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随卞写——对语言进行修饰和加工
乍暖还寒时候,心情也极易受天气影响。前一阵恍如盛夏,过一阵,滴滴答答,雨落不停。有变化的才是四季,有起伏的才是文章。很多时候,文字随心情,也会源于天气。
大家好!
欢迎继续关注“读写转换小课堂”。今天的“随卞说说”可能更适合有兴趣的语文新教师,也是一次自我反思和学习。
孩子们但听无妨。
去年,因疫情延学,研究制作了关于修辞的2集微课,取了个乳名儿,叫《你好,修辞先生》。事实上,它应该有第三集,甚至是第四集、第七集。修辞的事情说不完,他毕竟是文章的主角。不过,要把他做好,必须要先做得对,这就要深入关于修辞的学习,文学知识是撑起语文教与学的根本。其中,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杂记》里表达的对修辞的看法清晰易懂。(他与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应该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学习内容,深度影响课堂中的语文学习。比起心灵鸡汤式的书籍,相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意义会更大。)
先与大家分享:
修辞学,照我的看法,应该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语言手段之间——各个(多少是同义的)词语之间,各种句式之间,各种篇章结构之间,各种风格(或叫做'文体’、'语体’)之间——进行选择,选择那种最适合需要的,用以达到当前的特定的目的”。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三个因素:一、题材,二、对象,三、表达方式。题材:说一件事情的经过,解释一种自然现象,说明一种机器,介绍一个工厂,论证一种道理,发起一种运动,等等。对象,即读者或听众:什么文化水平,内行还是外行(对这一题材说),学生(要求系统些)还是实际工作者(要求结合他的工作),忙人还是闲人,等等;还有一种“混合对象”,各色人等都有在内,如广播听众。表达方式:首先,是书面还是口头,颇有分别。书面,是单篇文章还是一本书里的一章一节,是公开发表的还是供少数人参考的,等等。口头,是公开演讲还是小型座谈,还是三五人研究一个问题,是汇报还是传达,等等。这些因素决定当前的目的和需要,文章或讲话的长短深浅,庄重或者轻松,平铺直叙或者波澜起伏。一切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这个需要。因此就不能说哪些词语、哪些句法、哪些修辞手法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甚至有时不得不用“陈词滥调”,有时不得不用“生造词语”),就看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如果把“修辞”只看出是“修饰和加工”,就很容易引导到“刻意求工”的路上去,于是“涂脂抹粉”、“虚张声势”等等流弊都出来了。
这三个因素中所需要考虑的,还是对象与表达方式。题材一般对孩子作了规定,单元习作、日记读后感。孩子不会去作考虑的是对象。孩子运用修辞的对象到底是谁?是同伴、家长还是给分数的老师?如果孩子把运用修辞的对象视为给定分数的老师,写作方向就有可能发生偏差。孩子运用修辞的对象应该是自己,为表达自己(见闻、想法、情感)而运用修辞。它的修辞表达方式也应该是儿童化的。如拟人,孩子代入了动植物,情感就能更丰富,如用排比,内心定有层层之气势……它的目的是为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而运用。这里有个“语用”的词语相比大家非常熟悉,我认为的语用不是单纯的语言技术运用,语言情感的运用也应该是孩子学习写作的主要方式。(如果错了,请留言批评指正,谢谢!)
文章有起伏在于情节,耐读的文章,情节曲折离奇而吸引人,它更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技巧。修辞作为语言知识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巨大,正如对《语法修辞讲话》的评价,它不是只说明一些术语格式,就术语和格式举一些例子,而是更重视分析语言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达到“匡谬正俗”的目的。作为教学小学生的语文老师,应该也有这种精神——着重实际用例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对修辞知识的判断。在这一点上,自己也需要更加努力,而不应该只吃中文系汉语言课堂的老本,要继续学习,思考在小学生中的语言知识和规则的转化,并总结经验。
如三上册期末测评卷所设计的5道考察题中,对修辞的考察,避免了单一地对修辞判断,关注修辞在运用中的辨析。
5、和“手术台就是阵地”修辞方法不一样的是( )。
A、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B、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C、敌机不断地在空中吼叫。
D、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如果放到减负的话题中,孩子仿照修辞的例子,理解修辞,再写一个同形式的句子题型的话,要写很多字。弊病是掌握的早已掌握,没掌握的还是写不出,这造成了重复“劳动”,过于浪费。当然,不会的孩子,做个选择题,不会的也还是不会,有可能只是找了个正确答案抄了下。但是对于三年级孩子,所需要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已不再和低年级一个等级,这样题型的设计考察了快速阅读、判断、辨析正确的答案充满着思维的参与过程,在书写上,比仿写句子少很多;在阅读、理解、判断的思维参与,又比仿写句子多得多。其实,这应该可以属于一种减负增效的学习活动设计。(这里绝对不是说仿写例句不重要,不能编入学业测评,而是说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更高效更轻松一些会更好。)
总的来说,对语言进行修饰和加工,是孩子学习写作的必须途径,执行者要先正确理解,然后根据学习需要而设计,不过度、不缺失,最终指向一条不“刻意求工”的道路,为孩子表达见闻、情感的需要铺设有效的学习过程。
希望,修辞这个主角最好成为一个精彩的配角,让孩子学会在不动声色中演绎文章的精彩。
读写转换小课堂,因你的学习思维参与而更精彩。
感谢大家今天的关注!
END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