反馈到位,就可以有效地影响孩子,使得孩子做出改变,进而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就比如说,孩子不写作业,你讲道理可能不管用,但是如果你奖励100块钱,你看看孩子是不是立马去写?再或者,孩子不写,你直接揍他一顿,你看孩子写不写。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是父母做出的反馈,显然这些反馈就比讲道理这种反馈有效。
但是这样的反馈就一定好吗?不一定。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我们可以有很多种反馈方式,到底哪种反馈更有效,对孩子将来更有利,这就考验父母的能力了。因此,反馈的能力就体现了父母教育水平的高低。
那如何做出更加有效的反馈呢?
如何构建有效反馈
要想更好地解决反馈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反馈。
反馈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分为3个步骤:
1、父母编码信息
父母根据孩子的行为编码信息,目的是通过这些信息改造孩子,使得孩子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那信息怎么传递给孩子呢?这就需要父母进行信息编码了。
2、传递信息
当父母编码好信息之后,就需要把这信息传递给孩子,然后孩子接受。
3、孩子解码信息
当孩子接受之后,孩子就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后,孩子会根据信息决定是不是要做出改变。
如果信息到位,刺激到了孩子,孩子就会做出改变。相反,如果信息刺激不够,那么孩子可能就不会改变。
这3个步骤是父母跟孩子之间反馈的完整过程。
从这3个步骤中,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反馈效果的3个因素:父母编码的能力、信息通畅程度和孩子的解码能力。只有父母编码的信息足够有效,而且完整的传递给孩子,并且能被孩子完整的解码,这样的反馈才能最大限度的促使孩子做出改变。
在这3个因素中,孩子的解码能力是父母没法控制的,也就是说,父母要想做好反馈,只能在编码和传递信息上下功夫。因此我们父母也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两方面。
1、父母编码的能力
编码信息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编码的方式,二是编码的内容,这两点决定了最终编码出来的信息。
编码的方式决定了编码出来的信息结构,比如说我们想教育孩子节约,可以是讲道理,也可以以身作则,还可以惩罚孩子。尽管信息编码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传递的内容是一样的。
编码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可以基本划分为两类:以自我为中心的编码和以孩子为中心的编码。因为我们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因此编码也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只有这样编码出来的信息才更利于孩子接收和解码。
而编码的内容,则决定了传递什么样的内容,比如说你要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可以用你自身的例子,也可以用别人的故事。尽管都是在讲道理,但是编码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
编码的内容同样也有很多,但是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源于父母自身,一类是来源于环境。
这两类是啥意思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说父母想向孩子反馈读书的重要性,如果父母是靠口头教育,用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孩子读书有多么重要,那么父母编码的内容就是来源于自身;如果父母不是口头教育孩子,而是打造了一个阅读的环境,靠环境的信息反馈来影响孩子,那么父母编码的内容就是来源于环境。
因为来源于环境的信息往往跟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不会给孩子带来控制感,因此对于孩子的产生的反馈效果反而更大。因此父母要想更好地教育好孩子,最好编码环境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2、保证信息通畅的能力
当父母编码好信息后,就要传递给孩子。只有信息被孩子完整的接收,父母编码的信息才能最大可能地被完整解码,也才能最大限度的达到父母想要的教育效果,因此,信息通道的通畅程度至关重要。假使信息通道不畅,父母信息编码的再好也没有用。
信息通道通畅的最大障碍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情绪沟通,因为一旦父母跟孩子在情绪上陷入对立,孩子就会失去理智,就会关闭信息通道。对于父母的任何反馈不仅充耳不闻,甚至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来对抗父母。所以,如果父母要想反馈有效,首先就要避免在孩子情绪不好时反馈信息。
保证信息通畅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如果父母能学会不带评价的倾听,那么父母就可以成为一个最好的倾听者,孩子就会什么都愿意跟父母说。你想啊,当孩子都乐于跟父母分享时,那信息通道能不通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